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_口腔科疾病库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1 23:13:0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患者为唯一的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染。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多见。临床以发热、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儿童易并发脑膜炎,成人易并发睾丸炎。本病属中医“痄腮”范畴。
【诊断】
1.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期有接触史,潜伏期8~30日。
2.症状
(1)前驱期:少数病人有短暂的前驱期,表现为发热、头疼、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腮肿期:腮腺肿大为其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伴有畏寒发热,头疼,全身乏力。
3.体征腮腺肿大,常为双侧腮腺肿大,有时亦可表现为单侧。肿大的部位以耳垂为中心,并向前后下蔓延,局部皮肤紧张、发热,多不红,有触痛。肿块质韧有弹性,边界不清,肿胀部位有胀痛与感觉过敏,张口与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
4.常见并发症多发于腮腺肿后1周左右,常见的有睾丸炎、脑膜炎,生殖器并发症男性多于女性,偶有并发胰腺炎、心肌炎、关节炎、肾炎者。
5.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约90%的病人在急性期增高。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发生于一侧腮腺肿大,局部皮肤发红、胀痛,压痛明显,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挤压腮腺时脓液自腮腺导管流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可能触及一个或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患者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咽峡炎、扁桃体炎、耳道疮结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治疗】
本病无特殊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对症处理及防止严重并发症。
1.西医治疗
(1)对症处理
①头痛及腮腺肿痛明显者可予去痛片,每次1 片,每日3次,口服。或阿司匹林,每次0.5g,每日3次,口服。
②高热者可予物理降温,或柴胡注射液4ml,,肌注。也可予安痛定2ml,,肌注。
(2)局部外敷治疗
①局部冷敷。
②青黛散醋调外涂,每日数次。
③碳酸钙浆外涂:先在石灰石上倒少量水,然后用硬器将水磨成浆,取浆涂于患处,每日数次。
(3)并发症的处理
①并发感染者酌情使用抗生素。
②睾丸炎,成人可试服乙烯雌酚,每次1mg,每日3次,有防止睾丸炎发生的作用,但确切效果有待验证。已发生睾丸炎者宜用丁字带抬高阴囊,并用普鲁卡因封闭精索,口服泼尼松。
③脑炎:可按乙脑处理,头痛甚者可予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点滴,以解除脑水肿,并加用糖皮质激素。
(4)抗病毒治疗:病毒唑,每次0.1g,每日3次,口服。或注射干扰素,可能有效,但价格昂贵。
2.中医治疗
(1)中成药
①抗病毒:可用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日3 次,口服。亦可用抗病毒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口服。
②清热解毒:用双黄连口服液,每次2支,每日3次。或连翘败毒丸,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
(2)中药汤剂
①风热型:恶寒发热并见,头痛,口干,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银花10g,连翘10g,丹皮10g,荆芥10g,薄荷6g(后下),生甘草10g,桔梗10g,黄芩10g。水煎服,日1剂。
②痰毒型:腮肿痛甚,高热,烦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10g,黄连10g,玄参15g,板蓝根30g,柴胡10g,连翘10g,夏枯草15g,陈皮5g,天花粉10g。水煎服,日1剂。

相关文章


涎石病_口腔科疾病库
涎瘘_口腔科疾病库
涎腺囊肿_口腔科疾病库
舌下腺囊肿_口腔科疾病库
流行性腮腺炎_口腔科疾病库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_口腔科疾病库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_口腔科疾病库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_口腔科疾病库
急性颌下腺炎_口腔科疾病库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