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
一百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永在时间里轮回,吾国吾民永远铭记。オ 
春风无色黯河山,东航不敢望马关。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鸟。 
国破方知人种贱,马关条约不忍看。 
连年战乱烽火寒,三军挥泪洒台湾。 
青山幽径横尸骨,驿路桥边闻鬼哭。 
百年风雨血倒流,青山白骨无人收。 
金銮殿内郁苍苍,君臣相顾泪沾裳。 
何处犹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诉兴亡。 
亡国条约亡国恨,何堪此时亡国声。 
回首故国与山川,满目疮痍有谁怜? 
南海举子万言书,石破天惊动地文。 
陈述维新与变法,雪雨纷纷绕宫门。 
巨风吹浪紫焰开,雷霆波涌向天拍。 
皇都少年与袖斗,唤得日月不沉沦。 
提倡西学废科举,西宫太后泪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 
嗣同今年三十余,从此不见结发妻。 
国之昌盛须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场吟哦万人惊,三十三年化碧土。 
黄河呜咽向天注,抽刀一断断红尘。 
可怜闺妻守空房,夜闻黄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开,疑是君郎化蝶来。 
但见池塘淡淡风,烟柳何处觅郎踪。 
小径一片残花色,不是花红是血红。 
却把相思入哀筝,怨曲重招断头魂。 
曲中有恨细细思,君在黄泉可闻知? 
纤指玉手十三弦,破镜纷飞幽恨传。 
贱妾独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鹃。 
恍然湖上有归船,一帘幽梦半湖萍。 
闻君江上和琴声,翻作蝴蝶浇风铃。 
朱弦琴声九天来,风吹庭竹蒙玉尘。 
阴阳相隔分歧路,和妻浅唱回五声。 
曲终人散魂已远,画船东去橹声迟。 
攀折柳条题血书,随江悠悠随君王。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借谭嗣同还魂,树一有血有肉有情有爱之人,铮铮铁骨与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意思就是:今生把你遗忘,来世再续前缘。谭嗣同为英雄被铭记,被妻忍痛忘记今生之情,其实,两者一样刻骨铭心。 
点评: 
爱与恨的交织,情与理的交融,忘记与铭记的沉思,组成了这一曲英雄的悲情交响乐,弹奏出这一阙惊天地、泣鬼神的考场绝唱。谭嗣同,这位在几千年封建王朝即将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前夕,提倡“革去故,鼎取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英勇献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与小作者亲切接触,亲密相拥。作者机智地将彩笔一挥,就成就了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考场佳作。 
佩服作者的真情,他将谭嗣同的一腔爱国情,一腔爱家意渲染得令人落泪;佩服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他化诗用典,巧用修辞,不但使诗歌音韵铿锵,雍容华贵,而且使诗歌极有历史厚重感,极富文学的底蕴。诗前小序,高度概括,巧妙入题;诗末后记,巧扣话题,凸现主旨,使诗歌首尾圆合,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