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韵——第3集》解说词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0:32:5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三集 边塞诗人(上篇)

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
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
 在这批边塞诗人中,七言绝句写得既多又好的当数王昌龄。七绝在初唐时就开始成熟了,但表现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佳作还不多,王昌龄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使七绝这种诗体的概括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与李白同为写绝句成就最高的诗人,有人甚至说他超过李白。他名气很大,有 “ 诗家天子王江宁 ” 的美誉。所以叫王江宁,或是因为他是江宁人,或是因为他在江宁做过官。他的组诗《从军行》七首几乎全是精品,从各角度揭示前线将士的心理活动。比如第四首:
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 出手一句 “ 青海长云暗雪山 ” ,就把战争气氛渲染得十分饱满酣畅;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既揭示了环境的艰苦,又展现出战士们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
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
 这种万里远隔,思念妻子的哀愁,所以会那么无可奈何,就因为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一出战就可能再不会回到这 “ 烽火城西百尺楼 ” 来了。这是真正的带着血丝的相思!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固然英雄气概十足,但诗人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并没有一味沉浸在立功封侯的幻想中。

 他的《出塞》更是古今传诵的名篇,被誉为唐代绝句的压卷之作。
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 说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实际的含义不过是一轮明月照边关。然而,把明月照边关这种悲凉的意境推到秦汉时期,这一句就由写眼前的实景,一变而为饱含历史深度的虚景,虚实相生,从而使这句诗的内涵变得无比深厚。这也就是说,从秦汉时期以来,一代一代的人都一直在进行这样的万里长征,多少人就死在这边关上一去不复返。慨叹没有李广那样的龙城飞将来挡住胡马,不让度过阴山,既痛惜自己无用武之地,不能报效国家,立功边塞,又深切地同情边关将士长期征战,有家不能归的痛苦。【诗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该怎样来避免这种历史悲剧的重演。他只能幻想出现飞将军李广,用战争来制止战争,但同时他也深刻地意识到 “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塞下曲》)就算能用战争来制止战争,也是 “ 白骨乱蓬蒿 ” ,同样是个悲剧。这首诗读起来特别上口,每一个音跟前后的音搭配得都恰到好处,我们着重从音调的和谐来读上一遍就会知道:】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
 边关既有征夫,内地就有怨女。他的《闺怨》就是写妻子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的:
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相关文章


在辽宁一志愿大都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二本文史)
《唐之韵——第2集》解说词
高校在辽宁报考热度排行(一本文史类后30名)
《唐之韵——第3集》解说词
水远山长看不足——说欧阳炯的《南乡子》三首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