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考试练习题-第二章政治经济学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5:08 10:08:4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典型例题精解

【例题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来源:www.examda.com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无关 D.有时正比,有时反比
【答案】A
【解析】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看,部门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反之越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选A。

【例题2】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 )。
A.物质资料 B.物质产品
C.消费资料 D.生产资料
【答案】D
【解析】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产品的过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是物的因素,其中,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造劳动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物质条件;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故选D。

【例题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来源:www.examda.com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答案】C
【解析】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故选C。

【例题4】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B
【解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故选B。

【例题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来源:www.examda.com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答案】A
【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因为在影响和制约商品经济的诸经济规律中,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全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故选A。

历年真题剖析

1.(2005年A省公开选拔公安厅副厅长笔试试卷,单选第6题)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借助于生产者的( )
A.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来源:www.examda.com
C.抽象劳动而增殖
D.具体劳动而增殖
【答案】B
【解析】资本家为了生产,而把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购买劳动力。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变化,这便是通常所说的不变资本,故选B。

2.(2005年A省公开选拔公安厅副厅长笔试试卷,单选第5题)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
B.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来源:www.examda.com
C.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D.移动电话本身的各种功能
【答案】C
【解析】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而使用价值是物品对人的效用或有用性,也就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本题中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也便是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故选c。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经济基础 B.社会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物质资料生产

2.资本流通的总公式是( )。
A.W—G—W B.G—W—G’
C.W—W—G D.G—W—G

3.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
A.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值 D.价格

4.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 )。
A.是一种量的转化
B.既是一种质上的转化,也是一种量上的转化来源:www.examda.com
C.是一种质上的转化,而不是一种量上的转化
D.既不是质上的转化,也不是量上的转化

5.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供求机制 D.竞争机制

6.跨国公司是( )。
A.国际经济友好合作的组织
B.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组织
c.当前发达国家国际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
D.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国际性垄断企业

7.银行利润的来源是( )。
A.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
B.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源:www.examda.com
c.银行资本带来的收入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8.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剩余劳动 D.资本积累

9.下列选项中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 )。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产品交换经济

10.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A.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
B.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来源:www.examda.com
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 )。
A.商品有充分的销路
B.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有一定的货币积累

1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广大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3.一种商品价值通过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是( )。
A.一般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简单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14.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人状况的是( )。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名义工资 D.年货币收入

15.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A.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抑制自由竞争

16.社会财富是由( )构成的。
A.货币 B.价值
c.资本 D.各种使用价值

17.社会总资本运动( )。
A.必须包含一般商品流通
B.不包含一般商品流通
C.可以包含也可以不包含一般商品流通
D.形式上包含一般商品流通,实质上并不包含

18.股份公司本质上是( )。
A.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
B.资本民主化的形式
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 来源:www.examda.com
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

19.下列选项中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经济范畴是( )。
A.剩余价值量 B.平均利润率
C.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

20.资本周转的时间包括( )。
A.生产时问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D.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2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理论
B.商品经济理论
C.阶级斗争理论 来源:www.examda.com
D.劳动二重性理论

22.G—W…P…W’一G’是( )。
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生产资本循环公式

23.劳动力价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受历史和道德因素影响
C.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D.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24.通货膨胀是指( )。
A.商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
B.商品供过于求,发行大量货币来源:www.examda.com
C.纸币发行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D.货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25.相等重量的黄金和生铁,黄金的价值大于生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黄金的使用价值比生铁的使用价值大
B.黄金可以充当货币而生铁不能
C.黄金的体积小于生铁
D.生产黄金的劳动耗费比生产生铁的劳动耗费大

26.人和经济规律的关系是( )。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B.人们可以改造经济规律来源:www.examda.com
c.人们可以消灭经济规律
D.人们可以使经济规律的作用服从自己的意志

27.“一只绵羊=两把石斧”是( )。
A.货币形式 B.简单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扩大的价值形式

2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 )。
A.由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的多少决定的
B.由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C.由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D.由劳动力的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的

29.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
A.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资本额逐渐增大
C.扩大再生产
D.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再去剥削工人创造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30.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本补偿的特点是( )。
A.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一次进行来源:www.examda.com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逐年进行
C.价值补偿一次进行,实物补偿逐年进行
D.实物补偿一次进行,价值补偿逐年进行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 )。
A.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B.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来源:www.examda.com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物质资料的生产( )。
A.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C.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
D.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3.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来源:www.examda.com
C.商品资本 D.可变资本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A.个别劳动 B.具体劳动
C.社会劳动 D.抽象劳动

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I(v m)=ll c
B.I(c v m)=I c li e
C.Ⅱ(c v m)=I(v m) 11(v m)
D.I(c v m)=I(c Ac) 1I(c Ac)

6.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 )。
A.资本的周转速度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来源:www.examda.com
c.商品生产价格的大小
D.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 )。
A.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趋同的现象之一
C.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D.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8.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在分配制度上的差别是( )。
A.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B.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
C.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
D.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D.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变化

10.决定国民收入量及其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
A.生产资料的消耗 来源:www.examda.com
B.社会劳动生产率
C.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
D.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11.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与商品价格成正比
c.与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
D.与同一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2.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这主要指( )。
A.生产的社会化 B.管理的社会化
c.资本的社会化 D.政治的社会化

