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进退有馀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6:45:5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里对孔子和孟子作了一番比较,说他们两位最为明显的差异是《论语》里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那样事事紧张。这当然只是一种两圣相权的说法。在我看来,孟子虽然经常拉长了脸,跟人讲道理,有时抬起杠来甚至不给对手留馀地,但是,他老人家也很能表现出某种从容达观的心态。例如,对于人在官场上的进退去留,他便提出了一种既严肃又轻松的见解。 

  当然,作为亚圣,他不免要先对领导人的道德品质定下标准:“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不过,孟子时代大约跟后来的一些时代一样,居高位者多不仁,于是便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一旦上司尤其是君主不仁,下属该如何是好?有一天,齐宣王问孟子公卿应如何对待君主,孟子把贵戚之卿(与王室同宗者)与异姓之卿分别开来,说前者如果发现君主有重大错误,经反复劝说仍不听从,便应当废掉他,改立他人。异姓之卿似乎没有这样的“政变”义务,他完全可以采取不合作主义:“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还有一次,孟子曾就一位前“县长”和现任“法院院长”因未能尽其言于君主而辞职一事向弟子袒露心迹:“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 






  好一个绰绰然有馀裕!此情此景,哪里还有一丝紧张,简直是逍遥自在,妙不可言。遗憾的是,这样的轻松态度对后人殊少影响。征之于中国的历史,进退之间的冲突实在可以说是我们的知识分子面临的人生最大难题。《易传》曰:“小人知进不知退”。就算君子,仕途成功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也使得他们失去了绰绰然有馀裕的轻松感。况且不少人压根儿就不适合仕途生活。一个不宜出仕的人硬要玩弄权柄,动机虽然很好,效果却往往很糟。更有一班怀抱各种动机者围绕身旁,花言巧语,吹拍迎奉,于是乎便昏昏然起来,自以为经天纬地之才备于一身,愈发认定此官职非我莫属,乃至此官职太屈我才。“谈笑时面上有天,交接时眼底无物”。事若至此,欲令其退,便真是撼山易而撼官座难了,还谈什么进退有馀裕? 

  最可警者,当权者所听到的“誉”发自真诚者少,别有用心者多。对此,司马迁就颇多感触:“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写于1993年 

相关文章


张卫平:鉴定的启动机制与程序正义
陈卫东:让证人走向法庭
话说律师的“内功”、“外修”与“兵器”
季卫东:“馒头血案”引发的法治困境
贺卫方:进退有馀裕
陈兴良:面向21世纪的刑事司法理念
陈有西:中国公益诉讼的现状与趋势
贺卫方:史家的傲慢与谦逊
陈卫东:法院主动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之研讨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