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普米族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3 16:36:1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普米族,共有人口29657人。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少数分布于丽江、永胜、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里等地,与当地民族杂居。  

  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白人”)之意。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西番”或“巴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节日有大过年、大十五、尝新节等。    

  
怀恋故土的民族  

  普米族与我国古代氐羌族系有渊源关系。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向着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 3 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活。  

  千百年过去了,代代普米人始终怀念着北方。时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远古游牧民族的遗风,能够体现到他对民族发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恋。  

  按着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妇女还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毛和黑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丧葬活动中,要举行给死者指路的“给羊子”仪式。仪式开始,巫师先为死者指点祖先的名字,交待归家路线,并牵来一只羊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糌粑,如羊摇头,就表示死者喜欢领受。随后死者家属跪着请羊喝酒,向它磕头。这里,巫师一刀刺入羊体,迅速取出羊心,放在灵桌上,然后为死者念“开路经”:“快收拾行装吧,由这只白羊为你领路,回到我们祖先居住的北方……”最后还要具体指点死者应走的路线。言语中包含着对死者的安慰,也透露着生者的希望。  

  
擎天柱·木楞房  

  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各自聚族而居,自成院落,互为邻里。  

  房屋多为木结构,正房一般长6 . 5 米、宽3 米许,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称“擎天柱”(普米语为“三玛娃”),是神灵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横梁,用木板或瓦盖顶。四周墙壁均用圆木垒砌而成。这种房子俗称“木楞房子”或“木垒子”。房屋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堆放杂物。居室的布局有一定格式:门朝东,靠门右方为火塘,用土石砌成,围以木板,上支铁质三脚架,后方有神龛。火塘周围设卧铺,左为男铺,右为女铺,供全家人起居之用。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文化--德昂族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少数民族文化--怒族
少数民族文化--锡伯族
少数民族文化--普米族
少数民族文化--布朗族
少数民族文化--毛南族
少数民族文化--仫佬族
少数民族文化--俄罗斯族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