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7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3:14:5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14课 我的叔叔于勒

Ⅰ、课前预习
一、生字
拮 jié 拮据,缺少钱。
栈 zhàn 1.养牲畜的竹木栅栏:马栈。2.栈道。本文用此义。3.栈房:货栈。
煞 shà 极,很:煞费苦心,煞白。
撬 qiào 把棍棒或刀、锥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撬石头。
牡 mǔ 雄性的:牡牛。
蛎 lì 牡蛎:软体动物,肉柔软,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也叫蚝。
褴 lán 褛(lǔ):指衣服破烂。
二、成语和习语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例:最近几年,老华侨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郑重其事: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例:这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管干什么工作都郑重其事的对待。
莫名其妙:没有谁能说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奇怪,使人不明白。例:你这是说哪里话,真叫人莫名其妙。
三、理解课文
(一)时代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在金钱侵蚀了人的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作者在这篇小说中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二)预习提示
阅读这篇小说,可以从巧妙的构思和曲折的情节入手,扣紧人物的言行神态去理解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再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为指导,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细读课文后思考: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2.按小说的结构特点指出文中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部分。3.找出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语句并思考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Ⅱ.课堂讲解
一、课文导读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长篇有《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我的叔叔于勒》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
(一)重点难点与疑点
1.这篇小说构思巧妙,主题深刻。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文中虽然很少直接描写于勒的命运,但无处不有于勒的影子: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然而他们却日夜盼望于勒回来,尽管于勒有着种种"劣迹"。发了财的于勒成了全家的希望,二姐还因为于勒的信,促成了婚事,因结婚旅游,一家人乘船去哲尔赛岛,于是在船上巧遇已经沦为穷水手的于勒。菲利普夫妇10多年来所向往的荣华富贵一下子成了泡影,希望变为失望,乃至咒骂、怨恨,躲之惟恐不及,整个故事在侧面描写的基础上展开,情节曲折,沿着于勒贫富的变化,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小说这样巧妙的安排情节。有力地突出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完全着眼于金钱,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主题。
2.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是《我的叔叔于勒》的特点之一。例如:菲利普发现卖牡蛎的人像于勒,低声告诉夫人时,"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他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这表现虽然母亲听到了那个穷水手就是于勒的消息,但发财梦使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吞吞吐吐"地责怪丈夫"胡说八道"。当母亲亲眼去看了之后,她的表现是:"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表现她亲自看清楚那卖牡蛎的果真是于勒以后,也惊恐得哆嗦起来,但仍存一线希望,所以叫丈夫再去向船长打听。当最终证实那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看到丈夫"神色很狼狈",想起于勒以前占有过他们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而以后又给他们发财的"希望",现在这种希望竟成了泡影,于是旧怨新恨一齐发作,"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这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昨天她还在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她对于勒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不难看出,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他有没有钱。她那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特征,随着她的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的发展,至此毕露无遗了。又如,描写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理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里一系列行动描写,层次分明的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菲利普以贫富为相认亲弟弟的准则,性格特征同样是自私、冷酷、虚伪和唯利是图的。
(二)谋篇立意
本文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的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腐朽。
(三)层次结构
一(1一3)盼于勒
二(4-17)赶于勒(插叙),赞于勒
三(18一45)遇于勒
四(46-47)躲于勒
(四)写作特色
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构思巧妙,主题深刻。
二、阅读理解导引
(甲)有一天,大约是中秋节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算他的账。
(乙)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1.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甲、乙两段都采用了_________ 描写的手法,此外,乙段还兼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 描写的手法。
2.甲段中的两处细节描写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对乙段中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心里默默地责备于勒,认为这个叔叔不可原谅。
B.我虽然年青,但因受父母的影响,不愿与亲叔叔相认。
C.我对于勒充满同情心,但碍于父母关系,不敢上前相认。
D.我虽然知道这个水手就是自己的亲叔叔,但因他穷困潦倒,故不想相认。
4.从甲段丁举人打孔乙已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
5.乙段"母亲"对于勒的称呼除了用"那人"以外,还用了________、_________。这些称呼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某些人们道德的堕落,良心的泯灭,人与人的关系只剩下了________关系。
6.甲段中,若将"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改写成"先是打,……后来写服辩",是否合乎情理?为什么?这样改行吗?分别说明"行"或"不行"的理由。答: ________________。
点拔:本题选取两个刻画人物形象的语段来比较,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文后题目分别从人物描写方法、细节描写、文意辨析、人物性格等方面考查。
答案:1.语言 肖像 心理 2.①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②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弄他的账。3.C 4.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有两种命运:爬上去的就可以作威作福,爬不上去的,只得任人欺压、凌辱。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5.贼 讨饭的 金钱 6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严刑逼供,迫使认罪,也符合丁举人的性格。不能这样改,如果这样改,就不足以表现丁举人对已经认错的孔乙己仍然不放过的阴险、狠毒的性格。
→ Ⅲ.课后练习
A卷 教材跟踪练习题
1.阅读题 [Z,12,十二]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年中,"我"的父亲那"与日俱增"的"希望"是什么?照你看,在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上,父亲与母亲有无不同?答:________。
(3)"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我"心里默念的话,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力求清楚地交待于勒的身份。
B.表明"我"此时的复杂感情。
C.强调"父亲的弟弟",表明"我"对父母的困惑、不满。
D.强调"我的亲叔叔",表明"我"对叔叔遭遇的同情。
2.阅读题 【N,10,十】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媚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穷又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1)"狼狈不堪"一词在文中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 。(1分)
(2)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那番话的?它表现了母亲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母亲对于勒的态度前后急剧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2分)
(4)"我"在心里默念的话属______描写。它讲的是同一个人物,却重复三次,第三次还加上一个"亲"字,其中的深意何在?答:_________。(3分)
(5)选文通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描写,刻画了母亲_______的性格特点;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我"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4分)
B卷 综合应用创新练习题
1.中考题精选(贵州铜仁地区,2000年,14分)
(甲)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乙]我走在街上……一个衰老的乞丐把我叫住。
他向我伸出一支红肿的脏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祈求着周济。
我摸遍了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块手绢也没有。
我身上什么也没有带着。
可是乞丐等待着……他那只伸出的手微微晃动着,哆嗦着。
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便紧紧地握住这只颤抖着的脏手……"请勿见怪,老哥。我什么也没有带着,老哥。"
乞丐那对发炎的眼睛凝视着我。他那发青的嘴唇笑了--他也紧紧地握住我冰凉的手指。"没有关系,兄弟,"他讷讷地低语道,"为这也要谢谢你。这也是施舍呵,兄弟。"
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老哥的施舍。
(1)在[甲]文中,母亲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什么描写?这默念的三句话,表现了"我"什么心理?答: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这也是施舍呵,兄弟"一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老哥的施舍"一句中的"施舍"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
(4)(乙)文中"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有一个词意义与"施舍"相近,请找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文揭示的主题是_________
A.写出了人间的贫富悬殊,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B.写出了人间的黑暗,揭示了生活的悲哀。
C.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与理解,展示了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境界。
D.表现了富人对贫者的无限同情之心。
(7)[甲][乙]两文中的"我"都有相同的思想性格,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2.中考题精选(吉林省,2000年.35分)

相关文章


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8
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兴趣的特点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7
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学习兴趣与教学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心理的个别差异概述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