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专项辅导之数量关系部分-公务员-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0:02:10 20:02:3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2010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冲刺阶段,数量关系作为一项必考内容,需要考生认真对待。下面我们深度解读最近几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部分的真题,帮助考生从整理到局部,准确把握该部分考试特点,并对2010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的数量关系部分进行备考指导,使考生能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007年-2009年福建省数量关系部分分析表
| 年份 | 数字推理 | 数字推理分值(每题) | 数学运算 | 数学运算分值(每题) | 总题量 | 参考时限 | 每题理论用时 | 题号 | 所在位置 | 
| 2009秋季 | 5 | 无 | 10 | 无 | 15 | 15分钟 | 1分钟 | 86-100 | 第四部分 | 
| 2009春季 | 5 | 0.8 | 5 | 0.8 | 10 | 10分钟 | 1分钟 | 106-115 | 第四部分 | 
| 2008年 | 5 | 0.7 | 5 | 0.7 | 10 | 10分钟 | 1分钟 | 106-115 | 第四部分 | 
| 2007秋季 | 5 | 0.7 | 10 | 0.9 | 15 | 20分钟 | 1.3分钟 | 26-40 | 第二部分 | 
| 2007春季 | 5 | 0.7 | 10 | 0.9 | 15 | 20分钟 | 1.3分钟 | 26-40 | 第二部分 | 
  纵观近几年福建省考试的情况,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部分的题量为10~15题,由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部分组成。每题的理论用时由1.3分钟缩短为1分钟,这就要求考生加快解题速度,平时在复习备考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数学运算部分在整个试卷中的位置由第二部分变化到第四部分,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把握答题顺序。
  数字推理部分题量很稳定,近几年均为5题,但是分值由0.7增加到0.8,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难度上也逐渐加强。
  数学运算部分总体上波动变化,题量上为5题或者10题,每题的分值每年也不断变化,总体上有难度增强的趋势,考生应在平时的备考中夯实基础,在考试中要处变不惊,灵活应对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下面将对这两部分深入剖析,从中发现命题规律,把握考试的重点,以便考生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一、数字推理:
  1.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特点
  (1)数字推理是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的难点,题量稳定为5道,考查的题型种类有所增加,种类更加全面,更贴近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型,淡化图形型题目的考察。
  具体的题型如下表所列:
  数字推理题型分布表
| 年份 | 1 | 2 | 3 | 4 | 5 | 
| 2009秋季 | 分式数列 | 和数列变式 | 多次方数列 | 三级等差数列变式 | 组合数列 | 
| 2009春季 | 根式数列 | 和数列变式 | 组合数列 | 新型数列 | 三级等差数列变式 | 
| 2008年 |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 分式数列和间隔组合数列 | 间隔组合数列 | 分式数列 | 图形型 | 
| 2007秋季 |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 积数列 | 新型数列 | 图形型 | 图形型 | 
| 2007春季 |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 分式数列 | 和数列变式 | 图形型 | 图形型 | 
  (2)题目难度逐年递增,综合考查的力度加大。 
  近五年的考试中都考查了等差数列,其重要性由此可以显现。考查从二级增加到三级,题目更有难度,也加大了区分度。
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题型,考生应引起注意,包括分式数列、多次方数列、新型数列。其中分式数列和多次方数列经常结合其他数列一起考查,难度很大。而新型数列是打破了传统数列的推理,比如数位运算,从题目的形式上入手,观察每项的各个数字构成的规律。
  2.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的备考策略
  (1)各种基础数列、基础题型应全面系统的掌握。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一般比较隐蔽,尤其级数比较多的题目,不容易发现这个规律,所以,在没有找到思路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作差。
  (2)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应对新题难题。
  分式数列、多次方数列等数列比较综合,新型数列的规律比较新颖、隐蔽,考生平时应训练多角度思考,找到新题难题的突破口。
  (3)掌握数字推理的常见分析方法,有意识的提高数字敏感度,增强综合分析能力。
  (4)多做真题,积累数字推理做题经验,提高解题速度。
  二、数学运算:
  1.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数字运算特点
  (1)数学运算是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题量为5题或10题,考查的题型比较全面。
  常考题型包括:计算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等常规题型。
  重点及难点题型包括:统计类问题,几何问题、对策分析类问题。
  具体的题型如下表所列:
  数学运算题型分布表
|   年份 |   题型 |   题量 | 
|   2009秋季 |   计算问题(3)、数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2)、统计类问题、几何问题 |   10 | 
|   2009春季 |   比较大小、统计类问题、和差倍比、行程问题、对策分析类问题 |   5 | 
|   2008年 |   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和差倍比、对策分析类问题、平均数问题 |   5 | 
|   2007秋季 |   计算问题(2)、定义新运算、数列问题、几何问题(3)、工程问题、平均数问题、利润问题 |   10 | 
|   2007春季 |   计算问题(2)、统计类问题、几何问题(2)、定义新运算、利润问题(2)、行程问题、工程问题 |   10 | 
  (2)题目难度逐年增加,更加注重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的测查,加大综合分析类题目的考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