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三)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30 12:20:5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陈先奎政治考前模拟8套卷(三)

一、选择题Ⅰ: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お

1.“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2.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的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3.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该社会的()

A.生产力、上层建筑B.经济规律

C.生产关系、生产力D.经济基础

5.固定资本价值100万元,20年周转一次,流动资本价值25万元,每年周转3次,那么预付总资本每年周转()

A.1.53次B.3.05次C.0.64次D.2.15次

6.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A.c+mB.v+mC.c+vD.c+v+m

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的本质是()

A.通过G-G′形式从流通中产生B.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

8.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在()

A.1945年B.1955年C.1958年D.1965年

9.毛泽东提出:中国一切政党对于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要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文章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愚公移山》

C.《为人民服务》D.《论联合政府》

10.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

A.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

B.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马克思主义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11.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中,目的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B.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C.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14.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全面发展

B.实现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

C.以人为本

更多资料请访问:

D.可持续发展

15.2006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指标是()

A.7.5%B.7.3%

C.7.6%D.7.8%

16.印度总理辛格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布什2006年3月2日在新德里宣布,印美两国已于当天签署了()

A.《军用核能合作协议》B.《民用核能合作协议》

C.《美印共同声明》D.《美印战略合作宣言》お

二、选择题Ⅱ: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お

17.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的统一,更重视“合和”和统一,其表现为()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礼之用,和为贵”D.“一分为二”

18.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了()

A.思想本身不是现实的力量

B.一定思想只有和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变成现实力量

C.思想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对社会存在起作用

D.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思想,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19.清代哲学家魏源提出“及之而后知”,他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疱丁之一啜”。这种观点在认识上是()

A.坚持了唯物论B.重视感觉经验的作用

C.重视实践的重大作用D.坚持辩证法

20.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致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说明()

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

C.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能认识和推断的D.归纳方法的局限性

2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有()

A.创立了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B.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

C.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

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22.固定资本精神损耗(无形损耗)的原因有()

A.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使用产生磨损B.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的出现

C.机器设备因自然力作用形成损耗D.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降低

2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三者的关系是()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市场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各部门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相同

D.社会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长期共存、竞争发展

25.毛泽东思想萌芽产生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壮大并且在五四运动中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26.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两大标志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C.《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D.《〈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党的建设的思想

27.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主要特点有()

A.人权的社会历史性

B.人权的具体相对性

C.人权的阶级性

更多资料请访问:

D.人权的普遍性

28.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A.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C.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9.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主要内容有()

A.突出了生产力首要的基础地位

B.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突出了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

D.突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

3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五个统筹”,即()

A.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1.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制度方面的建设包括()

A.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B.健全法律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C.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D.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2.2006年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该决议的内容有()

A.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

B.决议要求朝鲜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

C.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应严格履行义务,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争取尽早恢复六方会谈

D.决议排除了授权使用武力的可能,未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将视朝鲜遵守决议情况调整、暂停或取消对朝制裁措施

33.2006年3月,胡锦涛访问非洲,提出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即()

A.政治上平等互信B.经济上合作共赢

C.文化上交流互鉴D.军事上密切合作お

三、分析题:34~38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お

34.

【材料1】

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圜与不圜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圜,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圜。是故圜与不圜,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圜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

——摘自《墨子》

【材料2】

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摘自《吕氏春秋》

【材料3】

毛泽东说:“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2页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

(2)人类认识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3)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35.

【材料1】

5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涨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调查结果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经济适用房和高档住房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8%和6.9%,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1和1.1个百分点;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5.7%,涨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摘自《新华月报》,2006年7月

【材料2】

人们还注意到,此次调控不是只针对市场中的经营、消费主体和房产交易过程,其调控主要对象是地方政府。专家认为,“国六条”逐条分析都可以说与地方政府有关联,强调地方政府要真正从“经济增长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明确宣布了政府对住房问题的介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从此有了建设推进的主体。

更多资料请访问:

在许多职工看来,以往房地产业那种只强调市场化,不强调政府的公共职能;只强调增长导向,不强调民生导向的发展模式,这次遭到了否定。

——摘自《工人日报》,2006年6月15日

【材料3】

今年年初,我国提出将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今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然而,今年上半年,能源消费速度超过GDP增速,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增加0.8个百分点。压力之下,近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14家中央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

——摘自《新华月报》,2006年10月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分析我国的房地产过热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2)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分析我国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3)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货币流通理论分析我国投资过热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解决房地产经济调控,改变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局面的措施。

(4)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投资过热问题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并试述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的区别。

36.

