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心得:提高公务效率四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2:22:4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8.顺心转意

领导在非原则问韪决策不当,做为下属,提三次意见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在原则问题上决策不当,指出三次无效后,就要考虑改变方法,顺其心而转其意。百决不能硬来,引起领导反感,批评意见就更听不进去了。

①在重述中“去弊存利”。以没有完全领会领导意图为由,请求领导允许自己把理解的意思重述一遍,在重述中沿着正确的方向说,说完后,领导认可了,说明领导已改变了主意,那么就可以按理解的意思执行。这样就达到了改变领导主意的目的。实际工作中,领导人因事务繁忙,对某个具体事情不可能考虑的很细致、很周到,所做决定中有对的成份,也有错的成份。当下属要求重述或正在重述时,领导时会专心考虑这件事情,权衡利弊得失,当下属讲述对的方面时,领导经过考虑,一般会接受正确的表述。这样,不仅顾及了领导的面子,也可以纠正领导决策中的不当部分。

②在“但是”后面陈述。如果一开始就对领导讲,我不同意你的意见,这样,话可能就说不下去了。可以采取“先褒后贬”之法,先说:“我同意这样办”,或“意见的指示我坚决执行”,先肯定正确的方面,使自己有陈述意见的机会,然后再说:但是,我还有点补充意见。或者说:但是,我还有些不理解的地方。接着讲述决生贩失误之处,剖析这些失误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如何纠正这些失误的办法。这样讲,有可能使领导接受意见。因为下属的意见只是领导意见的补充,领导一般是可以接受的。

③劝说时有意“借题发挥”。使领导看到错误的严重性,自己收回成命。有的领导你单说他做出的决定错了,是很难接受的。不妨变个法子,说;我完全同意你的决定,我感到还不够。接下去就错误的方面尽量发挥一番,把错误的方面推到顶峰,使领导自己领悟到这样做下去可能造成的恶果。这样,一般的领导就会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改变主意。这方面古代有个很典型的例子:楚庄王非常爱马,马死了之后他要按宫廷官员的葬礼办,谁说也不听,甚至还下令,谁再说这事,一律处死。有个优孟的人,听到这事,到王宫大套,说按宫廷官员的葬礼太轻薄了,有失楚国体面,应该按国王的葬礼办,接着又出了许多主意,什么用玉石作棺,让各国使节送葬,什么修一座富丽堂皇的祠堂,立上牌位,长年用整牛整马供奉,追封谥号等等,这些话都说到庄王心里去了,在把葬马的事发挥到顶峰后,优孟话锋一转,点出了恶果: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楚国把马看得很重,把人看得很轻。“重马不重人”的事,楚庄王是不会干的,于是他猛醒过来,征求优孟的意见说:“我该怎么办呢/”优孟说;“很简单,象对待其它牲畜一样,把肉煮得熟熟的,让大家饱吃一顿。”楚庄王接受了优孟的意见,不再提葬马的事了。优孟如果一开始就对楚庄王说,你重马不重人,话说不下去,头就可能落地了。当然,象楚庄王这样的人现在是没有了,但固执错见的领导还是有的,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想一想“优孟之术”还是有好处的。

9.以事喻理

当领导决策不当许多人已劝说无效时,做为下属,不妨用以事喻理的方法再试劝一次。

古代有这么一个例子:春秋时,晋灵公造九层之台,花费无数钱财,浪费大量人力。有人劝他不要再修了,他不但不听,还说:“谁要再劝我停工,一律处死。”有个叫荀息的大夫求见晋灵公。灵公弯弓搭箭召见,只要荀息有半句规劝的话,就会被一箭射死。荀息说:“臣能将12个棋子堆起来,上面再加9个鸡蛋。”灵公一听,不是劝他停工,就让荀息堆堆看。荀息谨慎地把棋子一个个叠起来,然后又把一个个鸡蛋加了上去,周围的人连气也不敢出,灵公也惊呆了,叫道:“这太危险了。”荀息说:“这不算啥,还有比这更危险的!”灵公说:“愿意听一听。”荀息说:“九层之台,造了三年,尚未完工,致使男的耽误耕地,女的耽误织布,国库也快空了,邻国正计划乘机侵略,这样下去,国家总有一天要灭亡,那时大王还有什么办法呢?”灵公听了,立即下令停建九层之台。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运用以事喻理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先谈似是无关却有关的事,取得说话的机会。“先敲边锣‘,再槌重鼓”,如果开口就讲,你这件事做的不对,话就说不下去了。

二是所说的具体事物和要规劝的道理环环相扣,恰到贴切,自然“喻”出,千万不能牵强附会,弄巧成拙。

三是将理“喻”出之后,要“乘胜追击”,用简洁的语言点出要害,促其猛醒。如果吞吞吐吐隔靴骚痒就可能失去机会,达不到规劝的目的。

以事喻理基本上是采用比喻的办法,或以物比人,或以小比大,或以古比今,或远比近,或以已比人,关键在于所选之事,真正能“喻”出理来。这方面,古今中外,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只要仔细琢磨,是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选用恰当的事例,喻出说服人的道理,达到进言的目的。

10.茅焦开塞

《东周列国志》上有这么一个故事:秦王政平了假父之乱后,当年四月,天大寒,降霜雪,百姓多冻死,民间纷纷扬扬说是秦王子不认母所致,大夫陈忠进谏秦王,请求把太后从雍城迎归咸阳,以尽孝道,秦王大怒,将陈忠杀之,陈尸于皇宫门前楼下,贴了一张榜文说,“有以太后事来谏者,视此!”相继谏者有二十七人被杀,尸积成堆。齐国沧州人茅焦,在咸阳旅游,听到此事后决定去劝说秦王,第二天来到皇宫门前楼下伏尸大哭,声言上谏大王,秦王政得知茅焦仍是为太后事而来,并准备做28宿,怒不可遏,让手下人烧上一大锅开水,准备煮茅焦,当此之下,茅焦若有半句话不慎,就会被扔到开水锅里。茅焦慢慢腾腾走到台阶前跑下,说要给秦王讲讲生死存亡之计,看大王愿不愿意听,秦王表示可以讲,茅焦说了一番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后讲,我看危险哩!秦王听此,气消了不少,说:“你指的是什么事,我愿听听。”茅焦接着说:“今天下所以尊秦,并非独看你秦国强盛,也看大王为天下之雄主,手下人才济济。今天你车裂假父,有不仁之心;囊扑两弟,有不友之名;迁母于外宫,有不孝之行;诛戳谏士,有纣之治。你想统一天下,却做这等事情,怎能让天一睥人服你。历史上这种教训已经很多了。我知道自己必死,但死后,不会有第二十九个人来劝你,到那时,大家看你这样霸道,必然离心离德,秦国的江山必然败到你手中。我要讲的完了,请让我下锅吧。”茅焦站起角衣往大锅处走,秦王急忙下殿,扶起茅焦,挥着右手让左右人员赶快把开水锅撤了。茅焦说:“大王已张榜拒谏,不烹臣,无以立信。”秦王又让左右收起榜文,命内侍与茅焦穿衣、让坐,感谢茅焦说:“以前劝我的人,总是数落我的罪过,没有人讲国家存亡大计,上天让先生开我茅塞,我怎么能不听呢。”茅焦再拜之后说:“大王既然听我的话,请赶快备车往迎太后,楼下死尸,都是忠臣,好生安葬。”秦王一一都照办了。并且拜茅焦为老师,封为上卿。



相关文章


技巧心得:提高公务效率三
技巧心得:提高公务效率四
技巧心得:提高公务效率五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