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笔记[3]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04 11:27:0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5、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1.需了解的基本情况
(1)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被审计单位的地理位置,以及经营特点。
(2)行业类型、行业受经济状况变动影响的程度,主要的产业政策和会计惯例。
(3)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情况。
(4)影响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法律、法规。
(5)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6)提供给有关管理机关的报告的性质。
2.了解的方法
(1)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
(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3)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
(4)询问内部审计人员;
(5)询问管理当局;
(6)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
6、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P129)
1.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有三种用途:
(1)在审计计划阶段,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
(2)在审计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
(3)在审计报告阶段,用于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
分析性复核程序在所有会计报表审计的计划和报告阶段都要求必须使用,但在审计实施阶段则是任意选择的。
在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①分析的目标;②分析结果的可信赖程序;③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及相关信息的可分解程度;④信息的相关性;⑤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来源、可靠性、可比性;⑥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⑦前期审计中发现的会计调整事项。
计划审计工作时,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获得更好的了解和确认资料间异常的关系和意外的波动,以便找出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后者通常被称为“以引起注意为目的”的分析性复核程序。
2.在计划阶段,有效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必须系统地执行以下步骤:
(1)确定将要执行的计算及比较。在计划审计工作中,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精细程度及范围,视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性、资料的可靠性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而定。常用的计算及比较包括下列各类:
①绝对额比较。
②共同比会计报表,也称垂直分析。
③比率分析。
④趋势分析。
(2)估计期望值。
由于估计期望值的过程需要很多判断和业务经营的专门知识,因此这一步骤通常由审计小组中的高级审计人员或经理来完成。
(3)执行计算/比较。
进行趋势分析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可续用的表格。该表设计合理,只要在表内加上一栏本期数据即可进行比较,这样便省去了重写前期数据的麻烦。此表可归入永久性工作底稿档案中。
(4)分析数据及确认重大差异。
分析主要目的是确认是否有异常或意外的波动。由于重大差异和意外波动有可能是错报风险增加的信号,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对重大的差异或波动进行调查。
(5)调查重大的非预期差异。对重大的非预期差异,注册会计师必须进行调查。此步骤包括重新考虑估计期望值时所使用的方法的因素,并询问管理当局。有时候,某些新信息的出现可能会支持修订原期望值,从而使差异变得并不重大。在根据管理当局的回答采取这一行动时,通常应有其他证据事项对管理当局的回答加以佐证。
(6)确定对审计计划的影响。不能合理解释的重大差异通常被视为错报风险增加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通常会计划更详细的测试。通过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指出高风险领域之所在,可使审计更具有效率和效果。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必须执行分析性复核程,但是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信赖程度,应作谨慎判断。注册会计师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依赖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①分析项目的重要性。如分析项目很重要,注册会计师就不能只依赖分析性复核来形成结论。
②分析性复核结果与针对相同的审计目标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结论的一致性。这些程序执行的结果既可能证实,也可能否认应用分析性复核所提出的问题。
③分析性复核预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准确性较低的项目,不应过多依赖分析程序。
④固有及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如这两种风险高,注册会计师则不应过多依赖分析性复核,而应更多依赖详细测试,以控制审计风险总水平。
7、重要性的定义(P133)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而言的。判断一项错报或漏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在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稍有变化]
第二,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第三,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8、重要性的运用(P134)
1.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其运用的一般要求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3)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此时,重要性被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限度,即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此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以及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2.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例如:
(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4)不期望出现的的错报或漏报。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现金和实收资本账户存在错报或漏报,就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
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
(1)会计报表层次。
(2)账户和交易层次。
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相关文章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笔记[2]
遂昌县召开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座谈会
《会计》第十九章学习辅导(3)
会计业:经历丑闻后的“春天”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笔记[3]
甘肃省财政厅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会计》第十九章学习辅导(4)
《会计》第十九章学习辅导(1)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笔记[4]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