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含答案-公务员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06 23:57:4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 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

1.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如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研究员、景天魁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有关看法和建议。
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和谐社会建设有关情况和工作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
要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要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好。

2. 《瞭望》周刊刊登文章说,中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归纳起来,这个阶段的特点有两个: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一阶段呈现出两种前景,一是执政党和政府头脑清醒,政策妥当,就梢越肷缁峋梅⒄沟幕平鹗逼冢3志蒙缁岬暮托撤⒄埂6侵凑澈驼呤螅坏崾咕猛V筒磺埃一峒せ缁崦埽缁岫矗<罢ㄎ榷āV醒胩岢龉菇ㄉ缁嶂饕搴托成缁幔毯耪〉谝恢止饷髑熬埃姹艿诙主龅熬暗恼铰砸馔肌?
具体审视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则能更加清楚地看出中央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决策的深谋远虑。

3. 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认为,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城乡差距就远不是3倍,而可能会有6倍以上。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严书翰认为,现代社会中收入差距肯定是存在的,关键是要保证它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目前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够予以正确解决,也会危及稳定。比如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关键在于分配不公。目前我国存在一些非法致富现象,一些人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暴得大利,一些部门和单位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这对群众的情绪是一种严重的挫伤。

4.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现象。中西部的群体暴力事件、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上访数量的惊人攀升,都是社会不够稳定、不够和谐的明显信号。而社会学早已明言: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突破800~1000美元大关,即进入了贫富分化、利益冲突的“多事之秋”。而我国在2004年恰恰跨进了这一“门槛”。因此,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适逢其时,表明了一种正视现实的勇气和智慧。

5.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为社会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为自身创造经济收益,财富的创造力和经济收益的增长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休戚相关,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企业应当积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积极作用。

6. 近几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如农业税的减免、农民进城务工便利、农产品价格保护等,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对“三农问题”的化解仍然相当有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人口基数大、素质低,目前国内农民不仅本人无法分享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而且他们的贫穷正在跨代相传。而“三农问题”之所以这样难以解决,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是那种计划经济的城乡剪刀差观念与制度还没有根本性改革,比如对农民的身份歧视,对农民财产(比如征地)掠夺还在进行;二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对城市建设付出的补偿不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比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落后、生存条件落后等,使得农民在市场体制下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7. 近几年来,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保持了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委、省政府最近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这必将对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陕北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秦巴中高山区,这些地方的消除贫困工作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开发工作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地把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8. 目前国内贫富不均不仅表现于基尼系数高起,而且表现为现实生活中奢侈豪华与极度贫穷鲜明对比,以及贫富差距跨代延续。目前的严重分配不均并非市场使然,而是非市场因素造成。纵观20多年中国富人的产生及财富向少数人聚集,都是制度安排存在缺陷的结果。双轨制、证券市场圈钱、银行不良资产泛滥,最严重的是近年通过住房分配及房地产市场的要素非市场化,让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
当一个国家的少数人通过现有的制度缺陷占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时,整个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9.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利益分化愈来愈严重,弱势群体也在这种利益分化中成了一种十分特别的社会现象。目前国内的弱势群体不仅在农村大量存在,在城市所占的比重也不低。不仅在经济上不能够分享经济改革的成果,而且在政治上话语权极小,没有人代表他们的利益。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人处于弱势状况下,社会和谐便不可能。
总之,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三农问题”及弱势群体问题,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问题所在。

10. 由于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加上沿湖渔民掠夺性地滥捕乱捞,号称“鱼米之乡”的洞庭湖陷入野生鱼类资源急剧减少的境地。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的监测显示,目前洞庭湖内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类资源急剧减少,大型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鳙等数量锐减,已占不到总产量的10%,而且捕捞的鱼个体越来越小,根本没有一次繁殖再生的机会。“洞庭湖水域的天然捕捞量已由高峰期的每年12万吨左右降至目前的每年两三万吨。”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渔政处处长何兴春说。

11.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20世纪的后1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98%,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但是,中国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水资源量不足7%。如此高的消耗速度,迅速枯竭着中国的资源。从消费总量看,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80%。

另外,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成多,而且每年仍以平均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中国近4亿人口的耕地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同时,经济建设也在占用着大量的耕地,去年1年建设占用耕地达到22.9万公顷;中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中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而且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12. 腐败是和谐社会一个很大的不和谐因素。在极度的享乐和奢侈上,老百姓并不恨那些富裕的暴发户,他们有钱就可着劲造吧,总有“千金散尽不复来”那一天。恨的就是这些道貌岸然的贪官,你当了官,本身就已经享受到了汽车、住房、电话、旅游(总是能编理由说是考察)的便利,你的亲戚朋友因为你做了官已经间接地得到了好处,可你偏偏贪得无厌,偏偏还要去变着法腐败,老百姓能不烦你?更为讨厌的是你这个贪官偏偏有一副好口才(或者是双重人格),在台上你哇哇地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讲大道理能把死人也说活了——语言在贪官那里成了魔方,老百姓看着这样好好的语言,怎么就被贪官给糟蹋了,不仅糟蹋了老百姓的信任,也糟蹋了美好的语言。让人总是觉得贪官在当年说的话还不如不说!所以,老百姓一听哪个地方又出了贪官,也不管在哪里揪出来的贪官,就是一概地烦,就一概地恶心,就一概地闹心。

三、申论要求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观念,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序号并说明理由。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A. 构建和谐社会最核心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B. 阶层协调是社会和谐的轴心,中国的阶层分布现在呈现两边大中间小的“哑铃型”分布。
C. 农村税费改革就可以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

2.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20分)

3.请用250字左右的篇幅就如何建立和谐社会提一些建议措施,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分)

4.根据给定材料,用15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40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提示

C项错误。造成中国出现贫富悬殊现象的原因自然不是单一的。从贫富差距时而缩小、时而扩大的历程来看,有一点似乎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有些贫困主要是旧体制造成的,缩小贫富悬殊差距无疑要从体制上和政策上下手。运用经济杠杆是第一位的。加大扶贫力度诚然重要,税费改革确实减轻了农民的许多负担。国家提高所得税,增加利息税,扩征遗产税,靠抽肥补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要靠改变旧体制和政策。

2. 答案提示
“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代表讨论话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然而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不均衡,表现为城乡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等,已经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等。

3. 答案提示
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把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深化教育文化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重要的保证。
逐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调控机制。

4. 答案提示
构建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它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这个“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须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此,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同时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政通才能人和,国泰才能民安。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不断巩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的大团结,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政治保证和法治保障。为此,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实现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靠调节社会分配,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来实现和谐。为此,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党的先进性来引领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关文章


2006年北京公务员冲刺模拟申论(三)-公务员考试
2006年北京公务员冲刺模拟申论(一)-公务员考试
2006年北京公务员冲刺模拟申论(二)-公务员考试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最新模拟试卷-公务员考试
上海:200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含答案-公务员考试
《申论》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公务员考试
申论最新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公务员考试
申论模拟试题(一)及解题分析-公务员考试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最新模拟试卷-公务员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