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各地中考综合运用与探究题参考答案二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0:13:1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厦门)
14(1)(2分)
例一: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例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参赛总人数和各项比赛的人数都逐年增多。
要点与评分:整体把握表格内容,捕捉有效信息,表达简洁明了。 酌情给分。
(2)(4分)
例一:赞同。孙悟空为取真经,长途跋涉,不畏难险。这种精神与马拉松的拼搏精神相吻合。我们希望马拉松运动员学习孙悟空的拼搏精神,在比赛中夺得好成绩。
例二:赞同。孙悟空不仅有顽强的毅力,而且本领高强,一个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将其作为吉祥物,能与马拉松比赛需要的毅力、速度的要求相吻合。
例三:不赞同。孙悟空虽然惹人喜爱,但“猴性”十足,没有耐心,容易急躁,经常有出格的行为,不太符合马拉松比赛对运动员的耐心、守纪的要求。
要点与评分:扣住孙悟空特点和马拉松精神之间的联系,能自圆其说。
(3) C (2分)
(扬州)
①人类曾经征服自然,创造出伟大的文明(1分);②但人类如果仍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必将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自食恶果。(1分)
     ③我们在城市改造中要学会认识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2分)
  评分标准:4分,此题为开放题,评分不必拘泥参考答案,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应酌情给分。
(资阳)
5.(1)乙方: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中英雄的拥戴。他统领梁山英雄,除强扶弱,打富济贫,一身英雄气概。而诸葛亮效忠于昏庸无能的刘禅,东征西讨,七次北伐,影响了广大百姓的安宁生活。
丙方:诸葛亮、宋江两个都是名著塑造的民族英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敬业精神,学习宋江的仗义疏财,侠义精神。
丁方:他们是小说塑造的英雄,是虚构的人物,没有实际意义。即使有这样的英雄,也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要学英雄,我们就要学今天的英雄,学身边的英雄。如:任长霞,面对黑恶势力,她拍案而起,面对贫民百姓,她柔情似水。(2分,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谈到两个方面,表意清楚即可)
(2)例:作者及书名: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由:该书以生动的艺术语言刻画了一个身残志坚,献身于共产主义壮丽事业的平凡而伟大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给人们极大的教育和鼓舞。(2分,说出作者、书名1分,理由1分,理由从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谈均可)
(嘉兴)
5、答案示例:(1)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戴呢?(2)孙悟空是猴不是人,作为动物当然主要靠他律,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3)我们强调主要靠自律,并没有完全排除他律。
6、(1)答案示例:①妈妈,您辛苦了;②世上只有妈妈好;③母亲,人生的第一任老师;④谁,报得三春晖。
(2)德·亚米契斯《爰的教育》;傅雷《侮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爰的思考》。可以从作品内容、人物身份、教育方式等方面阐述推荐理由,具体略。
7、答案示例: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却铸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和事业,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祟高和伟大。不求名,不为利,荣军的需要成了他工作的理由。三十五年如一日,谱写了男护理员工作的华丽篇章。在他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宁波)
6、(1)①B ②A ③D ④C (2分,做对两小题给1分,做对四小题给2分,不出现0.5分)(2)例:读书既要常看,也需方法,更要学以致用。 短短六句,即将读书之道阐述得淋漓尽致,可谓精辟!
那些只会埋头死读却不知消化的“两脚书橱”,正是“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的最佳佐证。(2分,批注不限于题目所列角度,也不必说明批注角度,表述合理即可) (3)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2分,能举出一部相应的书给1分,能结合所认同的观点进行简要阐述给1分,三种观点只要阐述合理都可给分)
(北京)
9.示例:
(1)中国红热烈而充满激情的“中国红”,是中国的象征。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满红色的装饰主题。它象征着喜庆与吉祥,代表着古老而悠久的民俗,寓示着国家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2)琉璃黄华美亮丽的“琉璃黄”,是古都北京特有的颜色,代表着北京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与历史的精彩和辉煌,寓示着一个成熟稳健的国家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3)长城灰冷静古朴的“长城灰”,是中国传统建筑景观中的标志色,在北京奥运色彩中独具魅力。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那深沉的灰色,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经历了沦桑巨变的民族
正以冷峻的思考、全新的姿态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II卷理解·感悟



相关文章


2006年各地中考综合运用与探究题参考答案二
2006年各地中考综合运用与探究题参考答案一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