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化:古城墙下吼秦腔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3 17:34:5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秦腔名段《斩单童》音调激昂雄壮,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了秦腔鲜明的艺术特色。

曾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很美,美在秦砖汉瓦之间的韵律,浓郁的秦声秦韵陶醉了秦人,在古老的城墙下,听秦腔、吼秦腔成了今天许多西安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从朴实的乡野到喧嚣的都市,从阳刚的男士到娇弱的女子,古老的"大秦之声"秦腔总在通过自乐班这种形式此间施加着自己的影响。

自乐班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票友下海,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在西安沿着城墙根走一圈,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在关中农村很常见的民间娱乐组织,自乐班主要是唱秦腔戏。在城墙根下听自乐班,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唱者多为关中汉子,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条嗓音破空飞去,撞在城墙上,踅回来,声犹震耳。

秦腔自乐班,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的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这个城市,地下埋有皇陵,地上建有寺庙,阴气重于阳气,人们用秦腔惊天地泣鬼神的阳刚之气,来平衡几千年郁积的阴气,据说能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秦腔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地人个个都会唱几句,村村都有"自乐班",逢年过节,便是村民过戏瘾的最好时光。

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那种气势豪情,与软语呢喃的剧种绝对是两重天。

农民画自乐班

二弦、击板、唢呐等几把简单的乐器是全部的道具,四五个人在那里"圈"上一块"地盘",不着专业的戏装,就随心所欲的唱起来。艺人们坐在城墙底下吹、拉、弹、敲,演唱者站在中央,摆出标准的舞台架势,扯开嗓子亮着腔,无比的慷慨激昂。

西安城里有一座门面堂皇的易俗剧院,专唱秦腔的,名角大腕云集。但市民并不常去光顾,他们更喜欢顺着城墙根着去听"自乐班"。这些剧院经常上演传统折子戏经典名剧《三滴血》、《铡美案》、《屠夫与状元》,台上名角表演得精湛绝伦炉火纯青,台下观众看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民众听戏看戏,自己清唱作乐更成了生活重要内容,于是自发组成无数民间自乐班,于炎阳酷暑天,凛冽西风中,在城墙根下、护城河边、公园林阴中、小巷门楼前,随处可见秦腔的即兴表演,观众即演员,演员即观众,且不分男女老少皆可进去吼上几声,居然个个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水平不亚于易俗社专业演员。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道教知识:道教里重要的派别--龙门派
道教知识:道教在民间的流传
道教知识:道教的由来
陕西文化:曾为国语的西安方言
陕西文化:古城墙下吼秦腔
陕西文化:回民街
上海文化:外滩,上海历史的缩影
上海文化:大上海,小里弄
上海文化:“东方巴黎”的海派服饰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