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挪威馆的“自然契约”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16:47:5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我们相信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雷斯‘自然契约’的概念,无论人们做什么,都要在最大程度上承担他对自然的责任。我们希望在规划设计中表达这个意思:发展城市也就是发展人和自然新的关系。”

挪威著名建筑设计师莱因哈德和海伦(Reinhar & Helen)的思路将被贯彻在上海世博会挪威馆的设计中。这座位于世博浦东园区C区的建筑在众多国家馆中尽管体量不大,却风格显著:15棵模型树构成的不同空间,展示了这个国家特有的海岸、森林、峡湾和群山景观,它们的原材料来自木头和竹子。



这座最终被命名为“15棵树”的场馆占地3000平方米,挪威计划为其投入2000万欧元,其中政府投资和企业赞助各占一半。挪威方面希望在世博会闭幕后,这“15棵树”能够在中国实现易地再利用,重新“种植”到需要它们的社区。本刊记者对挪威馆总设计师莱因哈德、海伦和中国设计师穆威进行了独家专访。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法国馆、德国馆,都挑选了很大的地块,挪威馆的用地在中间是很“节俭”的,而且我了解,你们打算世博会结束后,把挪威馆拆分后搬到上海的其他地方甚至中国的其他城市去?

海伦:这和我们事务所的方向有关,我们一直关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意味着,这次展览为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地区、国家和全球冲突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

事实上,我们曾经在挪威做过一个名为“地质公园”的项目。这是一个应用石油工业技术而建的互动的青年公园,我们利用了从一个石油平台上产生的石油残余和可重新使用的再生品做成了这个项目。它和这次世博会挪威馆“15棵树”的灵感有些类似,都是一个将自然资源、技术和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挪威馆设计最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可以拆分的建筑。我们知道,现代建筑通常都是整体结构,不易拆分,但我们把挪威馆设计成15棵可以独立形成结构的树,以便后续的回收利用。

三联生活周刊:“15棵树”的概念从何而来?它的后续利用本身就是这个建筑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吗?

莱因哈德:灵感来自一座挪威的森林,一个群落生境,在那里,不同的物种有共生的关系。设计的初衷是用一座“森林”的“15棵树”临时搭建一座挪威的“棚架”,使之成为一个可供学习、娱乐、收集和发现的“群落生境”。

15棵“大树”可以放平,然后打包,在其他地方重新“种植”搭建。在每一棵“树”的根部,专门提供健康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场所。馆里有供人休息和放松的景观,还有挪威餐厅,可以在里面品尝挪威海鲜。

我们希望它是一个自足的建筑,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屋顶有大量的太阳能板,提供建筑用的主要能耗。局部屋顶可以开启,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屋顶采用半透明材料,获得自然采光而非人工采光。屋顶有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可以把上海梅雨季节的大量雨水直接转化成饮用水和室内景观用水。

海伦:世博会本身是一个短时间内耗费巨大资源的展览。我想,如果我们真的要为它负责的话,那么,展馆之后的使用对我们来说意义更大。这是一个总体概念,是“自然契约”的一部分。

关于世博会闭会后展馆如何利用的想法,必须从第一天开始就存在于设计中。我们把再利用的这部分工作叫做Relocation。Relocation是我们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重要一环,我们不希望挪威馆像有些国家馆那样成为短命建筑,而希望这15棵“树”继续在城市里发挥各自的功能。

目前方案是将来无偿捐赠,新主人负责把“树”从世博会场地运输到新的地块,安装并负责未来的经营,我们会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现在还处于筹备阶段,我们在尝试联系一些友好城市、大学、企业,希望为每棵“树”找到主人。我们希望,将来每一棵“树”都能放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环境里,都能够比原来的情况更好。

三联生活周刊:我想听听穆威先生的感受。在中国搭一座挪威馆,你是这座建筑中挪威方和中方的“桥梁”。

穆威:从开始到提交方案,仅23天,但回忆起来真是漫长的过程。在我们团队的第一次讨论中,我先跟同事做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介绍,涵盖了传统文化、建筑文化、中国近代历史,以及顺延下来的当代文化。用我们老板的话说,这是帮大家“在中国着陆”。

毕竟建筑发生在中国,我们不希望简单呈现物质化的建筑,而希望从抽象的问题出发,寻找挪威和中国的结合点。我们注意到二者间的差异,挪威人强调生态环保,重视生活相对健康可持续,中国目前则是代价昂贵地高速发展。

当我的同事们了解到,在当代中国城市进程中,拆迁、推倒重建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在世博会场地上,就有200家工厂和5万居民被迁移时,他们觉得很震惊。更为震惊的是,世博会后,大量的国家场馆要拆除,这意味着价值上亿元的建筑仅只有半年的生命力。这样,自然而然,我们找到了挪威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中国的切入点。

三联生活周刊:具体说,“树”在建筑概念和具体材料上是怎么结合的?

