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调和气血的气血同病治则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1:03:24 17:05:4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气血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气血同病,故治疗则应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气血关系恢复正常状态!

  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属阳,血属阴,一阴一阳,互相维系。由于气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常相互影响,终致气血同病。气对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作用。气虚无以生化必致血虚,推动、温煦之功减弱必致血瘀,统摄无权必致出血,气滞则血因之而瘀,气机逆乱则血亦随之而上逆或下陷。此为气病及血。同样,血病亦可及气,如血虚无以载气,则血亦随之而少,血瘀则气亦随之而滞,血脱则气无所附,必随之脱逸,乃至亡阴、亡阳之危候。

  气血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气血同病,故治疗则应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气血关系恢复正常状态。

  ①气病治血:气血互相维附,气虚则血弱,气滞则血瘀,气陷则血下,气逆则血乱,气温而血滑,气寒而血凝。气病则血随之亦病。故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即病矣,则血不得独行,故亦从而病焉。是以治气药中必兼理血之药”(《医家四要》)。这就是气病治血的理论依据。总之,治气不治血,非其治也。气虚宜“精中求气”,气郁宜兼顾其耗阴血滞,气逆宜求于气血冲和:这是治疗气病的重要原则。

  ②血病治气:气病血必病,血病气必伤,气血两者,和则俱和,病则同病,但“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医学真传·气血》)。所以“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此虽指治疗虚证而言,实为治。血之准则,一言以蔽之,治血必治气,气机调畅,血病始能痊愈。

  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虚补气之法,以健脾益气、温养心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补益肾气为主。因为脾能健运,化源充足,血脉充盈:心生血,水谷精气赖心阳之温煦,才能变化而赤为血。

  肾阳为一身诸阳之本,肾精赖真火之蒸化方能化而为血:血滞者,行其气而血自调。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气亦滞。故治疗血瘀必须重视调气。因气虚、气滞均可致瘀,且血之运行与心、肺、肝、脾等有密切关系?所谓调气又有疏肝理气、宣畅肺气、温通心气,和补益元气之分,其中尤以调肝气为最。肝主疏泄,疏通气机,促进气血之运行。若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气滞则血瘀。所以必用疏肝理气之药物,疏通气机,气行则血亦行,不治瘀白化。

  血溢者,调其气而血自止。血随气行,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气虚、气实、气寒、气热均属气失冲和之列。故治血必调气,气和则血宁。

  特别推荐:

  #0000ff>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 #0000ff>网上报名须知

  #0000ff>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现场报名时间 #0000ff>考试时间

  #0000ff>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更多信息请访问:#0000ff>2011年中医医师辅导精品班

  


相关文章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妇科疾病辨证要点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四诊要点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正治的概念及应用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调和气血的气血同病治则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调和气血的血病治则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调和气血的气病治则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调整阴阳的应用原则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反治的概念及应用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