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贫富差距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1:44:4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易经》自产生以来历经不同时代人们的演绎解说、著书立说而久盛不衰,且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尤其是今天它在世界上都广有影响。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军事还是生活都有《易经》作用的空间,而由《易经》演绎出的阴阳八卦和算命则是甚为普及。其实《易经》不论如何被人们研究和解释,它的核心精髓在于“易”,这个“易”就是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就是天地万物的阴阳环境不同和时间空间推移中的环境不同、结合自身条件所做出的反应,同时也是一定环境和时间空间条件下一定状态事务必然的发展变化假定,这就是《易经》的生命和精髓,也是《易经》久盛不衰,内在不同时代为人们所解释、所利用。

  《易经》里面既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又有唯心主义的宿命论,前者如从“乾卦”、“坤卦”开始的64卦,无不是不同环境状况下,事物的发展变化状态和对策,后者如把64卦的知识用于占卜吉凶和算命,这时《易经》被静态使用,带有主观的迷信色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易经》的“易”,这就是《易经》的生命力,它是动态的判断和分析,是结合不同环境状况做出的朴素的事物发展变化态势预测和分析,而不是静态的,静态的分析和解释只能使《易经》陷入主观的宿命论分析判断。

  正如运动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唯一存续形式,而静止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当然静止的相对性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静止就绝对的静态, 运动就是物质发展的状态,不断变化的状态,从这一点来说它和《易经》的“易”精髓是相同的,而不断地发展进步就是对旧的事物的不断地否定和扬弃,否则就不是运动,就不是“易”和变化,运动、变化、发展构成了物质世界的生命存续方式,这也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任何的东西或者主观的理论可以永远的适合现实的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或运动着的客观物质世界正生产和产生着新的主观的精神理念,主客观在发展中达到彼此相互适应,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易”、“运动”、“变化”、“发展”或者是“否定之否定否定规律”。世界上最美丽的谎言是什么?那就是古时候开始人们的誓言,这是君王兴王者之道,讨逆平叛或者发动政变时惯用的,如“誓”,“诰”,“檄文”等,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是最好的誓言,然而当这些君王君临天下时,却将当初的誓言抛到脑后,从誓言角度讲君王不讲信用,从社会环境变化和发展来说,这是必然的选择,如果青况发生了变化还沿用旧的规则和习俗或者政策措施肯定是行不通的。

  同样,男欢女爱是开天辟地人类的生理本能,文明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原始的动物式的群居淫乱个交配繁衍自己厚待的时期,进而实现了男女精神上相互爱恋到生理的交配繁衍自己的后代,一夫一妻制便是社会的主流,而男女在求爱过程中的誓言可以做到,爱到海枯石烂的程度,但是事实是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完全可以做到,尤其是今天,当然不排除例外,因而一些男女开始埋怨谁欺骗了谁,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不断变化的环境,事物都在变,人也在变,哪有不变的道理,只有相互之间不断的适应变化,才能相互依赖始终不弃不离。由此,我们可以说“一百年不动摇的理论”是错误的观点和认识,而唯一正确的思想是“发展和变化”或者是“革命”和“改革”。

  在普遍贫穷的条件下,为了鼓励经济的发展,邓小平主张“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一部分人的勤劳先富起来,然后实现先富帮后富,这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状况的,是科学的。 但是,今天的情况是“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了,而且是很富裕”,而多数人很贫穷,先富起来的人不能帮助贫穷的多数人富起来,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而且还在继续,社会上“仇富”心里很重,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矛盾很突出,我们的贫富差距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是极其严重的事实,也是始料未及的,“翻身农奴比地主狠”这是过去反动分子的一句不恰当的比喻,用它来形容今天的中国贫富差距比较合适,我国的经济改革没多少年,但是贫富差距之大,来势之快、之凶猛是不得不让人惊叹,好在我们的执政者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缩小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这一主张就是非常的及时、科学的认识和判断。

  然而由于客观上贫富差距已经形成,各种社会利益集团已经产生,围绕着所辖贫富差距和社会平等肯定是要进行斗争和协调发展的,因而实践中也就出现了一些急于求成,热衷于形式主义的人们草草的抛出的“和谐社会”蓝图。比如很多机构和政府部门利用数字的量化指标来反映和谐社会指数、幸福指数,特殊利益集团、少数富起来的阶层为了既得利益以各种方式出来维护自身利益不愿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平,如通过雇佣或操纵所谓的专家学者出来解释贫富差距的客观性、合理性,垄断和非正常经营的合理性等等,由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方法,坚持实现平等发展,共同富裕的努力是长期的、复杂的。

