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解释题(三)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28 11:05:0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1、德育目标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下位概念,具体指希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的道德素质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与教育目的一样,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价值性等特征。在阶级社会里,德育目标还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品质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必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载体和媒介。

3、德育过程:即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目标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素质结构不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一系列的矛盾中展开的,是一系列的矛盾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4、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

5、德育理论:不同于德育经验,它是概念化、抽象化和系统化的德育知识体系,是大量的德育经验的结晶,是德育学术研究的结果,是对德育工作规律的主观追求和表达。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为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提供知识基础。德育理论的贫乏和滞后是影响德育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6、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系统、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掌握基本的现代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积极而真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为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牢固的基础。

7、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第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教育;第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第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教育;第四,充分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并与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第五,全球伦理与环境伦理教育。

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学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确定这一内容为本学科研究对象的理由包括:①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①它反映了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①它反映了当代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①这一研究对象的确定,有利于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进行明确区分。

9、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或,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阐述如下:①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以及个体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②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但有时这种变化未必立即见诸行为,而只是导致了行为潜能上的变化或者说思维上的变化,也可礼为发生了学习。当然,这些变化必须是持久的变化,而非短暂的、一时的变化。③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④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10、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

相关文章


07同等学力申硕27日开考专家提醒七点注意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解释题(五)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解释题(四)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解释题(三)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解释题(二)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解释题(一)
山西同等学力申硕全国联考开始领取准考证
同等学力人员申硕英语统考辅导——词汇2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