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一)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30 12:21:0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选择题Ⅰ: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这一观点是()

A.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科学主义的观点

2.“时乎时乎不再来”,说明时间的()

A.一维性B.无限性C.绝对性D.相对性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

5.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

A.100%B.150%C.200%D.250%

6.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主要的是()

A.社会福利制度B.社会保险制度

C.社会救济制度D.优抚安置制度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局部质变

C.私人垄断资本已经消失

D.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已经不存在了

8.毛泽东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工程”的文章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共产党人〉发刊词》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9.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中,核心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10.在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大光荣是()

A.热爱祖国

B.服务人民

C.崇尚科学

D.辛勤劳动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2.劳动力价值收入主要是指()

A.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获得的价值和价格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获得的资产收益

C.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D.我国私营企业主和外资及港澳台投资者按资本获得的利润收入

13.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的最重要的关系是()

A.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B.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关系

C.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D.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1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5.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以下列各项中的()为重点

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

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

16.2005年12月13日~18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中国香港举行,来自世贸组织149个成员的5800多名代表和2000多名非政府组织代表与会,会议发表了WTO()

A.《首长宣言》B.《部长宣言》

C.《安全合作宣言》D.《战略伙伴宣言》

二、选择题Ⅱ: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7.“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

A.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B.意识永远依赖物质

C.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D.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

18.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或事例的是()

A.宇宙有正负宇宙,负宇宙由亡灵组成

B.电脑可以预测人的前途和命运

C.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距离发生感应

D.“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19.“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静中有动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动就是静,静就是动

20.辩证法的“过程论”认为()

A.存在即过程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C.前进的方向是世界过程中的主导D.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是要灭亡的

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理论来源有()

A.德国古典哲学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2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

A.物质资料再生产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C.物质资料再生产或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3.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具有如下特征()

A.不可偿还性B.收益性和风险性

C.流通性D.参与性

2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主要依据是()

A.敌强我弱B.敌小我大C.敌退步我进步D.敌寡助我多助

25.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

A.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B.乡风文明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26.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容集中体现在()

A.人权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个体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

B.人权是具体的、阶级的人权;依赖特定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及其他经济文化条件

C.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D.人权是一个系统,体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27.江泽民同志2000年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主要是指()

A.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先进制度的基本特征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8.1981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这个论断的基本涵义是()

A.我国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D.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正视而不能超越

29.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

A.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B.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C.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科技贡献率达到70%左右

D.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0.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

A.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B.全面的发展观

C.协调的发展观

D.可持续的发展观

31.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提出以人为本必须做到()

A.发展为了人民B.发展依靠人民

更多资料请访问:

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首届东亚峰会的召开具有的分水岭式的历史意义是()

A.标志着“大东亚合作”有望迈入机制化和可操作阶段

B.对整合有着30亿人口的大东亚市场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C.新的区内产业、投资和贸易循环正在形成

D.各国可以在会上讨论共同面对的问题,峰会无疑有利于增信释疑

33.在2006年11月1日~6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胡锦涛就发展中非合作关系提出了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主要有()

A.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1倍;今后3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

B.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为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和一体化进程,援助建设非洲联盟会议中心

C.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

D.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お

三、分析题:34~38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

【材料1】

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地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

【材料2】

恩格斯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页

【材料3】

恩格斯指出:“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这种观点自古典古代衰落以后出现在欧洲并在基督教中取得最高度的发展。”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4页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马克思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科学思想与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什么异同?

(3)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我们应该反对哪两种倾向?

35.

【材料1】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材料2】ヒ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如此便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消极一面,这种弱点和不足必须靠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加以弥补和克服。

——摘自江泽民《更好地组织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ぬ逯频慕立》,1993年11月14日

【材料3】ノ叶晕鞣焦家一些来访的人说,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摘自江泽民《在天津考察工作时的讲话》,1994年12月9~14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相互关系。

(2)社会主义与公有制相结合的内在依据。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36.

【材料】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昭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1949年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提出的一个著名判断,揭示了“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请据此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有人认为由于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传统和历史遗留,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难免受到封建主义影响,毛泽东思想也存在封建主义因素,并且成为毛泽东晚年错误的主要原因,请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加以分析。

(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曾经有人提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请根据毛泽东有关论述,对此加以剖析。

(4)分析毛泽东思想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发展的。

37.

