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民间文学试卷(北京)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8 16:16:3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5分) 
1.仪式歌就其仪式应用的情况来看,可能以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祀典歌。 ( ) 
2.《钟九闹漕》叙述了湖北崇阳县农民反抗粮房、聚众起义的故事。( ) 
3.《述异记》的作者是干宝。( ) 
4.历史上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基本上是消极的。( ) 
5.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设立了歌谣征集处,发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歌谣的活动。 (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 
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最先创办了_________周刊,搜集近世民歌。 ( ) 
  A.《民俗》    B.《民歌》    C.《民风》     D.《歌谣》 
2.下列各组故事作品中都属于寓言的是( ) 
  A.《中山狼》、《邯郸学步》、《精卫填海》、《揠苗助长》 
  B.《愚公移山》、《刻舟求剑》、《中山狼》、《精卫填海》 
  C.《狐假虎威》、《邯郸学步》、《螺蛳变人》、《刻舟求剑》 
  D.《揠苗助长》、《刻舟求剑》、《邯郸学步》、《中山狼》 
3.民间小戏《打铜锣》属于( ) 
  A.花鼓戏     B.秧歌戏     C.黄梅戏     D.花灯戏 
4.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是我国在代文论中第一篇涉及到_________理论的重要文学。( ) 
  A.神话     B.谜语     C.寓言     D.哑剧 
5.清代____的《天簌集》和悟痴生的《广天簌集》中记载了极为宝贵的古代儿歌的资料。( ) 
  A.郑板桥     B.郑旭旦     C.纪昀     D.李调元 
6.下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成书前全部有民间传说人物原型的一组是( ) 
  A.《西游记》、《水浒传》、《浮士德》、《堂·吉诃德》 
  B.《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浮士德》 
  C.《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堂·吉诃德》 
  D.《红楼梦》、《复活》、《堂·吉诃德》、《浮士德》 
7.在流传过程中有中心点,这是_____________的特征。( ) 
  A.神话       B.生活故事 
  C.史诗       D.传说 
8.下列各组中完全是民间小戏的一组是( ) 
  A.二人转、秧歌戏、采茶戏、川剧 
  B.八岔戏、秧歌戏、越剧、昆剧 
  C.二人转、二人台、采茶戏、花灯戏 
  D.二人转、粤剧、花灯戏、花鼓戏 
9.我们说,筒狄吞卵、姜嫄履敏等感生神话是人类发展史上母系氏族社会留下的痕迹。这一点说明了民间文学的( ) 
  A.教育作用      B.认识作用      C.审美作用      D.娱乐作用 
10.我国面具戏,最早起源于( ) 
  A.傩舞     B.佛教法事     C.傀儡戏     D.目连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集体性、传承性、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搜神记》卷十四所载《豫章新喻县男子》这篇故事是世界上记录最早的“_________” 型故事 ,唐代段成式撰写的《酉阳杂俎》中有《叶限》这篇作品,是“________”型故事在我国最早的 记录。 
4.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三个原则是全面搜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三大史诗是藏族的《____________》、蒙古族的《江格尔》和____________族的《 玛纳斯 》。 
6.谚语的形象性,主要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表现的。其中用得最多的是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7.民间说唱现在一般称“____________”它产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8.我国民间小戏中的喜剧,可分为抒情喜剧、谐趣喜剧、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神话 
2.生活故事 
3.传承性 
4.民间谜语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民间文学传承人(如民间歌手、民间故事讲述家等)的特长和技艺是由哪些途径获得的? 
 
2.概括说明历史上民间歌谣的主要社会作用。 
 
六、叙述题(6分) 
叙述“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基本情节。 
 
七、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试论传说的艺术特征。 
 
2.试述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