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击败《南京》,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哪?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1:47:2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据《人民网》7月16日报道,正在上海疯狂“热销”的美国大片《变形金刚》横扫上海电影院,先前放映的电影《南京》被终结。同是美国人拍摄的电影为何如此不同境遇呢?主要的原因是《南京》属于严肃电影、票房低、“难经”。而《变形金刚》属于美国商业大片,舆论炒作要拿下2亿人民币的票房。媒体质疑,难道严肃电影=低票房?

  另据《中国青年报》7月16日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这项有10352人(35岁以下青年占95%)参与的调查显示,人们在选择是否喜欢一个明星时,首要的因素是他的“才艺”(69.6%),与之相差无几排在第二位的则是“是否有社会责任感”(69.4%),往下依次还有“是否热爱祖国”(65.9%)、“是否敬业”(62.3%)、“是否有爱心”(60.6%),而外貌等因素则以较低比例排名靠后。由此结论是“青年对明星的偏好呈现社会主流价值观”。

  大片之所以为“大片”在于舆论炒作和广告宣传的投入,一定要把“大片”炒作成流行的时尚,让那些热衷于追求明星文化的年轻人觉得不看大片跟不上潮流、落伍!而类似《南京》这样的严肃电影投入少的可怜,还不及“大片”放映广告费的“九牛一毛”。一般来说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尤其是电影。影片内容是一方面,投资大小至关重要,广告宣传直接影响影片的“票房”。

  其实,不仅仅是严肃影片不敌商业“大片”,国产电影不敌西方电影。而且整个电影产业都面临危机。有人把严肃电影=低票房似乎是一种耻辱。低票房就一定是坏事吗?高票房就一定是好电影吗?所谓的高票房不过是“天价电影票 少数观众”的结果。而低票房是“低价电影票 少数观众”。要做到“天价电影票 多数观众”比登天还难,因为多数人都贫穷。而要做到“低价电影票 多少观众”却是容易实现的。

  我国的电影票房年收入和13亿人口的基数相比人均不过3元左右。而整个电影的制作成本与实际产出相比后多数还是亏损。“大片”高价的背后是观众的“恶评”,因为虚假夸张地“宣传”与枯燥的影片内容让观众感到“名不符实”。假如每部影片能有中国10%的观众观看,就是一部严肃电影,一元的电影票价,也有1亿多的收入。这样每部电影都是“大片”。而且是小制作、大回报!这样看来是我们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问题,不是“大小片”的概念。

  看大片追逐明星文化是当代时尚年轻人的“爱好”。因而媒体有理由说“青年对明星的偏好呈现社会主流价值观”。这里质疑的是明星们所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呢?不断的娱乐炒作、绯闻、被人包养、还是“吸毒”等行为呢?把个别现象扩大为“主流价值观”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当网络上打出“刘德华、濮存昕、成龙”等这样的明星,然后作调查:问喜欢他们什么?这些明星中的“明星”的“粉丝”们能不欢呼雀跃吗?这样的调查又和代表性和公正性呢?“刘德华、濮存昕、成龙”这些艺人较好的恪守了一个艺人的积极健康社会形象,但是,他们是不是艺人的全部呢?如果问民众对娱乐圈的评价会是什么答案呢?带着倾向性的问题能有什么科学结论呢?

  民众看到的是每天的娱乐新闻都在炒作,什么丑闻、绯闻、违法行为等不断。而一些明星艺人的婚变和情仇更是炒作热点,甚至有女艺人炫耀“包养史”。演员和导演、制片人等之间的“性交易”丑闻不断,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司法评价。这样的娱乐氛围中,艺人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现在哪里呢?固然媒体宣传以“正面为主”。但是,不顾客观事实的掩饰矛盾,只能造成娱乐文化“暗流涌动”、危害社会。

  今天,“变形金刚”击败“南京”是社会流行文化的“必然体现”,也是时尚“主流文化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严肃电影敌不过“大片”,国产电影敌不过“西方大片”,这都是“主流文化现象”,也是年轻人追捧的文化现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一时彼亦一时也。在此,年轻人不知道“雷锋”没什么大不了的,周杰伦也可以教少年垃圾分类,周杰伦也可以交通肇事,……。一个不客观的调查结论,一个娱乐文炒作的时代,西方“大片”击败国产影片是无奈的必然。问苍茫大地,主流文化价值观在哪里呢?




相关文章


房价“狂飙”市场自由论的胜利,龙永图骗了谁?
银行“排长队”,根源“乱收存、取现费”
中国足球与律师
律师是富人的佣者
《变形金刚》击败《南京》,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哪?
跳蚤眼中的世界
美女成为“二奶”的荣辱和风险警示
蝇营狗苟是我国民性的突出特征
对大特区购物天堂的几点想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