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几点建议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0:18:1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目前,为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实力,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有条件地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部分剥离,从剥离后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信贷资产质量来看,虽然不良率和绝对额有所下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也反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手段、信贷管理体制、风险控制制度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缺陷,亦说明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更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于如何改进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笔者从微观层面分析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改变经营理念,强化市场调控,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以贷款作为主要资产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正确的信贷经营和管理理念,坚持稳健经营,将信贷风险管理贯穿于信贷业务开拓和市场营销的全过程。一是贷款营销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搞好行业调查分析和市场风险研究,从信贷政策上指导信贷业务规范开发和稳健有序运作。二是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市场调控手段,减少行政命令调控,明确各级银行信贷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增强基层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三是充分估计外资银行进入后对国有银行的严峻挑战,立足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实际状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和基层银行承受能力出发,不搞形式,不搞浮夸,真实反映经营成果,利用最短的时间消化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二、完善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切实强化贷款风险的全程控制。

  国有商业银行要转变信贷管理观念,在强化信贷风险全程控制过程中,改变目前全行上下拘泥于消化处置不良贷款的现状,把侧重点放在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上。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客户风险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量化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标准化执行方案,以便于信贷管理人员参照这些标准做好深入细致的贷前调查,考察客户的资信能力,正确评判客户的信用风险,为信贷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坚持风险分散原则,搞好贷款的风险组合,避免贷款风险集中。三是搞好贷款客户的定期分析评价,关注企业的经营变化,对影响企业贷款偿还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要成立专门的处置机构,进行集中管理,分类解决,一户一策,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清收和转化,但切忌为了完成退出和清收转化不良资产任务而弄虚作假,特别应注意对承接不良贷款企业的能力审查,防止企业套取银行贷款或承接不良贷款后出现新的不良现象。
 
  三、加强对续存不良资产的清收和保全,实现绝对额的迅速缩小和促进不良资产的转化

  1.转变思想,正确认识续存不良资产的危害,下定决心解决好续存不良资产问题。当前,在不少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的头脑中,还抱有再来一次不良资产剥离的思想,还存在依靠核销呆坏账来减少不良资产的思想,甚至还存在只要依法起诉、保全资产就万事大吉的思想。种种迹象表明,不少人对不良资产的危害性缺乏充分认识。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思想,注重内部挖潜,坚持消除各种等、靠、要的思想,集中精力解决好续存不良资产的问题。

  2.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清收措施,分类排队,量化目标,上下联动,鼓励人人参与清收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实现不良资产的有效清收,在工作中必须要注重协调企业、政府、法院等方面的关系,每年要根据不良资产存量的现状,下达清收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清收闲散杂户、赖账户、不良大户、执行难大户等,必要时,把清收工作纳入“一把手”工作,与“一把手”的政绩考评挂钩。同时有针对、有重点、有措施地加大清收力度,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在全行上下形成人人清收不良资产的局面,为尽快消化续存不良资产创造条件。

  3.建立严格的不良资产清收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在不良资产清收中,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可以制定出专门的不良资产清收奖励办法,对清收人员进行单独的奖罚。对那些有能力且在清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敢于在物质上给予重奖,敢于在待遇上打破常规,创造一个人人争先的工作环境;那些玩忽职守、不认真负责的人员,给予经济制裁、降级,严重的给予辞退。

  四、加强现有信贷资产管理,防范新的不良资产产生,促进现有信贷资产的良性循环。

  1.必须坚持严格科学的统一授信管理模式,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化解风险。加强对授信客户的控管理,认真落实授信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和五级分类,坚持以完善的抵押为主,以有效的担保为补充,坚决取消信用贷款。对授信客户实行专门部门或一个部门集中授信管理,坚决消除多部门、多机构的多个重复授信现象,使授信客户的一切授信业务通过一个授信部门实现全面监控,同时要将银行承兑、信用证、保函、国际结算等授信业务全部纳入授信部门进行统一授信管理,避免多方授信导致总量失控。

  2.必须认真落实贷后管理制度。各级机构信贷人员要主动发扬“三勤”的优良传统,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态度,认真做好贷后监管工作,为防范风险、提供科学决策创造条件。上级管理机构要注意对下级机构进行定时、不定时的监督检查,了解贷款发放后的管理情况,把基层机构信贷日常管理纳入综合管理目标进行考评,促进基层机构重视信贷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科技和网络优势,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授信客户业务分析系统,增强信息反馈,辅助决策,使贷后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增强风险防范的超前性和可预测性,促进科学决策。

  3.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据相关国家金融政策以及相关金融规章办法,明确行长、主管信贷的行长以及信贷业务部门和信贷人员的具体日常工作和应承担的工作责任,特别是对违规操作、违章放贷、监督不力造成债权丧失等严重事件要从严从重处理。对一线信贷人员及管理人员制定工作绩效和工资、奖励相结合目标责任制,通过严格的追究制约束相关人员,实现对现有信贷资产的有效管理。

  (作者:尹卓,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梅新和,北京市洪范广住律师事务所)




相关文章


诉讼时效制度同监护、成年制度的冲撞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几点建议
处置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几点思考
论会议记要的法律属性及可诉性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