【材料】

2006年是中国“入世”5周年,5年来中国从“狼来了”到学会“与狼共舞”,甚至成为世界工厂,倒过来被西方媒体宣传为“中国威胁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也采取种种借口,对中国搞“技术壁垒”、“反倾销”、“限制购并”等种种贸易保护主义,暴露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问题上的虚伪、双重标准和强权政治。

“入世”5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加速发展,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三大贸易国和第四大经济体(2.23亿美元),同时,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3255元,比2000年实际增长29.2%。

5年来,中国逐步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遵守世贸规则,信守在加入时所作出的广泛承诺,对贸易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货物贸易市场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平均关税水平从加入时的15.3%降低到2005年的9.9%,服务贸易按照承诺逐步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大大加强。

5年来,中国增强了规则意识,接受了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基本规则,加强了法律法规方面的透明度,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各国投资者带来了机遇,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

加入世贸组织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冲击,尤其体现在对农业等产业的影响等方面。但这毕竟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我们加快开放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地深化改革开放得到较好解决。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如何正确对待国际规则,反对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

(2)如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3)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4)如何认识世界市场化?

(5)运用哲学原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

更多资料请访问: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方希望六方会谈进程是一个“共识越聚越多,分歧越来越小”的进程。六方会谈是一个不断积累共识、缩小分歧的进程,每一轮会谈、每一次磋商,每一次会见都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有助于增进各方之间的互信,有助于朝着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向前迈进。

——2006年12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主持例行记者会

【材料2】

核扩散既包括核武器的成品扩散,也包括核裂变物质与核技术的扩散;从方式上看,既有纵向扩散,即一国依靠自己的努力发展并最终拥有核武器,也有横向扩散,即国家之间的扩散;从状态上看,有潜在扩散,指具有核能力的国家,一旦作出政治决定,短期内即可拥有核武器。

——摘自新华网

【材料3】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不接受任何带有“先决条件”的核问题谈判。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一直希望举行合理和公平的对话,但不能接受附加任何先决条件。

——摘自新华网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朝鲜、伊朗核政策及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危害。

(2)美国对朝鲜、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3)试分析伊朗核政策愈来愈强硬的原因及欧美对伊朗核政策的异同并概述中国与朝鲜六方会谈。

选做题Ⅱ

【材料1】

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搞恐怖活动的人多来自拥有伊斯兰文明的国家,因而对伊斯兰文明产生怀疑。而一些伊斯兰国家的人士则认为,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尤其是美国的西方文明有问题。美国动辄诉诸武力,这种西方文明“具有进攻性”。

【材料2】

不同文化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无论拥有何种文化和传统,加强沟通才能达到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的目的,才能使人们变得更加宽容,从而避免冲突的发生。摈弃所谓的“文明冲突论”,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消除霸权政治,倡导多边主义和多元文化,才能更有效地铲除恐怖主义,还一个真正文明与和谐的世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用唯物史观分析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及美国学者所鼓吹的文明冲突论。

陈先奎政治考前模拟8套卷(一)答案

一、选择题Ⅰ:

1.B2.A3.A4.C5.B6.B7.B8.B9.A10.A11.D12.A13.A14.A15.B16.B

二、选择题Ⅱ:

17.ABC18.ABC19.ABC20.ABCD21.BC22.D23.ABCD24.ABCD25.ABCD26.ABCD27.ABD28.AD

29.ABCD30.ABCD31.ABCD32.ABCD33.ABCD

三、分析题:

34.(1)【答案要点】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依赖于自然,人是在自然界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第二阶段,在自然“人化”过程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下,形成人与自然的对抗。第三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

(2)【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科学思想与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但是,两者之间也有重要的区别:

①马克思认为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而“天人合一”思想没有看到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科学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而“天人合一”思想所指的自然是独立于人的活动范围之外的自在世界,一切运动变化都处在自发的、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

(3)【答案要点】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我们既要反对“人类中心论”又要反对“无主体论”。“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在其与自然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规律起作用的形式,但是,它不可能消除天然自然或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人化自然仍然要加入到由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世界的运动过程中。“无主体论”把人化自然看作是自在自然,从自在自然来说明一切,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抽象的无历史发展的东西。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主体特征、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

35.

