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笔记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5 10:39:2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就教育最一般意义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因此,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广义教育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3、狭义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教育产生的两个条件:
⑴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最基础条件)⑵语言的形成(重要的社会条件)
3、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回答,在西方有"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和"模仿起源说"(或"心理起源论"美·孟禄),前苏联坚持"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4、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5、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的出现后,学校便出现了。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教育有了两种形态:⑴专门化的学校教育;⑵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6、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
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儿园)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小学初中)(类似强迫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中)
二战以前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两种教育相互隔离。(职业教育·劳动人民 普通教育·贵族子弟)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大学)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
四、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教育
1、古代学校的不同形态
A.古代中国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
《孟子》·痒、序、学、校。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进行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作用:使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限制;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
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开学堂。
B.古代印度(略)
C.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D.古代希腊、罗马
7~12岁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他们大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阶层的子弟(小学最初是为穷人设立的),贵族阶层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学习拉丁文和修辞。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A.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特权,内部等级在教育制度上有反映。
B.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一,实质上都服从于治人之道。
C.专制性: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
D.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习得与社会生产等相关知识得教育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E.刻板性。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世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与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近代教育的变化表现: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前,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了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教育分离;
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世纪以来社会的现代化特征在教育上的反映:
(1)教育的终身化: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的思想。
什么是终身教育?贯穿生命始终的,所受所有教育影响的总和。(此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2)教育的全民化: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它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的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

相关文章


教育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试笔记
教育预测与规划主要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之“科学”质疑(二)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