13.借贷资本( )。
A.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B.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C.其形成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关
D.其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

1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流通时间的长短来源:www.examda.com
C.生产时间的长短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15.资本主义商业的生产性流通费用包括( )。
A.包装费用 B.保管费用
C.运输费用 D.广告费用

16.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物质条件是( )。
A.追加生产资料
B.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
C.追加原材料
D.追加劳动资料

17.相对过剩人口的主要形式有( )。
A.停滞的过剩人口 B.临时的过剩人口来源:www.examda.com
C.流动的过剩人口 D.潜在的过剩人口

1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 )。
A.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两者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c.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
D.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19.货币所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20.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依靠( )。
A.提高商品价格 B.延长工作日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降低劳动力价值

21.要实现资本积累,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 )。
A.扩大资本家个人消费 来源:www.examda.com
B.提高和改善工人的生活水平
c.购买追加生产资料
D.购买追加劳动力

2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 )。
A.一个矛盾统一体
B.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c.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实体,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2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 )。
A.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相等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来源:www.examda.com
c.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和内容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4.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共同点是( )。
A.二者都是一种价值运动形式
B.二者都是为了社会需要
c.二者都是以货币为媒介
D.二者都是由买和卖两个阶段构成

25.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是指( )。
A.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磨损
B.生产设备由于使用而造成的磨损
c.因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原设备贬值造成的磨损
D.因新机器设备出现从而使原设备贬值造成的磨损

三、判断题

1.商品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 ( )
2.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是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 )
3.在简单商品生产中有一系列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本矛盾。( )
4.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商品的买卖脱节,商品积压。 ( ’)
5.生产关系能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 )
6.货币成为资本的条件是资本家实行等价交换。 ( )
7.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
8.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 )
9.各国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意味着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 ( )
10.原料属于劳动对象。 ( )
11.社会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 )
12.资本的本质是物。 ( )来源:www.examda.com
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劳动过程。 ( )
14.社会化再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简单再生产。 ( )
15.资本的周转次数与周转时间成正比。 ( )
16.剩余价值规律尖锐地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对抗性规律,它的一面是资本家财富的
积累,另一面则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 )
17.生产成本形成以后,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所耗费资本的增加额。 ( )
18.土地没有价值,但可以有价格,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 )
19.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 )
20.平均利润率总是趋于上升的趋势。 (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
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
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的价值是什么?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
5.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6.资本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7.什么叫简单再生产?什么叫扩大再生产?
8.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

五、论述题

1.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3.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各是什么?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其表现形式在当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来源:www.examda.com

1.B 2.B 3.C 4.B 5.A
6.D 7.D 8.D 9.C 10.C
11.C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D 19.D 20.B
21.D 22.A 23.B 24.D 25.D
26.A 27.B 28.C 29.D 30.B

二、多项选择题来源:www.examda.com

1.ABCD 2.ABCD 3.ABC 4.BD 5.ABC
6.ABD 7.ACD 8.AB 9.AC 10.ABC
11.ABCD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C
16.AB 17.ACD 18.ABCD 19.AC 20.CD
21.CD 22.ABCD 23.BCD 24.AD 25.CD

三、判断题

1.×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
2.√ 3.√
4.×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源:www.examda.com
5.√
6.× 货币成为资本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7.√
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
9.√ 10.√ 11.√
12.×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13.×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劳动。
14.√
15.× 资本的周转次数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16.√ 17.√ 18.√ 19.√
20.× 平均利润率也具有下降的趋势。


四、简答题

1.答: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或经济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答:(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称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①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它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各种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中都具有一种同质的东西——价值。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又是抽象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
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别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答: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②劳动者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为了谋生,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一样,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创造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劳动者养活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4.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因为在影响和制约商品经济的诸经济规律中,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全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来源:www.examda.com
5.答: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之相对应,工人的劳动也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必要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答:(1)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这些物品不是任何时候都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表现为一种运动,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2)资本家用于进行生产的资本分为两部分,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c和v表示。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发生价值转移,不发生价值增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发生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7.答:(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再生产出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重复进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来源:www.examda.com
8.答: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竞争的结果。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也就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分得的那一份剩余价值,就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平均利润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真正来源完全看不到了,从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更加被掩盖了。

五、论述题

1.答:现实的产业资本循环是要求连续不断进行的。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只处在一种职能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二是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产业资本只有并列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同时又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上,才能使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
来源:www.examda.com
2.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体现在:①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周转速度快,意味着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快,因而一定量的可变资本一年之内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②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3.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①价值补偿,即社会总产品如何全部销售出去,使之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②物质补偿,即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总产品价值,又如何通过购买取得所需的商品。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之所以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因为:①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的基础;②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的关键。

4.答: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是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经营垄断。
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的源泉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5.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形式之间的矛盾,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生产上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不断展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已在相当程度上不同于其早期状态。


相关文章


西部大开发练习题
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知识竞赛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知识问答
2007年1月1日-2月15日时事政治资料
公开选拔考试练习题-第二章政治经济学
公开选拔考试练习题-第一章哲学
2006年时事政治练习二及答案
公开选拔考试第二十八章公文处理练习题
公开选拔考试第二十八章公文写作练习题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