(1)【答案要点】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

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反映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的主要标志。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相结合;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独立性。

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相互关系:

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历史上有两种实现形式,即市场和计划。二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计划和市场各有自己的适应范围、长处和不足。计划的长处在宏观经济层次,它的弱点在微观经济层次。相反,市场的长处在微观经济活动层次,不足在宏观运行层次。所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实现计划和市场两者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和长处,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2)【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载体。这是因为,一种生产关系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所有制来体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来体现的。不同的所有制的区别,就表现在“剩余产品”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不是归于私人,而是归于公有。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这一本质特征,就能够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各种私有制区别开来。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把握这一标准不仅能够认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本质,而且也能科学地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本质。

(3)【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这一点,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起着关键性作用。

(4)【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是分配主体,有根据国家政策自主决定分配的权利;企业可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也不是公有制企业唯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

36.(1)【答案要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十月革命毕竟是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包括:

①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这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②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爱国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实践主体。

④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提倡科学、自由、民主、个性,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开辟了道路。

(2)【答案要点】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方面,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②毛泽东思想是带着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但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

③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但是,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3)【答案要点】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②应该看到,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过“狭隘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不善于甚至拒绝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更不能把中国革命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理论创新,凭经验办事,实际上是一种囿于经验的主观教条主义,与照搬书本的教条主义一样解决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问题。

③当时的教条主义用“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来抵制和反对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创造性探索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毛泽东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所谓“狭隘经验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

(4)【答案要点】

①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思想核心,决定了它的形成发展过程必然是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过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因此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

②毛泽东诞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西欧和列宁主义诞生的俄国,问题特殊而复杂,仅靠背诵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机械地照搬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也是行不通的。

③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同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④毛泽东思想形成以后,三次较大的发展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成长的。

第一,在经过延安点击查看延安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整风运动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整风运动对党内长期存在主观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清算和批判,解放战争全面检验了毛泽东思想,并使其得到新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拘泥马列主义的本本,不照搬外国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三,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彻底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毛泽东思想获得空前的大发展,并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37.

(1)【答案要点】第一,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遵守国际规则的问题上采取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

第二,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国际规则都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制定的,代表了发达国家的利益、意志和愿望,客观上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和改革,逐渐从熟悉规则到掌握规则的制定权,使国际规则更多地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答案要点】第一,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

第二,完善公平贸易政策,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第三,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更注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拓展,充分发挥聚能和带动效应。

第四,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建立有效的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立有效的市场应急机制和对外经济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实现战略物资进口来源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渠道稳定化,以免受制于人;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健全合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长效机制,在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第五,最根本的是立足扩大内需的方针,通过提高国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国内消费,把对外开放与扩大国内需求结合起来,转到内需拉动增长的道路上来。我国有13亿人口,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扩大内需潜力无限,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需求市场,真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3)【答案要点】第一,积极作用:①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面向统一的世界市场,这会促使各国改善企业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③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

第二,消极作用:①加剧了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②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③使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小国家的经济,更加容易地受到西方国家经济周期和波动的影响;④不仅导致各国市场的整合,还加剧了不同经济制度和文明的碰撞、主权的侵蚀和民族利益的调整。

(4)【答案要点】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和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放弃计划经济采取市场经济。但是,一方面,发达国家本身存在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苏东、拉美国家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出现严重问题,实践证明,市场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美国化,各国应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和市场经济模式。

(5)【答案要点】第一,①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指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具体形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②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根本内容。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辩证的否定过程。每一次辩证否定,不仅把事物推向更高阶段,而且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③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由于矛盾双方经过两次否定造成的,同时,也是由于事物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消长的不平衡性,以及矛盾斗争所处的条件变化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是因为:①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基础;②跨国公司、跨国银行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组织上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微观基础;③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基础;④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⑤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有利于实现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赢。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不是一帆风顺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它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意志和愿望,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化、美国化的特点。 因此,极大地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压力,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同时还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还有许多的问题和隐患亟待处理。这就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第四,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因此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曲折性,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认清历史发展趋势,正确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而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以利于发展本国的经济。

38.

选做题Ⅰ:

(1)【答案要点】

朝鲜核政策:

①朝鲜声称最终可以放弃发展核武器的政策,承诺实行朝鲜半岛无核化;

②[JP3]但是现在为了朝鲜的主权和自卫要发展核武器,即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敌对战争,为了打破美日代表的国际社会的威胁和制裁,为了捍卫朝鲜的政权生存和国家安全;

③只要朝美双方谈判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并且美国承诺放弃改变朝鲜政权的政策,给朝鲜以安全保证和经济援助,帮助朝鲜建核电站,朝鲜可以放弃发展核武器的政策.

