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城市群是否“早产”?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1:07 12:19:1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沿淮城市群规划》将流于形式。”在日前召开的《沿淮城市群规划》专家评审会上,亳州市副市长李伟显得非常焦急。他说,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的6个市都是难兄难弟,没有一个能够带动其它城市起飞,因此需要省委省政府协调各市来共同发展。
先天不足
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而在沿淮城市群中,具有核心作用的城市如“两淮一蚌”,其自身的发展就比较缓慢,集聚度很弱,竞争力也不强。虽然比亳州、阜阳和宿州的带动力稍强,但与整个沿淮城市群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显得相当单薄。由于规模偏小,其辐射能力更是不强,尚难以带动整个沿淮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而且在城市自身发展中,“两淮一蚌”也明显感受到发育不足,第三产业仍以零售批发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金融、要素市场等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地市以及县城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分工互补关系尚没有建立起来,横向联系薄弱,经济效率较低。
专家争论
在专家评审会上,好几位专家就指出,皖北地区虽然面积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口占了近一半,但是该地区经济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低,还没有建立城市群的内在需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就认为,未来10年内都没有沿淮城市群,因为城市群是城镇化水平发展到50%~60%后才可能出现的。而现在6个市的人均GDP只有5000多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个规划实际上是皖北区域规划,不可能取代6个市的发展总体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也认为,城市群规划不能脱离这个地区发展的实际,沿淮城市仍处于城镇群孕育雏形阶段,还不具备紧密联系的分工合作阶段,而且区域内部差别很大,城镇化水平不一。城镇群内部没有完全的市场体系,相互之间竞争可能还多于合作。
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爽说,中国的城市群规划与国外有区别。国外是城市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形成的,是从下而上的,我国则是从国家发展战略自上而下做城市群规划,我省正试图通过城市群建设大力促进皖北经济“洼地”崛起。
思路未定
省社科院院长韦伟指出,近几年来,马芜铜和省城的建设思路比较明晰,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沿淮城市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现在迫切需要一个明晰的发展思路给大家指明方向。城市群中的每个市都必须认识到与其它市的合作与分工,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错位发展,实现共生共赢,避免盲目竞争。在目前的情况下,皖北城市单个发展已经不现实,只有适应新型的生产力布局形势,建立在网络协作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更快的发展。
省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储金龙认为,城市群发展是动态的,不能局限于城市内部,对周边地区也有带动。在北有徐州都市圈,南有省会经济圈的情况下,沿淮城市群如何定位值得考虑。
在《沿淮城市群规划》中,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各个城市所怀心态也是不同的。因为距离省城很近,六安市更倾向于接受省城的辐射。六安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庆和就认为,六安的霍邱和寿县既是沿淮城市群,也是省会经济圈,他希望两个县的定位在两个规划中应做好衔接。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淮南市。淮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成祖德就呼吁,建立合淮同城化,融入省会经济圈,将淮南建成沿淮城市群与安徽中部交流的“桥头堡”;同时,通过打破区域限制,发展合淮蚌经济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促进三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关文章


行业动态南京:布局2008
南京雨花台风景区明年完成“美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整理大有可为
宁夏自治区两部门建立城市化发展统计监测体系
沿淮城市群是否“早产”?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简介
新农村建设是贫困山区第一发展要务
全域交通:道亦有“道”
重庆“城市一卡通”发卡已达270万张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