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维的《终南别业》(赵琼华)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0:33:1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读王维的《终南别业》(赵琼华)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 王维《终南别业》
 王维,字摩诘 ,他的诗是大唐诗域中的一块奇葩,因为他总是力图用诗句传达佛理禅心。诚如启功先生所云,唐诗是吟出来 的,宋诗是想出来的,明诗是仿出来 的,摩诘 的诗多少 闪动着宋诗标志性的理性的灵光。然而,摩诘 又终究属于大唐风韵。唐文化的内核是自信,是掌有天地、追问三界的开阔胸襟和超迈气度。因此,唐人总是以全能的感官沉浸于整个的人间、自然,在中华文明史上首次绽放生命的绚烂丰繁。在他们笔下,人间万象,不拘悲喜,总是生的体验,自然百态,无论美丑,总有灵的飞动。摩诘 也不例外,他的佛理禅心往往掩映于山巅云端、水缘林间,每每在对自然的沉吟之中生发对生的思考,这样的自然是本真可爱的,全不似宋诗中的老成持重。众人早已烂熟的对摩诘 诗画的评论也足以见出他对山水的描摹不是着眼于理的探求,而是美的发现。
 在《终南别业》这首诗中,摩诘 以寻常的隐逸意象和不寻常的情感体认描述了一种合乎人类天性的生活方式。
 首联: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 “ 南山 ” 既实指辋 川别墅所在,也作为传统意象,表白了厌弃尘俗、皈依佛老的姿态。做人难能可贵的是知晓什么时间合于做什么事。道与年轻活泼的生命不相适,徒增不必要的烦恼与作态,强健的生命本应从多种维度体味自然。道与龙钟老态是相称的,但这却掩盖了智者对道的钟爱,仿佛年迈无力,迫不得已才与道结缘。 “ 四十而不惑 ” ,中岁的阅历足以参禅悟道,若好道且溶于道,则为中年略显沉重艰涩的生命增添一抹闲适自得之色。因而,中岁好道 ,是合宜的。
 正是有了对道的喜好,才有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 “ 独 ” , “ 自 ” 二字尤可见王维对独处之美的欣赏和享受。所谓 “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 ,人总是期许分享,分享心湖激荡的那一瞬,分享茅塞顿悟的那一刹,急于剖白自己,也急于探询他人。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交通其实存在诸多迷雾,屏障,对于你的 “ 心声 ” ,旁人或是不知晓这点表白需要回应,故而沉默以对,或是心无灵犀,想岔了 道,会错了意,总而言之,那点心声出口之际就已决定了不幸 ?? 大煞情致,并由此认清了知音难觅的尴尬境况。既然如此,何不三缄其口,自知胜事?或许这样的心态过于封闭保守,但聊胜于 对牛弹琴的无所适从。
 再看颈联: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水之曼妙,云之飘荡,动静舒卷构成了疏朗的画面。正如《宣和画谱》所云: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及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 更精妙的是云的介入, “ 无心以出岫 ” 的白云是天真忘机而闲散的,诗人却能摈除时间观念,随行水穷,坐待云起。按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静观水流 20 分钟已是不易,行至水穷处恐怕不大有时间,更别说待到云 起时了。其实,生活得慢一点,与水亲近一些,有什么不好?曾在乡下,江边,站了半个小时,双足浸泡在清凉的江水中,眺望远方,只看无心的云,却觉得我在缓缓漂流,那份亲柔,舒展和安全的感受,仿佛又回到了母体。因而,我羡慕王维,他不是急切地寻找河的滥觞,而是悠悠地行到水穷处,全然化解了人类面对自然的无谓心机。
 最后一 联: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看来,林叟算得上诗人的知音,这相逢却是 “ 无心的遇合 ” 。世外之人读后该觉得诗人如行云自由 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世上之人却不免一番感伤,为那偶然背后的必然。
 读完全诗,不曾见过可憎的说理,只记得云霭的滋润清新,却在不觉间神游了摩诘 的禅境,这便是摩诘 诗画的妙处。



相关文章


在吉林一志愿大都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一本文史)
词短情长意境鲜明——说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读王维的《终南别业》(赵琼华)
在吉林一志愿大都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一本理工)
《项脊轩志》读后感(文言)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