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一)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5 12:05:3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一题 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思考角度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决定性环节(辨析题)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传播,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本主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同时中国又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从客观上说,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早期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极大地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并涌现了一批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这就为中国思想界的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中国的先进分子是在比较、鉴别中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思想武器的。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继续发展,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陈独秀、李大钊则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总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有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文化土壤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此过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但不可夸大其地位与作用,因此不能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决定性环节。

  思考角度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请根据毛泽东这一论断,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答案要点」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毛泽东后来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的生动描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真正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认识、所接受,确实是十月革命以后的事情。

  (2)因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威力,使之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并且使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苏联,传到了中国,一批曾经崇尚民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从十月革命这一活生生的事实中领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生命力,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3)然而,十月革命毕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即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因而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又有相互勾结的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激烈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迫切需要一种崭新的理论作指导。具体地说:

  第一,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

  第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早期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

  和科学两面大旗,极大地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并涌现了一批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这就为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中国的先进分子是在比较、鉴别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做为救国的思想武器的。

  思考角度三分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依据与客观依据

  「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形成切合本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

  (2)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本本”中的某些具体结论或某些外国的经验。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际共运中和中国共产党内一度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曾经几乎使中国革命陷于绝境。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错误的;另一方面,要分清创造式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革命的实践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历史经验。

  思考角度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辨析题)

  「答案要点」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毛泽东思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转化为中国形式。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使这些实践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成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使丰富的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以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和伟大代表。他率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内最先并且最有成效地起来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功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在这些成功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树立了典范、积累了经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又不失时机地率先提出以苏联为借鉴,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从正反两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

  思考角度五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表现和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突出的成熟标志。

  (1)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历史条件主要有:第一,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及其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得到确立;第二,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党从自身经验教训的学习中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丰富实践和延安时期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第四,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与理论素养的提高;第五,延安整风使全党从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2)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表现:一是以《矛盾论》、《实践论》为代表,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二是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三是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形成了完备的人民战争思想及其军事理论;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发展了统一战线的理论;五是完善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最后,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

  (3)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使全党在理论上、政治上进一步走向成熟,一方面,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全党上下的基本共识,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必然和必需;另一方面,1945年延安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后,中国革命从此由胜利走向胜利。

  思考角度六正确评价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

  「答案要点」

  (1)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一,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将全面铺开,客观上提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要求;第二,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基本完成,但是基本上照抄前苏联模式,斯大林逝世后,1956年苏共二十大比较集中地暴露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对中国的探索起了某些解放思想的作用;第三,新中国在12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自己发现了一些前苏联模式的弊端;第四,国际上西方对华封锁有所放松,中国的和平政策初见成效,为国内和平建设提供了保证。

  (2)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科学命题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任务,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为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积极成果,是这些积极成果的杰出代表。

  (3)如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那样,第二次结合也充满艰辛和曲折。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历史性课题,特别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如何规划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我们党一度在这两大问题上发生严重失误,使探索过程出现严重挫折。

  (4)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探索者,不仅他的失误是探索中的失误,而且也是他多次率先提出并努力领导全党纠正已经察觉到的错误。

  (5)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①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探索中所形成的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的和有价值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以及那些独到的、创造性的思考,都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增添了新财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

  ③这一探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源泉和智慧启迪。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经验。

  (6)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前无古人的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毛泽东从前苏联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中意识到前苏联模式存在弊端,因此,决心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此,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说,没有摆脱前苏联的模式。

  ②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思想观点及理论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如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阶级关系等问题所做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未能坚持。

  ③探索中存在的“左”倾错误逐步发展,主要是指1957年以后发生的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④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国际因素的影响等。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思考角度七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主要成果、重要意义和主要经验(分析题)

  「答案要点」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把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2)在1978年以来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时代主题,但是,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具有相同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都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追求人类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具有完全相同的历史使命和最终目标。

  (4)“两次飞跃”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以各自面对的实践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防止“左”又反对右,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贯彻“两次飞跃”及其“三大理论成果”中精髓的根本方法。因此,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不断思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一定能够不断开拓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不断实践新的飞跃。

  思考角度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分析题)

  「答案要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源于、开始于毛泽东。

  第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道路,通过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提供了理论基础,开拓了科学道路,树立了光辉典范,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科学命题,借鉴苏联的经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创造性地形成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论十大关系”等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接的思想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误是在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参考的条件下产生的,在一定意义上是难以避免的,而且同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历史借鉴。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于、成熟于邓小平。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对时代主题作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新判断;

  第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研究新情况,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三,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被提高到新水平;

  第四,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道路等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体系。

  思考角度九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飞跃的历史进程

  「答案要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强调物质世界、人类社会活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一方面突出了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即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们在实践中探索、检验和发展真理;一方面又突出了理论的科学指导作用,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以,我们要以实践为中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既反对自由化倾向离开马克思主义,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人类认识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多次发展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理论或科学假说。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同样一再经历了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对于中国是什么性质的民主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样都经历了多次反复,都经历了再认识过程,才达到比较科学的认识,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三大理论成果。

  (4)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认识和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中,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也要不断更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只有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二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思考角度一列宁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试根据这一论断分析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原因

  「答案要点」

  (1)列宁的论断说明,革命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使中国的领土被割裂,独立主权受剥夺,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人民生活极度悲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代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利益的,先后有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它们是维护腐朽生产关系的反动势力,严重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们的反动统治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

  (2)鸦片战争后,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斗争,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思考角度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辨析题)

  「答案要点」

  (1)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特质: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前途。中国革命不再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的,而是要走一条新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就根本而言,是由其对象和任务决定的。

  即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个革命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而是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和封建主义的封建压迫;这个革命的措施,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这个革命的结果,将使工人阶级有可能聚集力量因而引导中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使资本主义获得适当的发展。

  思考角度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要点」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性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和消灭资本主义,相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而言,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就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而是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思考角度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答案要点」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割裂革命两个阶级之间的联系,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必须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只有在中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完全错误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这种错误的实质是否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实际上取消了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一次革命论”主张“一省或数省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企图超越民主革命阶段,一步跨进社会主义,在民主革命阶段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策略和政策,从而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是完全错误的“左”倾冒险主义或盲动主义的观点。

  思考角度五请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政策(分析题)

  「答案要点」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官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因为,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它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相反,它允许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所反对的资本主义,只是官僚资本主义,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第二,新民主义革命之所以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官僚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反动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阶级基础,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民族资产阶级。它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镇压革命,压迫民主自由,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包含着两重性:一方面,官僚资本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买办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所以,没收官僚资本既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又创造和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奠定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和物质基础。


相关文章


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二)
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初试)
2006年考研政治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三)
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课程及参考书目
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一)
[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
[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6年考研政治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二)
2006年考研政治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一)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