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拾遗:玛丽亚的故事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2:13 17:50:2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来俄罗斯这些年曾经遇到过很多会说中文的俄罗斯人,他们中有教师,有商人,也有一些有中国情节的语言爱好者。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玛丽亚,一位俄罗斯姑娘。

  那年冬天,正好是俄历新年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去莫斯科办事,整整一天都在紧张忙碌中度过,下午我和朋友在红场分手后我就一个人漫无目地的在莫斯科大街小巷里闲逛把莫斯科城里城外转了个遍。冬天天黑的很早我见没什么地方可去了,就早早的到了与朋友约好的列宁格勒火车站等候,时间还早进了一间咖啡厅,准备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等晚上十一点的火车。

  咖啡厅里没有什么人,除了一个扫地的大妈,和一个女服务员外,硕大的咖啡厅大堂里只有两三个等候火车的旅客。与火车站外热闹的过节气氛比起来这里就显的寂静许多了。透过窗户望出去,外面那热烈的气氛和欢闹的人群,更让自己落寞的心情倍感凄凉。想起在国内时每逢过年过节全家团聚在一起,嗳。。。不知道现在他们在国内是不是能想起我。。。窗外又飘起了雪花,莫斯科又下雪了,又是一个白色的新年。

  突然,一个坐在我不远处旅客对我说了句话把我的思绪从国内拉了回来,“你是中国人吧?”。。。。。。我回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羽绒服戴着一顶绒线小帽的俄罗斯女子,正在不远的桌边喝啤酒。身边还放着一只大旅行包,一看就知是准备赶火车的乘客。

  我当时感到一阵惊奇,一是没想到这里还有会说中文的俄罗斯人,二是没想到她的中文说的这么标准。这让我觉得有一种莫明的激动。虽然她是俄罗斯人,但能说一口中文,也算是半个老乡了吧,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呀。这让我这个流落异国他乡的学子在这样一个新年环境中感到无比的激动。

  就这样我们坐在一起聊了起来,通过聊天我了解到,她叫玛丽亚,家住在圣彼得堡,这次是回家探亲来的。至于她从什么地方来?她告诉我她是竟然是从中国的东北边陲小城牡丹江来的。

  这话说起来还要从五年前玛丽亚没来中国之前说起。那年十七岁的玛丽亚在圣彼得堡刚刚中学毕业,没考上大学的她在家里和外面给别人帮忙打点短工什么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一个到圣彼得堡海洋大学进修的中国研究生,当时他就租住在玛丽亚的家里,彼得堡是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两个人又是年轻男女,他们天天相见日久生情,不久就成了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他们在美丽而浪漫的圣彼得堡渡过了最快乐的两年时光。

  但男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很快课程学完要回国了,男生在家里是独子是不可能留下来的。这时摆在玛丽亚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是留在自己熟悉热爱的家乡,还是跟随热恋中的情人去那个遥远陌生的国度。年轻人与生俱来的那种叛逆性格,让她选择了前者,决定去中国和她丈夫在中国结婚。她告诉我说,当她要走的那一天晚上,她妈妈语重心长的跟她说,“玛丽亚,你也不小了,你自己的事情要你自己拿主意,不要后悔。如果你要嫁一个美国人,或者欧洲人,我也不说什么了,可你要嫁给的是个中国人,你有把握吗?你会幸福吗!”。

  年轻人凭的就是一股冲劲,就这样不久她来到了中国,开始了在中国的新生活。刚到这个国家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新鲜的。她很兴奋的跟我说她刚到中国的时候和她丈夫到过北京,上海,西安,泰山等很多地方,她说中国跟她当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她没想到中国这么发达,人口这么多,东西这么便宜。她说她去西单逛街的时候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她当时最大的想法就是在西单最繁华的地方,开个正宗的土耳奇烤肉店。

  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她丈夫家是开木材加工厂的,每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陪伴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且在牡丹江这个十几万人口的小城里,常驻的俄罗斯人只有她一个。她开始感到孤单寂寞,这是每一个远离故乡的人都会有的感觉,我也不历外,同样感受过。她开始想家,想彼得堡的一切,夫妻之间也越冷战爆发到热战,甚至相互之间撕掉对方的护照。可是吵架归吵架,日子还要一天天过,她开始试着去找一些工作,可以不会说中文的她又能干什么那,她说她去做过店前导购,模特,她不敢说自己是俄罗斯人,怕人排挤她,只说自己是不会汉语的新疆人,不会汉语一切都无法开展。为此,她发奋学习汉语,一年时间她的汉语水平进步飞快,她说她现在打电话的时候,如果对方不知道的话,根本已经听不出她是外国人了。我对她的自学能力感到相当的佩服。

相关文章


上海人出国留学人群结构正发生变化,国内读本海外攻硕
亚洲国家高歌猛进 2005年留学市场回暖在即
教育部公布2004年度“春晖计划”资助方案
我没有高分 可我有留美奖学金和签证
海外生活拾遗:玛丽亚的故事
还巢小海归 一群回游的鱼
留澳女生:我学会了寻找生活的意义
爱尔兰:读酒店管理的新选择
香港国际教育展采用银弹政策 欲吸引5万人入场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