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三)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3:23 14:14:0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三十一)吴起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吴)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2分)

  (三十二)王冕苦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2)策:通“册”。(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4)恬:心神安适。(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恃卫之臣不懈于内

  C. 暮归,亡其牛 其真无马耶

  D.录为弟子。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三)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答: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

  (三十四)李牧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①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②,破东胡③,降林胡④,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彀者:善于射箭的人。②襜褴:部族名,在代地北面。③东胡:部族名,在匈奴之东,故称“东胡”,是后世乌桓、鲜卑族的祖先。④林胡:部族名,在今山西朔县以北至内蒙古境内。

  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击数牛飨士 飨:用酒食招待

  B.赵王让李牧 让:责备

  C.以数千人委之 委:抛弃

  D.李牧多为奇陈 陈:陈列

  ⒉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赵之北边良将也 ③出战,数不利

  ②匈奴小入,详北不胜 ④以数千人委之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⒊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其后十余岁

  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其皆出于此乎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好学而不勤问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⒋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防地内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

  B.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保卫国土

  C.牧杜门不出,固称疾——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

  D.大纵畜牧,人民满野——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满山遍野

  ⒌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牧“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①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 ②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③出战,数不利,失亡多 ④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⑤匈奴小入,详北不胜 ⑥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⑥

  ⒍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牧长期驻守雁门关,他养精蓄锐,为后来打败匈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李牧被免职后,一直卧病在家,直到赵王重新起用他,才勉强领命出征。

  C.李牧被重新起用后,仍然坚守不出,匈奴因此认为他胆怯。

  D.李牧以小利引诱匈奴单于,然后出奇制胜,大败匈奴。


相关文章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北京教委:中小学生“朝九晚五”暂不现实
非北京户口的学生能参加中考吗?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四)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三)
广州禅城中考社会考生3月1日开始预报名
07北京基础教育4大关键词:杂费今年有望全免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六)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