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3:23 14:14:0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来源:www.examda.com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来源:www.examda.com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四)墨池之上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 (3分)

  2.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4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五)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 ) 去( ) 方( ) 欲(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六)《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通假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B.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

  C.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 D.臣是以无请也(“无”通“亡”)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疾在腠理(君王) B.扁鹊复见(又,再)

  C.桓侯故使人问之(原因) D.司命之所属(类)

  3.下面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君之病在肌肤

  C.司命之所属 D.君子之学必好问

  4.省略成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之)为功 B.桓侯故使人问之(原因)

  C.(疾)无奈何也 D.(使者)已逃秦矣

  5.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是非君子之道

  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七)不食嗟来之食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2分)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相关文章


初中阅读指导:走进“桃花源”
学习一篇文章怎样发现问题
北京调整2007年中考科技特长生政策
家长考生关注:2007中考大事早知道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北京教委:中小学生“朝九晚五”暂不现实
非北京户口的学生能参加中考吗?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四)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