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_感染科疾病库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1 22:53:4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定义与病因】
森林脑炎又名为蜱传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森林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过去也称“苏联春夏脑炎”。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和瘫痪等为特征,脑脊液有异常变化,常有后遗症。森林脑炎的病原体是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的第4 亚群,为蜱传脑炎病毒复合群中的一种,外形为球形,直径为37~50nm,核心为单股正链rna,具对称的20面体的蛋白衣壳,对热和消毒剂敏感,60℃加热10分钟可以被灭活。浸泡在0.5%甲醛溶液中48小时可杀死病毒。本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毒在蜱、食昆虫动物及啮齿动物之间繁殖,森林中的松鼠、刺猬、缟纹鼠也是储存的宿主,传染源主要是鼠类,由感染的蜱叮咬而传染给人(即蜱为传播媒介)。本病的发生具有严格的地区性、季节性和职业性,多流行于春夏季,一般在5月份开始出现,6月份发病最多,7月份后明显减少,发病者多与森林接触有关,其中主要是来自非疫区的林业新工人。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7~14日,突然起病,发热多为38℃以上的稽留热,常持续5~10日,伴随畏光、恶心、呕吐、寒战,随后出现脑膜刺激征和脑炎表现,表现为惊厥、抽搐、共济失调、感觉过敏、感觉异常、意识改变及昏迷,可出现运动神经元非对称瘫痪,尤其是上肢、肩胛肌、面部及颈部的瘫痪更为常见。少数病人可有吞咽和发音困难、呼吸和循环衰竭等延髓麻痹的症状出现,常可导致死亡。本病病程约2~4周,多数人可恢复,但少数人留有松弛性瘫痪、癫及精神异常,可迁延数年。依据病情可分为四型。
(1)重型有高热、头痛、昏迷,迅速出现颈部、肢体肌肉瘫痪,或在短期内出现上行性麻痹者。
(2)普通型有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呈阳性、伴随有不同程度的颈部、肢体肌肉瘫痪,多在7~10日体温恢复正常。
(3)轻型发热体温在38~39℃,脑膜刺激征呈阳性,但脑实质损伤并不明显,起病约1 周后体温开始下降,无后遗症。
(4)顿挫型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体温在38℃左右,1~3日症状消退,恢复正常。
【诊断】
(1)询问接触史最近1个月内曾有在森林地区居住、劳动生活的经历。
(2)症状表现起病急骤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等。并先后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颈肌、肩部及上肢近端肌肉弛缓性瘫痪,表现为本病特有的头部下垂症状,多发生于病程的第2~5日。如症状好转,则于5~8日后体温逐渐下降,症状消失,恢复期较长,约1~2个月。瘫痪为常见的后遗症。
(3)血液化验血白细胞增至(10~20)×109个/ l,中性粒细胞可高达90%;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增高,蛋白略增,细胞数增至(50~200)×106个/ l,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正常。
(4)病毒分离取脑脊液,血液或脑组织做小白鼠脑内接种或以鸡胚或用vero细胞分离病毒。
【治疗】
(1)对症治疗为主
(2)血清疗法可用恢复期的病人血清,一日20~40ml肌内注射,全血加倍,疗程10~20日。亦可用在森林区居住较久的人群血清,用量加倍。
(3)有瘫痪后遗症者可用按摩、针刺、理疗等治疗。
【预防措施】
①积极灭蜱防蜱,在林区工作时将领口、袖口、裤脚口扎紧,或浸渍樟脑药物,防蜱叮咬。清整驻地,焚烧杂草,可用六六六灭蜱。
②捕灭野鼠。
③对初去林区工作的人员,应进行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注射,第1 次肌内注射2ml,7~10日后再肌内注射3ml,儿童酌减,以后每年加强1次。
④对已被蜱叮咬而未注射疫苗者,给予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10~15ml或恢复期血清30ml肌内注射,可提供3~4周的短期保护。

相关文章


皮肤疱疹_感染科疾病库
疱疹性湿疹_感染科疾病库
生殖器疱疹_感染科疾病库
流行性乙型脑炎_感染科疾病库
森林脑炎_感染科疾病库
巨细胞病毒感染_感染科疾病库
流行性出血热_感染科疾病库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_感染科疾病库
黄热病_感染科疾病库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