2011外销员考试国际贸易理论辅导:国际分工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1:04:13 17:30:5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国际分工的涵义

  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是一切社会生产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不同形态的社会所共有的现象。人类社会最初的分工形式是自然分工,即按照性别和年龄的差别进行的劳动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原始社会后期,自然分工逐渐发展为以劳动部门的不同特点为基础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包括产业各部门(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之间、各部门内部(如工业中的冶炼、机器制造、纺织、食品加工等)、城乡之间、脑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Labor)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国际分工与社会分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劳动分工,都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和结果。而它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工是各种经济形态所共有的;但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对国际分工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是该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在各国之间形成的社会分工。第三,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只受本国国家权力和制度的制约,而国际分工则要受到各国的权力、政策、法律和其它因素的制约。第四,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主要取决于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和其他经济条件,而国际分工的发展则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科技进步的水平和经济国际化的程度。

  综上所述,国际分工与社会分工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越发达,国内分工越容易超越国界向外延伸,国际分工也就越容易得到发展;反过来,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壮大,会通过国际贸易来影响各国国内的社会分工,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国的国际专业化生产。例如,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747型客机的450万个零部件,是由包括美国在内的26个国家的25000家企业协作生产的,其中非美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竟占飞机总重量的70%。在美国市场畅销的芭比娃娃玩具,原料来自中东石油生产国,由中国台湾地区提炼为半成品,假发来自日本,包装材料由美国提供,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加工组装,成为融合经济的国际化商品。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形态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此期间,国际分工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几个阶段。

  1.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产生的萌芽阶段。在地理大发现之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较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别较小,商品生产很不发达,欧洲各国虽然存在着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但只是一种范围有限的区域分工。这种分工方式实质上仍属于国内劳动分工,而不是国际分工。因此,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是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转化的重要标志。萌芽阶段的国际分工的显著特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合理的分工。当时,盛极一时的“三角贸易”,即由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由西印度群岛生产并出口蔗糖和烟草,由英国生产并出口毛织品、铁器、铜器和枪炮等工业品,就是这种殖民地贸易的一种体现。在这段时期里,一方面,西欧殖民者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殖民地开发矿山,建立甘蔗、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园为本国的生产提供原料;另一方面,又扩大本国工业品的出口,占领国外市场,于是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最初分工形式。

  2.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即从产业革命的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结束,使国际分工进入到形成和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时期,英、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所谓产业革命,又叫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是以大机器代替工厂手工业的革命。随着产业革命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社会分工最终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形成了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国际分工。

  大机器工业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在:① 大机器生产使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商品使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同时,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增引起对原料的大量需求,要求开辟大量廉价的原料基地。② 大机器生产的商品价廉物美比较顺利的进入落后国家的市场,打击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传统手工业,这些宗主国按照自己的意图安排落后国家的生产,打破了以往国家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市场,并使它们成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把各种类型的国家都卷入到国际分工的大潮中。③ 大机器工业使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设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海洋轮船和铁路的出现改善了运输条件,缩短了运输时间,减少了运输费用;电报等现代通信工具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日益广泛和迅速,便利了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由于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其产品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因此这个时期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当时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而广大亚非拉国家则处于“世界农村”的地位。例如,印度成为英国生产棉花、亚麻和羊毛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羊毛殖民地。从而逐渐演变为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和对立。

  3.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是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以及钢铁、化学和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为标志。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石油、电力、化工、汽车制造和钢铁工业等纷纷出现,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的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垄断代替自由竞争,通过资本输出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国际分工。

  第二次产业革命后,许多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美国、欧洲、日本、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赶超上来,参与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也由英国一家变为数家,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资本输出把资本的统治从一国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生产资本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例如:挪威专门生产铝,芬兰从事木材加工业,比利时专门生产钢和铁,荷兰、丹麦以农业生产为主,美国专门生产谷物,英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等等。