【材料1】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从这一方面说来,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表现出积极性,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又具有软弱性。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2】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又称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材料3】

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抗日战争中,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以汪精卫为代表,已经叛变,已经变成汉奸。所以,抗日的人民,也已经不得不把这些背叛民族利益的大资产阶级分子当作革命的对象之一。

【材料4】

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有人提出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请依此分析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请分析大革命时期我党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并依此剖析“天然领导权”的错误观点。

(3)抗日战争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王明提出过“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主张,请剖析这一错误观点,并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与主要经验。

37.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进步,更不等于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反而出现了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的严重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一方面,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另一方面,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所以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滞后也就是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以人为本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3)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布什以对华强硬姿态上台,“战略竞争对手”论构成其中国观的核心。尽管中美在反恐、朝核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布什重视盟国、偏袒台湾、疑虑中国的基调似乎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摘自人民网

【材料2】

保尔森提出的经济领域的“利益相关论”,在承认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前提下,“前所未有”地加强中美经济交流,以对话的形式解决两国经贸领域的问题。

【材料3】

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我们应该以宽广深邃的战略眼光、以互利共赢的时代思维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确保两国关系沿着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正确轨道稳定发展。胡锦涛就发展中美关系提出6点主张:

(1)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构筑长期稳定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2)把握机遇,开拓思路,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基础。

(3)恪守原则,履行承诺,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4)密切磋商,迎接挑战,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

(5)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

(6)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正确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分歧和差异。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中美关系的特点及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2)分析中美关系中的巨额贸易逆差。

(3)分析中、美、印大国关系。

(4)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问题。

选做题Ⅱ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如反倾销的滥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泛起,保障措施的滥用等),并趋于强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陈先奎政治考前模拟8套卷(三)答案

一、选择题Ⅰ:

1.C2.C3.B4.A5.C6.C7.B8.B9.D10.D11.B12.D13.A14.B15.A16.B

二、选择题Ⅱ:

17.ABC18.ABCD19.ABC20.ABD21.AC22.BD23.ABD24.ABC25.ABCD26.BC27.ABC28.ABCD

29.ABCD30.ABCD31.ABCD32.ABCD33.ABC

三、分析题:

34.(1)【答案要点】

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认识结构学说的研究成果,科学界定了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四,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

②坚持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观点,也就承认和说明了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③唯心主义把认识看作是纯精神的活动,否定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彻底的唯心主义也主张可知论,但由于它把思维和存在看作是一个东西,因而也就取消了人能否认识世界的问题。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或不能认识或不能完全认识,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成果持怀疑态度。其错误在于贬损人的理性,在认识与客观世界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了地盘。

还要防止主客体关系中的单向度观点,完全忽略客体地位与制约作用,或过于强调客体制约作用否认主体性都是错误的。

(2)【答案要点】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②首先,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不是消极的自发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基础;要遵循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其次,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错误的思想武器,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

③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会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作用的唯理论;另一种是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作用的经验论。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3)【答案要点】

①真理和价值的区别表现在: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和相对性(具体历史性)。同时,真理和价值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引导。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两者是相互结合的。探索真理包含着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价值中包含真理,价值实现离不开真理的运用。

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坚持尊重规律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③离开真理原则讲价值原则会堕落为实用主义和主观真理论,离开价值原则片面强调真理原则也会犯绝对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35.(1)【答案要点】ア僖磺行翁的地租都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土地所有权本身在生产过程中不执行任何职能,对地租的占有只是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其中级差地租是指和土地优劣程度相联系的、数量有等级差别的地租,它实质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由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的产生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级差地租的产生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不同。绝对地租是指因土地私有权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它由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绝对地租的产生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的产生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②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土地出让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是,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低,地租收入即土地增值分配严重不合理。这是农民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也是造成耕地占用多的重要因素。农户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土地经营权是农民的基本权益。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应当是农民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的过程。因此必须做到:

第一,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公开招标拍卖,防止权钱交易、人为压低土地出让金水平、公开剥夺农民。

第二,依据土地市场价格,调整土地收入分配结构,给被征地农民以公平、合理的补偿,纠正给农民补偿低的现象。

③要改变土地出让金一次性支付的制度,探索被征地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办法。

(2)【答案要点】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四个环节:生产(直接的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的性质、对象、水平和规模决定着消费的性质、对象、水平、结构和规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它们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②一方面,我国国内消费不足,长期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粗放型增长迟迟得不到改变,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国民储蓄率较高,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我国市场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贸易冲突不断,这就决定了我们需要也有条件主要依靠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③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既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以合理的规模和速度增长,更要注重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要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国外需求。要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措施是:

第一,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低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消费,特别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

第二,打击假冒伪劣,整顿消费秩序,营造消费环境;

第三,健全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激活消费需求。

(3)【答案要点】

货币流通规律指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流通中的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与我国总的货币供给量相关:货币供给增加引起开发商大量投资;居民也在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情况下,从需求方面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

解决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措施:

①货币政策适当从紧,减少货币供应量.

