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风物——四川茶馆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3 17:34:2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在四川各地,不管是高档茶楼还是路边茶馆,生意都出奇的好。综观其原因,应该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始然吧,而这传统的产生,其实是与都江堰密不可分的。都江堰,开凿于秦初战国末期,距今已是两千多年历史了,令人叹服的不仅是它宏伟壮观的工程,更是缘于它至今仍在发挥着水利调节的作用。正因为都江堰的成功修建,才使得后来的成都平原不再受洪水地滋扰,至此,天遂人愿,旱涝保收,更是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闲暇时间,在打发农忙之外的日子,泡茶馆就是其中最为广泛的民间习俗之一。
  没有多少地方能象四川这样把茶的功能开发得淋漓尽致,又把喝茶的传统保持得如此完好。根据一些统计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在现在的中国,只有北京和成都的茶馆是最多的,就连解放前茶馆也颇多的上海,如今也开始渐渐地少了。茶馆既是新闻中心,中介中心,纠纷调解中心等等等等,说到底茶馆就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茶馆还是娱乐场所──你可以听散打评书、看川剧,还有什么四川扬琴、金钱板,诸如此类无一不具。说到这儿,不由又想起了小时侯,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常常会跑到一些茶馆里听书看热闹,那时候的成都,街面上有很多这样的茶馆,从我家到学校,要经过一条拥挤繁华的老街,这条街其实就是一个农贸市场,它有一个当时我一直没弄明白的名字──椒子街,后来我上中学后,才知道这条街还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原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是在[北宋]年间的这条街上开始流行的,它的名字应该是交子街,只是后来被后人讹传为了椒子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椒子街上的茶馆里依然是可以听到和看到那些纯粹来自于民间的艺人的表演。说起这些民间艺术,其实四川本地的很多民间艺术最早都是发源于茶馆里的,也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四川多数的民间艺术是用茶水泡出来的。所以,茶馆之于川人和巴蜀文化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在四川,各种档次应有尽有,特别是农家小院的香茶,阳光稀稀疏疏地透下来,有几缕落在茶里,充满细腻的温情。而现在,除了茶馆之外,还有茶楼,装饰得精致典雅。你可以进行商务洽谈,朋友交谈,情侣叙谈,当然你可以静静地坐着,听听轻音乐,完全融入淡雅宁静的环境中去。川西坝子的成都是一个悠闲的城市,茶馆特别多。解放前有这样的民谣:北京的衙门多,上海的洋行多,广州的店铺多,四川的茶馆多。据说成都每年有几万吨茶叶被人泡掉,每天有20万人次泡在茶馆里,四川的茶水不在于消暑解渴,而在于消磨时间。当你以十分闲暇的心情在露天茶园跷起二郎腿,半躺在靠椅上,光阴就随同茶水里升起的热气一起,晃晃悠悠地飘散。在一些简陋的茶馆,可以无所顾忌地拖过一把竹椅,取个最适合的角度斜躺,悠然地吞云驾雾。这是那些显得高雅的茶坊里无法自如地做到的。
  近代袍哥会自清代开始,民间有三大帮会,即青帮、洪帮、袍哥。遍布各个阶层,与黑道关系密切,初名哥老会,多为多为绿林出身,反清复明之士,只是发展到近代已有了些变性。抗日战争之前,四川以袍哥为主,公开活动。袍哥既分五堂,成员的社会成分也大致有个界限,按民俗习用的顺口溜:“仁字堂(又称老人堂)讲礼讲法,义字堂讲打讲杀(多为绿林,俗称二房上的),礼字堂讲抓讲拿(多为社会下层)”。袍哥会的掌旗大哥称为舵爷,俗称舵把子,袍哥奉关羽称圣人,因而,袍哥里的座次是没有“二哥”的。民间曲艺唱词有道:“左伯桃、羊角哀把仁义讲,后有桃园刘、关、张,瓦岗寨三十六员将,三十三人投了唐,单雄信上了朋友当,实可怜斩首在洛阳,秦叔宝哭得泪长淌,哭回江湖半把香,梁山一百单八将……”表述羊和左、桃园、梁山为三把香,只因有罗成、雄信出卖朋友之流,瓦岗只算半把香。袍哥会以茶馆为联络地,其实也就是香堂所在地,集会多在茶馆中举行,俗称社会茶馆。执事袍哥每日必去茶馆处理组织有关事务,接待江湖朋友,称为把水口。跑堂小二必为袍哥中的兄弟伙、得力喽罗,一般人呼之为么师、么哥,不敢轻慢。茶馆后面多为赌场、烟馆、黑道交易场所。袍哥茶馆多与军、政、治安人员有勾结,这些人也是袍哥,既可供给有关情报线索,又可包庇各种罪犯,窝藏逃犯,乃至必要时买人顶替到案坐牢的“乘案”人,当然这是有一定条件的。茶馆迎接四方客,三教九流,医、卜、星、相,其中操装水烟业的,用一把水烟袋伺候茶客吸烟,服务周到,态度谦恭,取值低廉,少言寡语,由于社会地位卑下不能参加袍哥,但依仗袍哥茶馆谋生,是袍哥的细作耳报,也是刑侦人员的眼线,可善可恶,与打更匠的作用相类。解放前,四川的社会除了官方的衙门可以断公案外,其实茶馆就是另一种民间的衙门,也叫舵把子。在当时四川的一些茶馆里,经常会有各帮会的袍哥大爷在茶馆里泡着,成都当时的悦来茶馆就是其中最叫得响的一处,以至后来许久,这里都是黑道上摆平各种事情的地方之一。袍哥们在茶馆除了解决自己帮会里的事务,也有为人断公道,是为袍哥也是有好有坏的,其复杂性足可见一斑了。而茶馆,则是这现象和许多故事的一个不折不扣的载体。
