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开启“绿色银行” ——由石光银、李刚现象想到的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09:55:2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中央电视台今年8月10日,《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石光银的选择》的电视片。看后颇有感触。时下手头正好还有一个林权转让的合同纠纷案,案件的原告李刚的情况与石光银虽有不同,案件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保障林业承包大户的利益不受侵害。

  李刚,40岁,原系锦州铁路局的正式职工。1984年看到家乡遭洪水摧残,主动扔掉“金饭碗”辞去公职,回老家承包了3443亩荒山。植树造林14年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不必细说。1997年他的林子长大了,荒山绿了,被洪水冲的村子保住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党和国家对李刚所做出的成绩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绿化标兵、绿化能手等称号。还被选为共青团十二大代表。同时造林的经济效益也使一部分人犯了“红眼病”。从1997年开始个别村民便操纵一部分人找茬制造纠纷,直至用棍棒将李刚夫妇打下山。在这以后6年间,又先后制造出9起刑事、民事侵权案件,妄图占有私分李刚的林木均未得逞。但这几年李刚几乎失去了对山林的经营权。李刚几年来一直上访要求维护保障其承包经营的合法权益。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了大量的工作,因没有很好的配套政策,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今年春李刚的承包山林发生毁灭性的松毛虫灾。眼看着20年的心血就要被虫子吃掉,李刚心急如焚,多次紧急向省、市、县林业部门请求治虫。最后县领导终于想出了一个,既能消除纠纷又能治虫的办法。作价30万元收购李刚的山林归县林业局经营,否则无法治虫。李刚明知自己的山林价值100多万,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为了保住森林,只好违心的在合同上签了字,最后实际给付了25万元。事后李刚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申诉,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笔者建议李刚走法律程序,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变更这一显示公平的合同,现正在诉讼之中。

  通过办案了解到全国何只一个“石光银”,承德何只一个“李刚”。就李刚所在的围场县一个县,包括李刚在内造林大户就有15户,承包荒山造林面积达23000余亩。他们绝大部分都生活在贫困线上,等待着“绿色银行”的开门。可是,石光银、李刚等承包营造的森林都位于三北防护林带上,国家近期是不会批准采伐的。那麽,怎样开启这绿色的银行呢?笔者提点不成熟的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

  尽快开启“绿色银行”是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现在能称的上“绿色银行”的绝大部分都是1984年前后,根据当时“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承包的荒山造林。主要是注重于造林的经济效益,很少提到环境效益。即便是有也是局部的小范围的。可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对森林的保护主要注重其环境效益上升到了第一位。局部的经济效益的实现受到整体环境效益的限制。环境效益和承包人的局部经济效益的冲突,法律和政策的冲突在所难免。体现在承包户身上是权利义务的不平等。客观上造成了他们造林越多、林子越大,价值越高、生态效益越好,采伐变现的可能性越小,他们就越穷。这是必会极大的挫伤造林的积极性,影响可持续战略的实现。因此尽快开启“绿色银行”,调整林业政策必须提到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

  国家购买是开启“绿色银行”的钥匙。所谓国家购买就是国家出资,将那些环境生态价值较高的山林从个人或集体手里买过来成为国家资产,建立一整套产权管理、评估、计价、产权转让的市场规范,保证承包者的利益的实现。缩短利益实现周期,鼓励更多的人投资造林,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这也是实现森林资产化管理的一个方面。国家在这方面已有动作。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就石光银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你造的商品林,国家认为他的生态效益已经远远高于它的林木效益时,我们也是采取国家购买的方式,等于国家掏钱买他的生态效益,从这方面给他长期补偿。去年国家拿出10个亿左右,支持11个省进行试点。我们真希望试点的时间不要过长,使那些守着“绿色银行”尚未脱贫的承包户进早走上富裕的道路。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拙见是办案之余想到的,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支付令提出异议之后
变换角度 柳暗花明
农业损害赔偿案件应确立“平均产值法”
民事诉讼中的几种格式文书
尽快开启“绿色银行” ——由石光银、李刚现象想到的
你该选择什么责任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院不能受理落实政策的案件
门卫的权力
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