②稳定适合广大居民需要的房地产价格.

③以人为本,建立适合广大老百姓需要的小户型和价格相对较低的房地产。

房地产经济调控,改变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局面的措施:

①严格控制“地根”,控制房地产经济的土地开发规模和数量。

②控制“银根”,限制对房地产投资商的贷款规模,防止房地产投资者转嫁炒房危机。

③严格防止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控制房地产市场。

④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使市场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起基础配置作用,逐渐形成土地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防止房地产价格被权力寻租。

⑤完善土地分配收入制度,使被征地农民和城市拆迁户得到土地补偿。

⑥整顿房地产信息秩序,打击虚假信息和恶意抄作现象等。

(4)【答案要点】

①当前我国投资过热的原因:

第一,宏观调控乏力,政策执行不到位.

第二,中央与地方关系没有理顺,地方政府通过批租土地,发展房地产经济追求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政绩.

第三,政策上过分强调吸引外资,成为投资过热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地租收入分配不合理,地租收入主要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第五,房地产价格调控不到位,房地产企业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恶意炒作与做虚假广告等哄抬房价,赚取超额利润。

②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主要措施:

第一,增强政府执行力,确保宏观调控政策到位;

第二,理顺中央和地方利益关系,中央该管的管,不该管的要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

第三,调控地租收入分配和使用政策,遏制地方政府的土地批租冲动;

第四,加强房地产价格管理和市场监管,维护购房者利益;

第五,最根本的是促进地方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政绩观,不再盲目追求投资和数量扩张,要实现从数量型经济向又快又好,科学发展的质量型经济的转变。

③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的区别:

第一,国家政权性质不同。

第二,宏观调控的目的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资本主义国家是私人与垄断相结合为基础,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

第三,宏观调控的手段不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力度更大,宏观调控措施更完善,范围更广。

36.(1)【答案要点】

所谓“两头小、中间大”,是指在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中,由于近代大工业的落后,作为革命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在社会总人口中是少数,同时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也是少数,以农民为主体的、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中间力量却人口众多。

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人数有限,为战胜敌人领导革命胜利,决定了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以农民为主力军的广泛的革命力量;中国革命的敌人势力强大,决定了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这也要求建立统一战线,在长期的斗争中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取得革命成功;和无产阶级一样,中国的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其他中间力量都不同程度地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而且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内部有矛盾,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利用这些矛盾争取暂时的同盟者。

(2)【答案要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有无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毛泽东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是:

①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这是民主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领导权问题不仅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发展前途;

③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通过本阶级的政党来实现的;

④必须树立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思想。

“天然领导权”的思想虽然在理论上明确了无产阶级领导权,但在大革命时期国共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国民党右派拼命争夺、控制领导权,并且采取各种手段排挤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按照国民党右派的意志指导国民革命的情况下,主张“天然领导权”,放弃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在实践上同样丧失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国民革命的领导。

(3)【答案要点】

王明的这种主张是错误的,是右倾投降主义的一种表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没有成文的共同纲领,又没有共同的组织形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大特点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政策的巨大压力下,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空前上升,严重威胁到英美以及中国国内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从而使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留在抗战阵营内部,但是,英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又执行反共、限共、溶共政策,害怕和反对共产党在抗战中发展壮大人民民主力量,随时企图削弱和消灭共产党。因此,“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口号,只能把共产党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必然导致共产党和抗日民主力量的大失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①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和空前复杂的阶级矛盾;

②国共两党各有政权、军队的合作;

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④双方都有合作与分裂的经验教训;

⑤处于有利而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②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③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④革命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37.

(1)【答案要点】

一方面,以人为本是指导思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为重点,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和行动纲领和集中体现落实。

(2)【答案要点】

①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人,人是发展的目的,是衡量一切发展的根本标准。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一切发展都要依靠人,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显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价值论的高度回答了“发展为谁”、“发展靠谁”以及“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价值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③目的决定方法。以人为本确立了发展的价值目标,也就从根本上规定了“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的方法论。

(3)【答案要点】

①以人为本所指的人是“类”与“个体”的统一,是个体的人与社会整体的人的统一,同时存在着社会分层的人。所以以人为本强调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能把以人为本曲解为某一社会利益群体的人,以致人为地扩大贫富差距,加剧两极分化。

②以人为本,不只是指以人民的利益为本,而首先应该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普遍的、平等的权利。权利公平居首位,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关键。