  茶馆,它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是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一种平凡也是一种不平凡的文化,它使很多民间形式赖以生存,得以发展。如果说茶水让人解渴,那么茶馆就是让文化得到充分地发酵。
  四川的茶馆一直都极为兴盛。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可看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这些茶馆收费低廉,服务周到,顾客往往一杯香茶茗,一碟小吃,便可坐上半日。在与亲友纵论畅谈之中,巴蜀大地的茶文化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曾有东部地区的人来到成都,甚或不解地问:“怎么成都人能如此休闲,他们都没有事可做吗”?其实哪里是成都而已,可以说整个四川都是如此,这里的人不是成天没事,应该说是很懂得生活,他们的生活其实也是忙忙碌碌的,只不过是在忙里知道如何偷得半日之闲,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来放松自己。川人也是很勤劳的,不管是做体力劳动的民工还是做脑力劳动的人才,这只要看看遍布全国的外地打工仔就明白了,四川是劳力输出的第一大省,并且他们在各地的各行各业都有享有好评。所以,不能说这里人的生活方式是种懒惰,其实,这是一种懒散的生活,这特别有助于平衡我们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步调。
  由于城市高速地发展,现在在成都的街头也少有原汁原味的老式茶馆了,你只有走进那些更深一些的小巷里或许还能碰到这样闲适的地方,至于看戏听书,更是已不可能了,它们已由原来的随处可见消失得没了踪影,只有到诸如顺兴茶馆那样稍有档次的大茶楼里才可以得见一容了。不过在一些地方的茶馆,你仍可看到很多老大爷围坐在八仙桌旁,抽着叶子烟,喝着浓浓的绿茶或花茶,或独自看报,或下棋打牌,或摆龙门阵,其状也不失悠然。说到龙门阵,也就是聊天,拉拉东家长,扯扯西家短。不过,四川龙门阵,那是摆起来可以几天几夜都摆不完,象一条龙一样,可以从头说到尾,又从尾说到头,它可以从三皇五帝一直聊到油盐酱醋,也可以从UFO一直说到牛头马面。它和北京人的侃大山差不多,但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历来是京都之所,政治中心,京味十足,因而倒不似成都这般离乡土文化更近些,所以,同样的休闲,相比之下,成都则是更具田园色彩一些,而同属休闲城市的杭州,很多地方都相似,但婉约的江南文化使其则更近文人化风格。话说回来,说到这龙门阵就不得不说看报纸,大多数成都人除了爱喝茶,爱看报也是出了名,一张报纸可以一字不漏地看完,报头的天气预报,报尾的各类广告,乃至中缝里的电影预告,没有什么是不看的。最让许多外省人奇怪的就是,那报纸在他们看来随便看一下就行了,看看有没重大新闻什么就行了,大多也是看个标题或是大概一览则可,怎么在成都不管是大街小巷单位家里,还是路上走的车里坐的床上躺的,到处都看见有人拿着报纸细读。有时你可在十字路口的红绿的灯下看到如此场景:红灯了。快车道上的汽车刹住车,司机拉下手闸,拿起报纸开始浏览。而慢车道上呢,一排排自行车齐刷刷停下来,这时候,卖报人就在车流里穿梭着叫卖刚出的报纸,然后有骑车人掏钱购买后,看一眼红灯,然后展开报纸就着自行车上看起来。等到绿灯亮的时候,草草卷起报纸,或夹于腋下,或扔于车前筐中,等过了十字路口,便又拿起报纸来看,一手执把手,一手拿报纸,其看报之痴迷几到不可理喻的地步。在单位里,没事的时候──看报,回到家里──还是看报,我妻子就曾说我看报简直到了不可救药,其事因就是我陪她逛街时,只要一站在书报摊前就不知道挪步了,而且手上不能有报,只要有报纸在手,就始终把眼睛定在报纸上,一遇此时,妻子索性把报纸一把抢去──统统没收。成都人看报还有一个蹊跷的习惯,就是上午刚看完的报纸,下午照样拿着看,旁人常摇头疑惑,这已看完的报纸怎么还要看啊,这,我也说不上来,这就是我们看报的习惯吧。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四川风物——川剧特技
四川风物——川剧简介
四川风物——川剧历史
四川风物——著名川茶
四川风物——四川茶馆
四川风物——川茶简介
四川风物——川菜的特点和佐料
四川风物——川菜烹调
四川风物——川菜名菜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