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立意创新12招·点睛明旨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0:28:4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点睛明旨法又叫“画龙点睛法”,龙有龙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画龙要点睛,撰文也要点睛。作文时,在关键地方,或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这就叫做“点睛明旨法”。从作用看,一是向读者阐释了开篇背景描写的深刻含意;二是点破题目,明确主旨;三是留下深长的思考;四是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有点睛,文章便生动精警,不点睛,便呆板平滞。从句式上看,点睛明旨的警句多是议论句式。如《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前四段叙史实,末段发议论。这样写,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不过,点睛句也可以是叙述、对话,甚至是描写等。 来源:www.examda.com

  从位置上看,点睛明旨句可在作品的不同位置。它可以置于文首,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此写出了内心苦闷和出游的原因,引出他来到荷塘排遣烦恼。再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也是这样开篇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个“清”,一个“静”便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奠定了全文浓厚抒情的基调。它也可以置于文中,如莫泊桑的《项链》,在写主人公玛蒂尔德为赔项链而十年苦斗、备尝艰辛时,作者描述了玛蒂尔德的向往并进行了评论:“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种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者用点睛之笔,揭示出人生遭遇的不确定性。它还可以置于文末,即“卒章显志”,如上面的《过秦论》便用了此法。因此,何时点睛,并无一定之规。关键在于你能否把“点睛”处写深写透,使重点突出,主题突出,人物性格活灵活现。

  例文1

  老学究是搞社会科学的,研究了大半辈子社会的他,事业有成,学术界人人尊敬;家庭幸福,四个儿子各有所长。

  老大,政府机关工作,长得慈眉善目,白白胖胖。人如其貌,为人圆滑的他,在机关里慢慢攀升,前程无量。

  老二,报社记者,瘦瘦高高,一副“酒瓶底”的眼镜,小眼聚光,极为锐利。此人可是时事评论专栏的一支“名笔”,因其笔法锐利、思想深刻,在报社有“小鲁”之雅称。来源:www.examda.com

  老三,工人,长相普通,个头普通,属于摆在人堆中绝对找不出来的那一种。

  老四,商人,长相精明,为人极灵活,鬼点子也多,在生意场上打滚,凭着小聪明也赚了不少。

  老学究每每向外人提起这四个儿子,总不知该如何评说,只能说各有其特点。独自一人时,他总爱琢磨,老大太过圆滑,要是有老二的深刻、尖锐就好了;老二要能圆滑点,肯定能升级快点,总不能总是小记者!老三太老实、平庸,有老幺的精明就不至于一辈子平庸;老幺太滑,平稳点肯定会更成功。

  一次家庭会议上,老学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四个儿子,建议他们兼份职,完善完善自己。儿子们也觉得父亲的话有理,便试着做起了兼职。

  老大到老二的报社做见习记者,虽然能融洽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但终因其性格的圆滑,无法写出令人称赞的佳作来而离职。

  老二到老大工作的机关干小文员,虽然思想有见解,但终因过于尖锐,让领导无法接受而辞职。

  老三借老四的资金作本,做了点小生意,虽然为人老实,有些熟客,但竞争激烈的商场将平庸的他淘汰,最终血本无归。

  老四进了工厂,早九晚五,按程序操作单调的工作。最终他还是干起了老本行。

  看着四个儿子干着与各自性格相悖的职业,最终以失败告终,老学究感慨万千:

  不同性格的人适应不同需要的行业。

  圆滑或许显得世故,但在关系复杂的某些政府部门,它却能发挥巨大的调和作用。

  尖锐或许太伤人,但在某些地方却需要它的锋芒。

  普通显得平庸,但生活中,大多数人是基石。

  见机行事,有点小聪明,或许给人不踏实的感觉,但它却适应竞争激烈,变化万千的行业。

  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本文主要通过一家人不同的生活道理来烘托主题,在结构上明显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言简意明;后半部分以议论为主,切中要害。特别是在结尾处,作者卒章显志,一语破的“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例文2

  当我经过漫长的人生跋涉来到这个渡口的时候,我可以不无自豪地说:“我这一生是成功的!”是啊,我肩上七个背囊,装满了“健康”、“美貌”、“机敏”、“诚信”、“才学”、“金钱”、“荣誉”。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渡口只有一只小船,一位须眉皆白的老艄公正坐在船头悠然地看天看云看飞鸟,一副江湖隐士的派头。

  我走上前去,深深一揖:“劳烦老丈,摆渡过江多少钱?”他打量了我一下,目光停留在我装着“诚信”的背囊上,然后露出笑意来:“一口价,三个铜钱,包你安全到岸!”“好,好!”我忙不迭地一口答应了,跳上船去。渡船开出去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超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这……”我看看自己的背囊,哪一个不是我辛劳所得?一时沉吟不决。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我听他言语之中似乎暗藏玄机,于是咬咬牙,把“诚信”抛进水里,艄公见我此举,愣一愣,面上似有失望之色。

  俄顷,风小了。我大喜过望,也不心疼那“诚信”了,忙催艄公:“老丈,趁着浪小,快快摇船吧。”岂料那艄公瞥了我一眼,竟索性停了橹,径自在船首坐下。我急了:“老丈,您这是……”老翁又抬头去看天看云看飞鸟,慢悠悠地说:

  “要我摇船也可以,不过现在船价涨了,要用你那一袋‘金钱’来充当船费。”

  “你……”我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四顾水天茫茫,何处是岸?只得气急败坏地将“金钱”扔给他。船,总算又吱吱呀呀地行进了。行了不多久,艄公又坐下了。他望了我一眼,愁眉苦脸道:“哎哟,老人家身子骨不好,没力气摇船了——除非你把‘健康’送给我。”他懒洋洋地站起来,走到我身边:“喂!年轻人,你好人做到底,连同那几个背囊,一同给我老头儿吧!”“你……”我再也按捺不住,冲他大声嚷起来:“初上船时,你说三个铜钱包我到岸。可如今你却贪得无厌,一再勒索。你,你怎如此不讲诚信?”“哈哈,哈哈哈,”他大笑起来,“‘诚信’?你不早将‘诚信’抛入水中了吗?与你这等没有诚信的人还讲什么诚信?快将背囊拿来,现在我可比你健壮得多了!”“啊?”我一时噎住,只得乖乖将背囊给了他。他掂掂背囊,冷笑数声:“你呀,就乖乖留在这船上吧,我可先走一步喽!”扑通一声,艄公带着背囊,钻入水中不见踪影了。我呆坐船上,想起被我抛弃的诚信,追悔莫及,不禁落下泪来。

  突然,有人湿淋淋地爬上船来,定睛一看,竟是那艄公,他将一个背囊抛到我身边,大声道:“年轻人,我给你把‘诚信’捞回来了。记住,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能抛弃‘诚信’!”我惊喜交加:“你是……”他朗声大笑:“我就是‘诚信’,诚信才是人生真正的摆渡人啊!”

  这篇作文情节跌宕,引人入胜。文中大量出现的对话描写,简洁有力,生动活泼;塑造的形象,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感染力。尤其是结尾的设计,更是别具匠心,那句“诚信才是人生真正的摆渡人啊!”更是一语中的,卒章显志,启人深思。


相关文章


江苏07年艺术特长器乐测试“垂帘听声”防作弊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12招·旁敲侧击法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12招·点睛明旨法
北京市属高校07年全国计划招生8.2万人
10余所在京高职院校互认专业测试成绩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