③以人为本,不只是指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本。

④以人为本与古代民本政治本质不同。古代社会的制度和体制在根本上是“君为民本”,君民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因而所谓“民为邦本”只是君主安邦治国、维护政治统治的手段,只是统治者的“治国之道”而已。而我党主张“以人为本”是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

⑤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世俗人本主义,与“神性”、“神权”相对立,反封建反神权,在神性面前高扬“人性”,弘扬个性,把人作为最高目的,但本质上主张的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最终成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哲学上从理性出发,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是唯心史观。

⑥总之,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为目的,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强调人的实践或实践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造者,又是享有者。

第一,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目的和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所以我们应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我们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⑦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要把人们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以人为本”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相对立,明确肯定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人是“目的”,“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

⑧以人为本的科学政绩,主要是能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为人民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

38.

选做题Ⅰ:

(1)【答案要点】

①中美关系的特点:

第一,8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的主要基础是经贸合作,两国关系以经贸合作为基础在曲折中发展;“9•.11”以后,中美两国的合作增加了国际反恐的政治合作基础,中美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

第二,进入21世纪从小布什当政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从战略竞争对手到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演变,美国政府开始承认中国是负责任的建设性的世界大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全球体系的利益相关者,承认中美关系是建设性合作关系,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世界大国关系。

②中美关系的台湾问题:

第一,中国政府对于美国对台政策的主张:一方面,中国政府要求美国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遵守美国“一个中国的承诺”,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遵守承诺,逐渐减少向台湾出售武器。最终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另一方面,要求美国政府遵守承诺和中国政府联手遏制“台独”,“台独”就是战争。

第二,美国对台政策的两面派特点:一方面,一再声称遵守“一个中国”的承诺;另一方面,又炮制与台湾关系法,一再增加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数量和规模,实际上是纵容“台独”势力的气焰。

第三,实质:就是要维持台海两岸不战不统不和不独的局面,长期把台湾问题作为遏制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筹码。

(2)【答案要点】

①在中美贸易中,造成美方逆差的原因主要是贸易结构、贸易转移、统计方式不同和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问题。

②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巨额增长是因为:

第一,美国对日本、韩国、东南亚的贸易逆差转移到了中国,这是国际产业分工调整的结果;

第二,很多通过在华投资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生产并且内销,不断提高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而这些不能够直接在贸易统计中得到体现,实际上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统计失去了实际意义。

③中国一直非常重视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以最大的诚意作出了许多努力。但光靠中国的诚意还不够,关键是美国自己的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如果美国政府放宽对华出口的管制,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对华出口,推进中美贸易上一个台阶。

(3)【答案要点】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西方民主国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还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东方大国,是两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美、印三大国关系将直接影响21世纪的亚洲以至世界格局。

②印度和中国都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经济强劲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的势头,使美国这个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感受到了挑战,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和印度、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趋势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战略利益冲突。但是,美国与印度之间具有民主、自由、制度方面的一致性,所以美国希望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主要采取联印制华的策略,以印美合作提升和助推印度的世界大国地位,制约或平衡中国的上升,并且以印度模式削弱中国模式的影响,确保西方民主自由模式的世界影响力,同时又力图在美印合作的战略框架内制约印度崛起及其对美国的冲击和挑战。

③印度一方面希望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推动美印关系发展,从美国得到更多“资金和技术”,在美国的助推下加快印度发展和提高印度的世界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失去与中国合作互利的发展机遇,不愿意因中印关系恶化而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所以力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争取利益最大化。

④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主张同时与美印发展新型大国外交,强调中、美、印发展关系却不应该针对第三方。

(4)【答案要点】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客观上要求对国家主权进行必要调整和让步。

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仍然是主要的国际政治经济行为体,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盛行的条件下,国家主权不但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捍卫本国利益的有力武器。

选做题Ⅱ:

【答案要点】

①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具体形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根本内容。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辩证的否定过程。每一次辩证否定,不仅把事物推向更高阶段,而且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由于矛盾双方经过两次否定造成的,同时,也是由于事物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消长的不平衡性,以及矛盾斗争所处的条件变化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是因为:

第一,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跨国公司、跨国银行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组织上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微观基础。

第三,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四,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第五,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有利于实现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赢。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不是一帆风顺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它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意志和愿望,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化、美国化的特点。因此,极大地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压力,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同时还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还有许多的问题和隐患亟待处理。这就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④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因此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曲折性,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认清历史发展趋势,正确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而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以利于发展本国的经济。

更多资料请访问:



相关文章


 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五)
 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四)
 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三)
 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一)
 陈先奎预测:200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二)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