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级会计《会计实务》预习2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19 12:23:2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四、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要求。
  ※
  重点掌握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和可比性这三个要求,其他的了解即可。
  ※ 重点掌握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和可比性这三个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 不仅包括横向的比较,也包括纵向的比较。
| 横向比较 |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 
| 纵向比较 | 统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 
  ※
  注意这和以前的所讲的可比不同。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比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售后回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编制合并报表等问题都属于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
  再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换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还是以换出的资产的账面价值来确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就要看交换是不是具有商业实质。
  例:下列各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有( ) 。(2006年考题)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答案:AB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即对重要的事项要进行重要的、单独的反映,对不重要的事项可以简化处理。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应当注意要适度谨慎。
  例: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核算原则(新准则称为质量要求)的有( )。 (2004年)
  A.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D.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
  答案:AD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