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预测卷及详解-公务员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06 23:52:1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 今年3月29日,海南省高考报名结束后,面对高考移民数字又创新高,民间传说过万。在当地考生反应强烈的巨大压力下,海南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足够的政策依据和充分的证据,发出了封堵令,5月17日在媒体上公开340人被取消报名的消息并在网上公开被取消的学生名单。然而,看似铁板钉钉的事情竟然也会改变,5月31日封堵令便“食言”,终成一纸空文。

2. 封堵令被取消背后是复杂的数方“博弈”结果。据报道,每一个能够成功移民的考生家庭里,至少有一位身份为科级干部以上的父亲或母亲,或是经济条件较为宽裕,其在当地的影响力、活动能量都非同小可。也正是基于此,让教育部的高教管理部门和信访接待部门在海南封堵令发出后,连续接待了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省的一拨拨学生家长,让海南省教育厅的官员们接到了全国各地亲朋好友们的请托。于是,最终的结局是,在“考生是无辜的”理由面前,封堵令于瞬间灰飞烟灭。于是,有人便依据海南省封堵高考移民风波定论说,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移民现象是堵不住的。

3. 海南“高考移民”的家庭背景,非常清晰地表明,这一行为的实施主体是有权和有势的人。这样悖论就出现了,一种从法理上合法的行为,最后导致的是极大的不合理。因为这一行为的发生,绝对是依赖金钱和权力的,它基本上远离平民。政府如果视“高考移民”为非法,事实上对平民有利,但又会使“教育不公”成为合理。所以,对政府来说,眼光还是要放远,要下决心改变“教育不公”的格局,而不是维持所谓的现实。毕竟,没有不能改变的现实,只有不想放弃的利益。

4. 今年4月30日到5月2日,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第十四中学、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宝坻一中等10多所高中,在山西大同,山东滨州、东营,河南三门峡、洛阳、安阳,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面向外省市应届初中毕业生,组织招生考试。据天津市第十四中学校长陈立鸿介绍,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十四中在山东东营准备招收8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者800人,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山东、河南的初中毕业生,花10万元到天津、上海读高中,就能获得100分的高考地区差。这个诱惑力是如此之大,“五一”期间天津部分高中面向外省市考生组织考试,赴考者之踊跃堪称百里挑一,形成津门一景。就在各地纷纷出台禁令,拒绝高考移民之时,得到合法授权的高中移民却悄然出现。专家指出,高中移民是当前各地高考录取比例差距较大状况下的一种无奈之举,其实质是花钱购买考试的权利。它对高考的地区不公平性提出了挑战,但同时却又加剧了教育的阶层不平等。高中移民,实际上拷问的是社会公平。

5. 高考移民实质上是花钱购买考试的权利,实际上拷问的是社会教育公平问题,非但加剧了教育的阶层不平等,更对高考的地区不公平性提出了挑战。人们担心的是,“对违规者的宽容将会导致更大规模的违规”,“大量的灰色中介行为又将继续被默许,众多的考生家庭将继续付出大量钱财,制造出新的、更多的不平衡”。人们忧虑的是,类似的情况还会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继续上演。更多的人则是希望类似的事情再也不要发生。没有人会怀疑当今高考制度的不公正、不合理,同样也没有人愿意认同高考移民的合法化、常态化,因为“花钱购买权利”非但导致了选拔考试的异化和堕落,更为钱、权等利益寻租提供了气候和土壤,极不利于高考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不说,最起码目前是极大地牺牲了最大多数考生的平等权。这种“以恶治恶”的手段,用来抵制风行日久的高考体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可能寻找到足以服人的依据和凭借。

6. 在目前高考体制尚未变更、改进的情形下,人们更易于接受的是尽最大程度维护目前高考体系的相对稳定,而不是一部分人凭借资源优势取得不平等的权利,也不愿看到相对合理的高考异化为权力寻租的名利场,要知道,一旦高考移民得到政策准许和认可,将有无穷尽的考生家长为高考移民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而那些贫寒却品学兼优的农家子弟将进一步丧失求学深造的良机。这非但是对极大多数考生平等权的亵渎,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为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如果连最起码的教育公平都不能保障,何谈社会公正。所以说,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就眼下的制度来说,严厉封堵高考移民,严格制止权钱交易,不失为相对较好的选择。

7. 新疆特克斯县一名户籍民警,一夜之间为“高考移民”开出30多本户口。“一多一高二低”——招生计划多,录取比例高,录取分数低、报考条件要求低的现状,也使海南成为“高考移民”向往之地。

8. 现在的关键问题,已不是“高考移民”有没有合理性,而是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将扩大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个相对周期过去之后,将可能使中国社会成员的基本流动方式日趋对强势集团有利,而处在弱势的大多数中国人向上流动的方式日趋封闭。这样下去,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精英构成的单一性,而精英构成的单一性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不利的。


相关文章


200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公务员考试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答题要点-公务员考试
专家点评0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公务员考试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申论试题汇总-公务员考试
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预测卷及详解-公务员考试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公务员考试
2006年9月23日广州申论考试试题-公务员考试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分析详解-公务员考试
2006年9月23日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公务员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