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韵——第9集》解说词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0:36:0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九集 千秋诗圣 (上篇)

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 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

 【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 “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近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平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

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根本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觳 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得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诗圣。杜甫死后大约半个世纪,中唐诗人元稹 在一篇文章中说,杜甫 “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 , “ 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 ” 可是杜甫能写 “ 大或千言,次有数百 ” 的排律,李白根本写不出来(《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于是元稹 认为,李白虽然也会写诗,但根本无法和杜甫相比。元稹 这篇文章,在唐代并没有起多少作用。同时代的韩愈就认为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 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坚决反对抬高杜甫,贬低李白。其实,韩愈不明白,元稹 这样惊世骇俗,真实的用意是要用他和 [ 为 ] 白居易新题乐府诗扩大影响。要达到目的,自然最好是把自己敬佩的杜甫抬高;要把杜甫抬高,最有效的办法,又莫过于编造历史,说他生前就与李白平起平坐,而实际是李白根本无法和他相比。李白是太阳,知道他的人太多了;现在说杜甫远远地超过他,还不使人大吃一惊?这个石破天惊的论断,首先为历史学家所接受,《旧唐书》把元稹 这些话全文写进《杜甫传》,《新唐书》也以此为基调。由于这一误导,加上从宋朝起杜甫的诗名又如日中天,后世就真以为他活着的时候就与李白并驾齐驱了。

 杜甫虽然只能算中唐诗人,他一生五十九岁,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盛唐度过的。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他又和李白、高适和岑参这样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没有染上几分狂气。
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
 睁大眼睛看鸟往泰山上飞,看着看着,觉得山上的云在胸中回荡,使人有一种飘然高举的感觉。于是决心要攀上山顶,去感受居高临下欣赏风景的快慰。看见一匹骏马,他立刻想到 “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 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房兵曹胡马》),骑到马上去驰骋,建立轰轰烈烈的功业。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平凡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所以,尽管他的总体诗风与盛唐不大相同,但与大历时期的诗人也并不同调,没有那种走投无路的失落感和叹老嗟 卑的衰飒 气象。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
 杜甫始终自以为是儒家的信徒。 “ 儒冠多误身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乾坤一腐儒 ” (《江汉》),反复这样强调。儒家主张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杜甫则更进一步,不 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还大声呵斥 “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 (《诸将》),还在为皇帝担忧。儒生时代是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时时都充满忧患意识,杜甫就是这样立身处世的,一辈子都被这种忧患意识驱赶得处于 紧张状态。他年轻时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是典型的儒家理想。

相关文章


《唐之韵——第7集》解说词
高校在湖北报考热度排行(二本理工类后30名)
《唐之韵——第11集》解说词
《唐之韵——第9集》解说词
高校在湖北报考热度排行(二本文史类后30名)
《唐之韵——第10集》解说词
高校在河南报考热度排行(二本文史类后30名)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