④在2006年核试爆以后,要求以有核国家身份参加六方会谈。

伊朗核政策:

伊朗公开承诺决不发展核武器,但是坚决捍卫伊朗和平开发利用核能的权利。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危害:

违背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承诺,加剧了半岛和东北亚局势的紧张,刺激了美日安全合作特别是日本的军事大国倾向,甚至有可能刺激日本、南韩和台湾地区的核武进程,不但解决不了朝鲜的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的需要,反而使其安全环境恶化,违背了包括朝鲜人民在内的东北亚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答案要点】

美国对朝核政策:

坚持冷战思维,力图改变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劳动党政权,并且以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极力主张以全面制裁、军事威胁压迫朝鲜放弃核武政策,甚至主张通过改变政权来解决朝鲜的核武威胁,拒绝美朝双边谈判,拒绝承认朝鲜政权合法性,拒绝朝美关系正常化。但是,在东北亚多边格局的压力下,美国也开始表示在朝鲜首先弃核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朝鲜的安全关切和经济援助问题,可以帮朝鲜建轻水反应堆核电站,在朝鲜进行核试的挑战面前仍然主张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美国对伊核政策:

①决不允许伊朝发展和拥有核武器,为此反对伊朗开发利用任何核能技术,认为伊朗开发核能就是为了发展核武器。

②实现伊朗政权更替和不允许其拥有核开发能力是美对伊朗政策的核心目标。美国对伊采取了强硬为主,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决不放松对伊各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由原来的单边主义改为强调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注意通过外交途径和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乃至对伊朗给予某种程度的让步和“好处”。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自己在道义上的得分,其对伊根本政策是不会改变的。

(3)【答案要点】

伊朗核政策愈来愈强硬的原因:

①伊朗人民以至穆斯林世界,阿拉伯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民主张支持伊朗政府核政策,是直接原因。伊朗新总统内贾德兑现在竞选中的诺言,并以强硬立场对内凝聚人心,为其施政措施奠定民意基础,对外则可以为新一轮讨价还价提高筹码。

②2004年高油价时代到来,伊朗获得大量石油美元,迅速增加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是根本原因。

③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发展中国家却出现了对伊朗核政策表示理解同情和支持的不同声音,是重要原因。

④伊朗虽然重新启动铀转化,但并不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理、有利、有节,美国也找不到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的有力借口。

⑤新总统内贾德出身革命卫队,一贯坚持强硬立场。

欧美对伊核政策的异同:

由于欧美价值观基本相同,并且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在对伊朗的核政策方面,欧美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即都对伊朗的现政权不满并且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但在具体做法上,欧美又有不同之处,美国对伊核政策的基调是强硬,甚至要通过武力逼伊就范乃至推翻伊现政权,而欧洲国家则一直强调通过谈判对话和签订贸易协议等方式使伊朗放弃核技术研究,而且反对以暴力从外部改变伊朗现政权。

中国与朝鲜六方会谈:

①中国处理朝核危机的立场是:以国际法为准绳,不按意识形态划线;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为判断依据;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也反对美国打压朝鲜,无视朝鲜的国家安全要求;反对日本借口朝核危机加快发展军事大国步伐,不同意日美采取过激措施,使朝鲜政策更冒险、更强硬。

②中国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发挥了东道国的协调组织和斡旋作用:提出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总目标、方向和途径,并得到广泛认同;推动形成六方会谈框架,现已经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有人主张使“六方会谈”成为东北亚的常设安全机制,得到各方认可。

选做题Ⅱ:

【答案要点】

(1)一方面,文明是多样的,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有冲突,但是这种冲突的根源只能存在于文明产生的社会发展中,而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所以文明的冲突根源只能从社会发展中去找。另一方面,不同的文明也存在着统一性,所以不同文明之间不只有对抗和冲突,文明的发展是在求同存异中的发展。

(2)亨廷顿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以文明冲突论来解释国际恐怖主义现象,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也主张以上观点。对此我们要看到:国际反恐斗争中确实存在着文明冲突的因素,但是又不能片面归结为文明冲突。

①美国和西方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贫困问题是导致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所造成的地区冲突、地区动乱是恐怖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历史上传统的民族与宗教冲突和领土争端,也是恐怖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

②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与穆斯林国家关系的紧张,并不代表整个西方基督教文明与穆斯林文明的冲突,而且,绝大多数穆斯林国家的人民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这就说明文明冲突并不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③国际恐怖主义与美国的反恐斗争,或者美国与穆斯林国家关系的紧张,确实有某些文明冲突的因素,但是不能片面地归结为文明冲突。而且2001年以来,美国的反恐方式和借反恐之机搞单极霸权的种种反恐政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越反越恐”的重要原因。

更多资料请访问:



相关文章


 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三)
 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一)
 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二)
 肖秀荣07考研政治预测四套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