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儿童接受口腔治疗的心理行为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1:04:17 15:28:3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儿童接受口腔治疗的心理行为:儿童的行动方式、儿童的心理状态、各年龄组儿童的心理特征!
  (一)儿童的行动方式 
  儿童对于口腔治疗的环境和治疗时对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存在着个体、年龄和经历上的差距。从医师的立场出发,对患儿行动的评价就是合作与不合作。 
  1.常用分类(患儿在受诊中的行动类型) ①普通型;②神经质型;③任性型;④反抗型。 
  2.S.Frankel分类(患儿在受诊中的反应) ①特别不合作:拒绝治疗、哭闹;②不合作:消极反抗,不张嘴;③合作:接受治疗,听从医嘱;④特别合作:积极配合,关心治疗方法。 
  (二)儿童的心理状态 
  1.疼痛意识 推测、想象以及有牙科治疗的经历。 
  2.环境意识 陌生的人、物、器械、气味。 
  3.自我保护意识 害怕口腔治疗有害于己,而采取防卫性反抗措施(不合作)。 
  4.其他意识 受诊时的特别姿势、声音的刺激而诱发的恐惧心理和呕吐意识等。 
  (三)各年龄组儿童的心理特征 
  1.3岁以下 ①不能理解治疗者的意图;②本能地对治疗者有喜厌;③对人物、地点、器械的恐惧和不安感强烈;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 
  2.3-6岁 ①开始理解治疗者的意图;②语言发育迅速,能表达自己的意图;③对治疗者的动作敏感;④可通过谈话、接触而消除紧张和不安情绪。 
  3.6—12岁 ①完全理解治疗者的意图;②自我防卫能力较强,要以说服为主,忌强迫;③喜欢自我表现;④出现竞争意识,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以使其配合治疗。 
  4.12岁以上 ①情绪易不安,进入反抗期;②身体发育迅速,精神较脆弱;③虚荣心盛;④对语言和行动敏感,尤其少女更明显。
  小编推荐:
  #0000ff>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牙齿为什么会松动 
  #0000ff>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浅谈牙隐裂 
  #0000ff>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慢性糜烂性唇炎治疗法 
  特别推荐: blue>2011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 #0000ff>考试-大纲
  欢迎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