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多维心理分析案例028:从北京一直争到上海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3 14:30:0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有一天,大家又凑在一起谈论有关文化差异的问题。
  小李说:“昨天有篇报道,说某国驻华大使夫人是一位华裔,从小在西方长大,有一次她游长江三峡,导游员介绍神女峰的时候,她怎么也看不出‘神女’在哪里,等导游员再向她解释的时候,游船已经开过去了。为此,那位贵妇人非常不高兴。这也难怪!大使夫人从小受的是西方教育,在她看来,神女应该是背后长翅膀,头上有光环的才对。”
小洪说:“看来,介绍旅游景观还真是不能不考虑文化差异的问题。”
  小白说:“其实,景观的问题还不是最叫人头疼的,游客多多少少还是听懂导游员的讲解的,也知道国与国之间是会有所不同的。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接受西方教育的人一般都比较遵守时间,而接受东方教育的人呢,相对来说就比较自由散漫一点。如果同一个团里这两种人都有,那是非闹矛盾不可的!还有。如果客人对服务有意见的话,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客人一般都会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我觉得这样倒好,你提出来,我就知道了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最要命的是……”
  小陈说:“刚才小白说的是发生在我们和客人之间的文化碰撞。我觉得,这种碰撞还比较好处理,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最麻烦的是发生在客人之间的文化碰撞。比如在北京游故宫,我就发现客人有两种价值观,一种是‘技术优先’的东方价值观,一种是‘理论框架优先’的西方价值观。有一次我给客人介绍日晷,一位老华侨对中国古代的先进技术赞叹不已,几位在西方长大的客人却说:‘技术先进又怎么样呢?近代工业文明并没有在中国发生嘛!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构建理论框架为基础,你不能不承认,思维优先实践的西方人在科学领域就是要比东方人高明!’那位老华侨很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指南针传人西方,没有中国的火药传人西方,西方能有那一段海洋殖民史吗?中国人用造纸术传播文明的时候,西方人在干什么?西方有些国家的人还在茹毛饮血!’接着,就明显地分出了两派。虽然双方都彬彬有礼,但人人都是唇枪舌剑。也不再游览了,就在那里争,一直争到故宫关门为止。
  “我有个感觉,如果是由‘人’引起的矛盾,那还比较好解决;如果是由‘文化’引起的矛盾。那就很难解决。就像我刚才说的,在故宫发生争论的那两派,一路上就不停地争论,一直到从上海出境的时候还在那里争。幸亏他们有修养,君子动口不动手,要不然,我真担心他们会打起来!’’

  分析

  “文化差异”对旅游团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行为层面”和“理念层面”上,尤以“理念层面”上的差异对旅游团中的社会交往和导游服务造成的影响为大。
  文化的“行为层面”主要是指各种行为习惯。“行为层面”差异是指人们不同的行为习惯。比如,有的旅游者惯于遵守时间,而有的不是这样。又比如,导游员习惯于“有话当面说”,一部分游客却偏要“当面不说,以后再说”。
  文化的“理念层面”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价值观的作用尤为重要。旅游团内“理念层面”的差异更多的是指旅游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会直接介入人们对人、对事、对行为的评价。许多矛盾都由此而引起。本案例中小陈的团里,拥有“技术优先”价值观的旅游者,与拥有“理论框架优先”价值观的旅游者就围绕日晷的历史价值发生激烈的争论。人际矛盾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上,但是,“理念层次”上的文化差异涉及许多深层次的东西,由“理念层次”上的文化差异引起的人际矛盾一旦表面化、公开化,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人际认知偏差”,因此也就很难解决。
  作为导游员,应该对旅游团中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有清醒的认识,应该在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人际矛盾还处于潜在状态,还没有表面化、公开化的时候,就设法去弥合由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人际裂痕。办法主要是扩大旅游者对文化的认知范围,增加非本土文化的认知因素。

  注:“文化冲突”请参见案例40

相关文章


导游多维心理分析案例030:好像换了一个人
导游多维心理分析案例029:叫人摸不透的教师团
导游服务技能——相关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练习题二
导游多维心理分析案例028:从北京一直争到上海
导游服务技能——应规避的问题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A)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