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工具》原是粗制滥造神话吹出两起官司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0:39:1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神话是如何出笼的?《高考工具》吹牛吹急了两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称:将起诉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称:将起诉媒体擅自发布虚假夸大广告。

高考,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件天大的事儿。有人看上了这个市场,瞄准了家长的软肋,收拾了一套行头走上街头吹起《高考工具》的神话。

1月19日和29日,本报连续刊发两篇报道,揭露在河南图书音像市场,一套普通的高考教辅资料,肆意包装、虚夸、炒作,以468元的高价销售。“清华大学”、“高考命题专家组”、“圈题狂人”、“圈定高考内容”、“多考80分”、“限量销售”,这些吸引眼球的关键词,高密度出现在媒体广告。而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甘肃、广东、陕西、江苏等全国许多省市。

“牛皮”岂能这样吹?来源:www.examda.com

经过媒体追打、清华声明之后,吹牛的高考辅导资料名称,从《高考工具》改为了《名师点题·高考工具》,但在各地的市场推广中,“高考工具”仍被突出强调。该资料包括12套光碟、一本小册子、最近3年的高考试卷和三套模拟卷。

与众不同的是,《名师点题》外包装别具一格:“清华大学出版社”字样被格外突出;封面居中大书“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师大附中、北京四中”;尤其吸引眼球的是,封面右上角印有“密函”二字,酷似文件密级印戳。最特殊的是这套资料的推广手法:在地方报纸、电视台高密度投放广告;用网络消息推波助澜;在新华书店显著位置租用柜台,悬挂醒目条幅。

报纸、电视、网络三者配合,制造出了这样一个荒诞的神话:300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齐聚清华大学,其间邀请高考命题关键人物、甚至替考惯犯参与,合力攻关6年,终于研究出一套应对高考势如破竹的资料。之前,该资料只能作为“内参”在小范围流传,通过“关系”看到的人,都能轻松考上了重点大学,其效果几乎等同于“走后门”。

讲完神话,进入正题:目前该资料已经被正规出版,并到达本地,因为限量销售,没买到的家长都急哭了;据统计,该资料销量已经超过周杰伦的新唱片。如此神秘又如此高调,正如广告所言:忍心让你的孩子输在高考的终点线上吗?一些不明就里的家长解开了腰包。

“神话”原是粗制滥造

这套资料真的如广告所说如此神奇?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8日,《高考工具》所标注的出版单位之一、清华大学出版社就已经发表声明:“近日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出版社准备出版2007年高考辅导图书,有300余名专家正集中在清华大学编写《高考工具》一书’等。对此,清华大学出版社郑重声明:清华大学出版社绝没有列选和出版此类图书,也没有组织任何专家进行编写以及其他有关活动。”但声明难遏《高考工具》铺天盖地的广告势头。1月31日,清华大学维权办公室主任杨爱臣如此评论这套资料:“粗制滥造,名不符实”!

那么,这套资料的销售公司如何评价这套资料呢?1月31日,记者找到了销售公司的有关负责人李先生。

这套资料真的能把“2007年各科科目高考内容浓缩到三张卷子中”去吗?李先生答复:其实高考跑来跑去离不开高考大纲,我们只是把里面的精华分析后做了3张卷子,就是这个样子。买了这套资料真的就能如广告所说,“多考80分不稀奇?”李先生说:孩子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心理因素、自信心很重要,所以需要鼓励。

广告称这套资料为“高考内参”,又是什么意思呢?李先生解释:说高考内参,指它就是一种参考,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应对高考的一个方案,也有知识点的总结,“高考内参”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资料封面上的“密函”二字是什么意思呢?李先生说:那是我们在终端展示上为了吸引家长,没有什么用处,正打算去掉。

《高考工具》热销已经盖过了周杰伦的新唱片吗?李先生说,我们这是一个阶段性产品,周杰伦的唱片也属于阶段性产品,周杰伦出了一期唱片,两三个月后销量可能要下跌,我们的产品如果能迎合市场的需求,有一两天超过它的销量也很正常。但记者从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了解到,这套资料一共才制作了3万套。

记者收集了《高考工具》在部分省市投放的报纸广告,都称本地没有买到的家长急哭了。李先生说:是这样的,家长望子成龙,肯定会有家长为孩子高考急哭。

最关键的是,这套资料究竟对考生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呢?李先生说:有没有用,也是个未知数。不过说不定能真正提高分数呢,你想万一押对一道题,一分压万人,你说是不是?


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苏雄的傲气
山东:推进高考招生录取标准多元化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陆游气吞残虏
《高考工具》原是粗制滥造神话吹出两起官司
八所香港高校公布招生计划拟录1300名学生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