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短情长意境鲜明——说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0:33:1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词短情长意境鲜明——说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中唐时期,文人词的作者多由诗人兼差。其中以白居易( 772-846 )和刘禹锡( 772-842 )为最著名。他们都喜爱民歌,并擅于向民间作家学习。他们都仿民歌作词多首,如《竹枝》、《杨柳枝》和《浪淘沙》等。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虽自谓是依李德裕《谢秋娘》曲拍填词,但实际上也是学习民歌中得来。因为早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此调,只不过原名作《望江南》而已。
 此词每首才廿七字。即使在小令中,它的篇幅也算是很短的。但白居易这三首词却表现了极丰富和极深厚的情感,真可谓是词短情长。从内容方面说,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从结构方面说,这组词的写法几乎完全一致:即头两句为点题,中两句为对胜景、胜事的描绘,末尾以呼应开头作结。它很明显受到民歌的影响,既具有回环复沓的美,又富有清新活泼的情调。
 这组词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 838 )。当时白居易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住于洛阳。他少年时曾过江南,五十岁后又先后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江南的风光、名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写这组词的时候,已是晚年。他已厌倦于朝廷里的仕官生涯,因此对秀丽的江南怀有特殊的好感。
 这三首词的中间两句皆用对句渲染,描绘出一个个鲜明的意境。第一首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来绿如蓝 " ,勾勒出一幅无限美好的江南春景:曙光初照,江两岸繁花红艳似火;春风始拂;两岸间江水碧绿透蓝。旭日、红花、绿水,交织成色彩缤纷的画图;江原、江岸、江心,辉映成瑰丽多姿的世界。这一切都给读者以充满光明、生机和活力的感觉。特别是对长期居住在中州的词人说来,眼前习见的是春日迟迟和黄流滚滚,因此对江南的春早和春好及春江碧透更具敏锐的审美感受。
 第二首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 ,概括出两样最富特色的杭州风物。张宗橚《词林记事》卷一引《南部新书》云: " 杭州灵隐山多桂树。僧曰: 月中桂也 。至今中秋夜往往子坠。 " 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传说!初唐诗人宋之问咏灵隐寺诗云: "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 他把浙江潮和月中桂作为典型的杭州景观写进诗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多次到灵隐游月、寻桂,也曾多次高卧郡亭眺海、观潮。怪不得当他身居洛阳时,这些便很自然地成为美好回忆了。
 第三首 "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 ,追忆起一桩桩使人流连的姑苏韵事。春竹叶,即竹叶青酒。在我国许多地区,至今仍有不少的名酒以 " 春 " 命名。醉芙蓉,形容苏州女子醉颜红晕时的姣好形态。词人选用 " 吴宫 " 、 " 吴娃 " 字样,目的在唤起读者对 " 吴王宫里醉西施 " (李白)的历史联想。像这样跨越时空,更把优美的意境无穷地拓展开去。
 总之,白居易这组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后世仿效他用此词牌赞名山胜水的人至今不绝。在当时,他的好友刘禹锡就和了两首,其一是:
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露似沾巾。独坐亦含。
 刘作联想丰富,内寓有较深的感慨。在他的笔下,随风飘舞的弱柳和满缀露珠的丛兰都被拟人化了,用以衬托出词人无限伤春的情思。
 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词都保留了民间词的朴素、刚健和新颖的风格,具有中唐文人词的共同特色。他们的词风跟晚唐温庭筠等人的秾艳词风有明显的不同。



相关文章


在吉林一志愿大都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一本文史)
词短情长意境鲜明——说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读王维的《终南别业》(赵琼华)
在吉林一志愿大都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一本理工)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