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小企业认识和经营的误区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1:06 09:57:5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对中小企业而言,盲目追大的结果,会使其陷入骑虎难下的困境之中。看到误区,并走出误区,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革命的深入,各国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把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并给予重视。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问题上,还存在着认识上和经营上的误区,这些误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走出认识和经营的误区,已经迫在眉睫。


  一、认识上的误区及矫正


  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在于现代社会中有其生存的基础,企业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走出“中小企业都要发展成为大企业”的误区。

  目前,对中小企业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认为企业的发展就意味着规模的扩大化和经营的多元化。殊不知,在盲目贪大、贪全、贪高之下,中小企业只能陷入骑虎难下的困境中,既无大企业那般的实力和资源,又不能向过去那样进行专业化生产,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纵观整个20世纪,经济发达国家经历了好几次企业兼并浪潮,确实出现了一些巨大的企业与企业集团。但是,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不仅数量上没有减少,而且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依然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即使经济上高度发达国家也没有出现某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种情况,中小企业不但没有萎缩,相反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象,与大企业一起共同组成发达的社会经济。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使中小企业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和空间。经过80"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洗礼,毫无疑义,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证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都是现代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小企业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走出“中小企业都要发展成为大企业”的误区。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在于现代社会中有其生存的基础,主要表现为:


  分散的地方性资源为中小企业生存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


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巨大,采用多层次集中控制的办法对生产实施管理,一般有利于使用大宗资源,对量少、分散的资源不易有效利用,或者造成运输或管理成本过高,所以中小规模的企业就近原料产地经营更经济。就我国而言,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发展很不平衡,适合中小企业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多,因此,中小企业可依托当地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优势来。


  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中小企业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适合自己个性化的生活。千篇一律的大批量生产与服务,逐步为具有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所替代。按顾客需求进行定制或提供个性化服务能更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众多中小企业可以其各具特色的产品和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占据一定的市场。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造力使其更能应对当今多变的环境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不拘形式,官僚气息较淡,每个员工觉得他们的行动很重要而会考虑行动的意义,这会有利于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开发人员知识的广泛化(大公司里的研究开发人员是专业化的,而中小企业里则有更多的通才)使其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以美国为例,据统计,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数量上占到全国的55%以上,一些20世纪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如个人电脑、录音机、速冻食品、光扫描器等都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因而,中小企业可利用其技术创造能力更好地应对多变的环境。


  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即小规模经济比大规模经济更有效


例如,在传统的手工制品业,生产方法以手工为主,多为艺术或精密产品,规模经济并不重要。许多服务业,大规模经营难以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或者因管理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因此,并非人多就效率高,在这些领域里中小企业更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要求,使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成为可能。传统的理论往往把规模经济与大企业的出现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联系在一起。卡尔松(Carlsson)注意到,随着技术的进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向左移动,与以往相比,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会大大增加。


  专业分工的精细化使得中小企业具有产业聚合功能


据福岛久一解释,具有产业组织聚合功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指为城市大工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从电气革命到电子革命到信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深化与专业分工的精细化,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舞台。在产业革命的过程中,广大中小企业填补了市场空隙,完成了产业结构价值链的连接。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外部协作的零部件60年代为30%,1980年达到70%。福特汽车公司在国内外的协作厂商有4万家,供应2千种汽车配件和工作机具,每年用于外购协作件的款项达200亿美元。可以看出,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愈来愈精细,大企业不可能涉及自身产品的各个方面。如果全部零部件都由大企业自己生产,就需要大量投资,购置大批设备,而且有些零部件的需求量不大,设备自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大企业是很不经济的。中小企业利用其在某一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开发经验,填补大企业的空白,或承接大企业零配件的生产,成为大企业产品生产的一个枝节,与大企业形成一种互惠共生关系。


  中小企业具有释放就业压力的巨大能力


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使生活富裕起来,是各国政府的最终目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劳动力、降低失业率方面作用巨大。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适应性吸纳大量大企业分流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既有生存的必要,也有其生存的合适位置。因此,不要盲目把注意力放在“大”上做文章,而是应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在市场上找准位置,在“精、深、专、优”上下功夫。


  二、经营上的误区与矫正


  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现金流、企业信誉、核心竞争力、领导者意旨与个人情感等因素,无形中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相关文章


企业的运作管理:老字号的创新型商业经营模式
再谈企业的执行力问题
让60分走开:企业解决执行力问题的八个关键
透视中国大企业病
走出中小企业认识和经营的误区
管理模式的争议
营销学堂:五官营销术
中国营销创新10大趋势
海尔如何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