  这一时期,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引起对橡胶、石油、铜、矾土以及其它矿产品和农业原料的巨大需求,于是把亚非拉国家迅速卷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出现了畸形,经济片面单一,其主要作物和出口商品只限于一两种,而这些商品绝大部分提供给发达国家的市场,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在经济生活上对少数几种产品的依赖,同时对世界市场的高度依赖,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市场,这样不仅使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作用比以前更加重要,而且进一步成为它们最有力的投资场所,从而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明确。

  随着世界分工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参加国际分工的每个国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部分或全部地包含着其它许多国家劳动者的劳动。世界各国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使得无论是工业国还是农业国,都依赖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4.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是世界经济史上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一次革命,它推动了通讯业、信息处理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宇航、生物工程、软件、服务和原子能等新兴产业。科技革命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使生产的国际化发展异常迅速,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在国际分工格局上,发达国家之间发展迅速,处于主导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自然禀赋为基础的世界工业国和世界农业国之间展开的。但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大量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国际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这就决定了科技水平高,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结构相似的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

  (2)各国间除了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还发展了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在二战前国际分工格局中,各个国家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处于主导地位,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进步引起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原来的生产部门也被划分为许多新的独立部门,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高精尖产品的生产,需要巨额的科研费用和大量的生产投资,这样就迫使发达国家之间在研究和开发项目上进行国际合作,从而使发到国家的工业部门内部分工得到发展。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它们不甘心做发达国家的附庸,要求摆脱对单一经济的依赖,并以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为主要任务。这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自主地决定参与国际分工,原有的国际分工殖民性质开始改变,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例如韩国、墨西哥、巴西等。但是,世界生产力的大部分仍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控制着国际分工的格局、规模,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发展中国家受剥削和掠夺的被动地位并没有彻底改变。

  (4)参与国际分工的经济所有制形式日益广泛,不仅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在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有利于其民族经济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在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面向世界,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国际分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国际分工的类型

  目前世界上的国际分工表现在国家关系上,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但就分工的方式来说不外乎以下三种类型:

  1. 垂直型国际分工(Vertic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如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就属于这种类型。发达国家主要进口原料,出口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进口制成品而出口技术水平较低的初级产品。19世纪建立起来的就是这种垂直型的分工形式。当时的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并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这种情况虽在二战后有所改善,但发展中国家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当今的经济世界里,垂直型分工仍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分工方式。例如,原来世界胶卷业老大柯达,由于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有很多优势,所以,世界影像市场慢慢的淘汰传统相机,向数码相机转变。因此柯达也开始放弃生产胶卷改向数码相机生产。它在全球的工厂基本都停止生产胶卷,仅留下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工厂继续生产。这是因为,柯达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发展中国家的胶卷市场并没有完全丧失,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市场延长胶卷的市场生命周期,获取必要的转型资金。

  2. 水平型国际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经济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分工。例如,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产品的技术水平相近,因而它们之间通过欧盟内部市场建立的劳动分工就是这种水平型国际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分工也由开始的部门之间的分工逐步向部门内部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而这种专业化的分工把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生产的主要部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3. 混合型国际分工(Mixe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和水平型两者相结合的分工形式。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分工都属于这种类型,就一个国家而论,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有垂直型分工,又有水平型分工。它们同其它发达国家进行的生产专业化协作属于水平分工,而同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经济贸易往来则属于垂直型分工。如:德国曾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在进口中,主要是以机器设备和零配件为主。并且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纯粹的垂直型或水平型,但这并不是说他们都是混合型的。如果垂直型占主导则是垂直型,水平型占主导则是水平型。



相关文章


2011外销员考试外贸外语辅导:会展词汇(十)
2011外销员考试外贸外语辅导:会展词汇(十一)
2011外销员考试外贸外语辅导:会展词汇(十二)
2011年外销员考试《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5
2011外销员考试国际贸易理论辅导:国际分工
2011外销员考试外贸外语辅导:会展词汇(十三)
2011外销员考试外贸外语辅导:会展词汇(十四)
2011外销员考试外贸外语辅导:会展词汇(十五)
2011年外销员考试《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6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