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高级会计资格考试之单位预算管理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05 13:48:3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六节 单位预算管理
一、 单位预算内容
(一)单位预算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根据各单位职责、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反映单位资金收支、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是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单位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二)行政单位收入、支出预算及编制原则
行政单位收入预算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行政单位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与项目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是行政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其内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应遵循“综合预算、优先保障、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
项目支出预算是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项目按照支出性质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应遵循“综合预算、科学论证、合理排序、追踪问效”的原则。
(三)事业单位收入、支出预算及编制原则
事业单位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事业单位支出预算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其中,事业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是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内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项目支出预算是为完成其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项目按照支出性质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
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与行政单位相同。
二、单位预算编制方法
(一)单位预算编制的一般方法
1、基数法
基数法,又称基数增长法,是指以单位基期收支执行数作为参照依据,然后考虑可能影响预算年度收支的各种因素,在基期财务收支基础上编制单位预算的一种方法。前面所谓“可能影响预算年度收支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变化,社会物价水平变动,工资标准和单位人员增减变动,各项开支标准和机构变化等。基数法的计算公式:
收支预算数=基期收支执行数±影响预算年度收支的各种因素
或者:
收支预算数=基期收支执行数×(1 增长比例)
采用基数法编制单位预算,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因有“既成事实”的特点,这种方法局限性大,不宜单独采用,可辅之以其他方法。
2、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是指在编制单位预算时,不考虑基期情况或将基期设定为“零”,一切从零开始,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零基预算法是对所有支出项目逐一进行审核和评估,较好地克服了基数法的不足,使单位收支指标更加切合实际情况。
零基预算基本要素包括:决策单位、一揽子决策和排序。决策单位是零基预算的基本单位,也是基本预算单位。在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时,可以将一个项目作为一个决策单位,也可以将一个部门中的一个机构作为决策单位。一揽子决策,是指决策单位的管理层对所负责的业务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所需要的不同经费支出的系列备选方案。排序,是指决策单位根据其职责,按备选方案对本单位影响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以解决在一个预算年度应该支出的金额以及支出用于何处等问题。
零基预算法的编制程序:
①确定决策单位。
②制定一揽子决策方案。包括:提出决策单位可采用的方案;预测不同方案所需要的资金量;对每个方案的服务水平进行分析。
③确定要选择的方案和支出预算数。
基数法和零基预算法不是完全对立的。在实践中,两者可以交替使用,互相参照。一般来说,零基预算法更适合编制项目支出预算。
3、绩效预算法
(1)绩效预算法,又称业绩预算法,是指以结果为导向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绩效预算将企业组织的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审核之中,以加强经济活动的控制和业绩评价。绩效预算基本要素包括:公共事务项目和活动类别;绩效度量;绩效报告。
(2)绩效预算法的特点:
一是重视对预算支出效益的评价,预算可明确反映出所产生的预计效益;
二是按职能、用途和最终产品进行分类,并根据最终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以前计划的执行情况来评价支出是否符合经济原则。
由于绩效预算法把资源分配的增加与绩效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更加注重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有利于促进节约预算资源和提高政府效率。但采用绩效预算法编制预算,需要建立和完善单位成本核算、绩效评价体系等相关配套制度。
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在1951年8月由政务院发布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规定了国家预算的组织体系、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权、各级预算的编制、审查、核定与执行的程序、决算的编报与审定程序等之后,初步建立起来的。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因此,预算编制方法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多年来,我国各级财政部门编制年度预算,大部分采用“收支基数法”(基数加因素法),即在编制新年度支出预算时,首先确定上年度支出的基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影响新年度各项支出的因素,确定新年度的支出预算。也有采用比例增长法的,即在编制下年度支出预算时,在上年度实际支出数的基础上,根据下年度财政收入状况和影响支出的各种因素,对不同的支出确定一定的增长比例。两种编制预算的方法虽然在具体操作上有所不同,但是从实质上看,都属于基数法的范畴。这种按基数法编制支出预算的方式简便易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收支规模不大,编制预算所需信息不足、手段落后、预算编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它曾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证国家政治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国家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用这种方法编制的预算就显得简单粗糙,造成预算调整过多、约束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损害了政府预算的权威性、可监督性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既能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管理新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模式。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严格财政监督管理,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2001年,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今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将从收入管理转向支出管理,并将财政预算编制等基础性管理制度的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我国在部分省级财政如安徽、河南、湖北、云南以及深圳等地区开始试行零基预算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尚未实行零基预算的地区也十分关注这项改革。

相关文章


2006高会第九章内部会计控制案例分析一
200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之第八章案例分析二
2006年高会第十章会计税收及相关法规案例一
2006年度高级会计资格考试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2006年度高级会计资格考试之单位预算管理
2006年度高级会计资格考试之战略财务与财务分析
06年高级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练习题精选三
200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之第八章案例分析一
06年高级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练习题精选四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