穆威:《挪威的森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数不多的译著深入人心。提到挪威,很自然就想到挪威的森林,尽管是日本的小说、甲壳虫乐队的歌曲,但这也恰恰和挪威富饶的自然风貌相吻合。

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典型的材料,而在挪威的木构造技术里,有一种很先进的木胶合板技术,可以做成大尺度的建筑构件,而且保留木材本身固有的亲切质感。所以,综合考虑了文化切入点、建构上的材料和结构特性,树的概念渐渐形成。

作为中国建筑师,不同的设计理念也经常促成更深入的讨论。比如说到木建筑文化,可能中国人都十足地自豪,可是我发现,挪威的木建筑文化同样悠久。有趣的是,中国的木建筑文化更喜欢用自然的原木,把木材当做一种具象材料,比如圆柱让你联想到森林,是道家天人合一的体现。而挪威,则把木材当做抽象材料,砍伐后加工成矩形的梁、柱、板,犹如孩子手里的橡皮泥般自由加工。在设计中,我尝试串联这些想法,找到更多的文化关联,我们不希望挪威馆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炫耀,而是一次有文化体会的着陆。

我看过一些国家馆的落选方案,可能缺乏对于中国的深入理解,大多是简单的建筑造型。

三联生活周刊:在两国文化的嫁接上,两位总设计师是如何考虑的?

莱因哈德:挪威没有特别大的城市,和中国比,有完全不同的城市发展传统和历史。在挪威的不同地方都会有地方特色的形式,他们有对风景、气候和自然的敏感和知识,盖房子会把这些都考虑在里面,自然在人们的基本生活中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其实这本身是中国古老的建筑传统之一,中国园林就是最杰出的例子,但在现代建筑的发展里,它有些被人们遗忘了。

我们的设计中,挪威馆的4个展厅里一共阐释了4种挪威风景,每一个都在探索这种关系:在沿海景观的主题是健康的能源,森林景观则是可持续材料使用,在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观里表现水文化,还包括极地景观。我们希望参观者能够感受到美景带给他们的强烈气氛和感官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可以说这里的景观是自然和城市生活的一个结合体,是通过很多不同的知识一同搭建起来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哲学。这种结合在我们看来,是对未来城市可持续的理解的核心。我们也希望在我们的设计中能够反映出挪威的贡献。

海伦:在最初想法中,我们是想大量使用木料,在挪威,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可持续的建筑材料。但我们已逐渐认识到,在今天的中国,用木材做建筑是不寻常的,因此不容易获得认可。这样,怎么实现挪威馆的设计思路就构成了一个挑战。另外,如何将整体结构的建筑变成可拆分的?

我们意识到,挪威的木胶合板技术可能既是技术上的一个解决之道,也是将两国建筑文化相结合的解决之道。我们通过将挪威的胶合层木和中国竹子黏合在一起结合成一种新的激动人心的产品,我们叫它“黏竹”。这是一个有趣的知识交流,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个是否能被中国的参观者认可和接受的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这也是世博会的宗旨和愿望之一——国家之间进行文化和知识的交流。

穆威:挪威馆只是众多国家馆之一,我们并非想强调一种文化形态的重要,而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操作层面的启发:建筑是如何节能的?建筑是怎样因地制宜地成为城市积极要素的?建筑如何改善大家的生活,如何展示生活态度?

比如我们室内空间塑造了挪威的标志性地形地貌,海滩、峡湾、森林,我们希望参观者和建筑不只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很多可以坐卧的地形化景观,鼓励参观者可以脱掉鞋子,在里面自在地行走,感受建筑材料和里面的一些装置设计。我很喜欢挪威的一本书叫做《Brown Cheese》,里面用插画方式勾勒了挪威人的生活态度,比如他们喜欢赤脚,一旦见到明媚的天气,立刻就计划出行。

三联生活周刊:最后我们想了解一下挪威馆建筑工作的进展。

莱因哈德:筹备状态已经结束了,基本工作始于2009年5月,主要的树木结构8月开始搭建,基本建筑将于2009年底或2010年初完成。我们将使用当地承包商,但是木材的黏和生产是在挪威完成。

关于在中国的施工计划,我们的考虑是培训一些中国工人,挪威方面派技术顾问。计划采用一些当地的材料供应商,目前我们还没有考察,但基本在浙江、湖南等木竹资源丰富的地区。我们正在联系一些国内工程师,一起研发一种用竹子做成的胶合竹板,看能否在商务中心部分采用这样的材料作为承重结构,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环保材料,我们相信,胶合竹板在中国具有很大的潜力。未来在上海,在不同阶段会派不同的设计师来负责监督,合作设计。



相关文章


深圳大学被传为邪地 校长称当初已考虑风水
外媒:中国的下一个30年将要建世界最大城市群
郑州图书馆新馆初步设计获得批复
马丘比丘化身巧克力模型
世博会挪威馆的“自然契约”
“感性城市”的理性探索 访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设计师
上海世博会园区城市设计解读
台湾建筑师庄耀山分析两岸房地产发展
建筑设计师:活在建筑商和开发商的夹缝中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