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二)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5 12:05:2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6题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思考角度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
  
  「答案要点」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种中国特有的社会发展阶段。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决不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3)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并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
  
  思考角度二请分析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依据
  
  「答案要点」
  
  为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是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必须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由当时各种国内外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是:
  
  第一,经济、政治上十分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缺乏远见和足够的勇气,并且有不少人害怕民众,因此,既没有能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也没有能力在中国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决不能容许资产阶级独占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希望自己刚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又重新遭受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第三,国际环境不允许在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激烈斗争的国际环境,长期支持中国革命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国家只想使中国成为它们附庸国,也不愿意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第四,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中国革命虽然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取得了胜利,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却十分落后,中国并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这一理论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阶段是可以超越的,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只有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才有可能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并获得自身的巩固与发展。而中国恰恰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因此,必须先发展新民主主义,通过发展新民主主义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
  
  思考角度三1952年9月,毛泽东改变主意提前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早结束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大遗憾
  
  「答案要点」

  
  (1)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本来设想建国后进行10到15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就的鼓舞和影响下,1952年9月,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张,不同意等到10年或15年以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前确立,虽然改变了原来提出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构想,使社会主义改造明显提前了。但这种改变绝不是一时冲动的贸然决定。
  
  第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制度条件;
  
  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满足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有利于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四,政治上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政策上利用、限制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分别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五,国际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当然,也应该看到,由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阐述本来就很不充分,尤其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更是很少论及,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变成现实的时间也不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不很清楚。这些就使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及其过渡时期总路线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局限性:
  
  第一,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以至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过粗;
  
  第二,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估计得过于严重。对当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估计不足,从而产生了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的倾向。
  
  思考角度四分析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

  
  (1)历史必然性。(参见“本题思考角度二”)
  
  (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相对于前苏联对资产阶级不得不采取暴力剥夺的方式来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比较顺利和成功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的、列宁曾力图做到但最终都未能实现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①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界限,对官僚资本采取暴力剥夺的政策,而对民族资本则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代价地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和平地把整个民族资本主义“赎买”了过来,顺利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②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团结、改造资本家,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目的。
  
  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虽然总的来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但在改造的过程中也存在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公私合营面过宽,对一些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当等偏差,以致后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下降,商业网点撤并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就完成了触及千家万户和几亿人口切身利益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壮举。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彻底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成了掌握生产资料的主人,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巩固。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随着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剥削制度被消灭,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智慧和热情得到充分发挥,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的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提前超额完成。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以新的经验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
  
  总之,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关文章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
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三)
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加试课程及参考书目
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二)
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初试)
2006年考研政治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三)
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课程及参考书目
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一)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