  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有见过和经历过,于是乎有些人就可以随意的假设和描绘,数量的分析问题方法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这一方法在研究一些问题时很有帮助,但它仅仅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措施和手段,一些人却拿它来刻画和描绘和谐社会,多么愚蠢的事情呀,如果财富可以代表和谐,美国和西方国家早都是和谐社会了,是吗?如果贫富差距和不平等充斥的社会是和谐社会,这世间肯定有比和谐社会好几千倍的社会状态。

  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团结的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没身身份和地位的过分悬殊,否则人们不能团结一致的对开自然界的威胁和其他生物群体的生存竞争,人们之间是简单的狩猎、游牧群居生活,这是原始的和谐社会。

  在漫长的封建和奴隶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地位不同,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战争、欺压和掠夺成了经常,人们之间很难出现和谐的状况,所谓的大量的和法律只能保持社会不出现大的动荡,而不能解决人们之间多不平等和受欺压状况,“桃花源记中描述了古时人们对理想社会一种奢望,没有战争和掠夺,欺压和不平等,人人勤劳生产,团结互助和谐共处。

  共产主义者在描述未来的理想社会时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全民共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人人平等的社会。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理想的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由不同的条件和状态,核心的问题是人人平等,生产资料的占有平等,物质财富获取和分配平等,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所以,我们看出平等问题是任何时期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能否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古代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实践中演化成折衷主义,处理事情上

  做老好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稀泥,中庸之道在传统社会成了保守不前的教科书。和谐社会可以有中庸和谐的局面,但是不能一味的用中庸之道来处理一切问题,否则就是无原则的是非不分。在实现社会和谐的发展问题上,必须反对刻板的政绩式的描述和拼凑和谐社会数字指标, 更不能贯彻中庸之道,不讲法治和原则,必须切实解决好贫富差距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腐败问题,惩罚犯罪问题以及社会优良文化建设,否则社会难以和谐。

  今天,面对社会发展的长远问题,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发展目标,这是针对社会的贫富差距、分配不公以及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环境条件的,也就是《易经》的“易”,只要我们从消除社会差距和分配不公问题入手,不断地实现人们的财富增长,和谐社会是能够实现的。
特殊利益集团威胁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党的十大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要关注中低收入者,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危害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并着重提出下一步工作要具体的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公正,政府不应当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什么是特殊利益集团?特殊利益集团有哪些表现和特征呢?开发商,富人,银行是今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之一,也是威胁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几个关键问题,也是制造社会分化和不平等的源头。

  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国家宏观调控下房价是越调越高,到了不把房地产价格纳入国家基本国策不足以降低虚高房价地步。当全国人民为房地产市场居高不下的房价民怨沸腾时,开发商坐不住了,想尽一切办法来为自己既得利益开脱,说什么房价涨价的合理性,如房价下跌不再建房等,最无耻的是有人说比房价更大的危机是中国缺少了竞争力, 很明显这是现有房地产市场的受益人在为房价作垂死辩护,恫吓民众!

  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日趋扩大,贫富差距引发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正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威信,围绕着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经济差距,国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由于贫富差距中普通群众占到了绝大多数,而富人只是极少数,于是人们提出了“仇富”心理,以此来说明贫富差距的危害性。而社会上总有少数人在制造恐慌和危机说什么比“仇富”更可怕的是“仇贫”,这无非是在为少数富人为既得利益作辩护和鸣不平!少数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这么惧怕民众的呼声呢?难道降低房价中国就没有了竞争力?这无疑是说如果所有人都富了中国就没有竞争力了!谁还会“仇贫”呢?什么是中国的竞争力?全体民众的共同富裕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不畏困难的开拓创新精神就是中国的竞争力,少数人又有巨额财富、多数人极端贫困绝不是中国竞争力的体现!

  几千年来闻所未闻的言辞,历史上大量事实证明在贫富差距的年代,广大的普通百姓是贫穷的,而由于不合理的经济政治政策和穷人和富人法律地位的不平等,社会上“仇富”心理很严重,于是一些穷人就开始违法的组织了各种团队向少数富人开刀,这就是劫富济贫的侠义行为,当时是被官方定性为犯罪的,而历史的发展始终是在社会贫富悬殊极大,多数人贫穷的无法生存的情况下,通过武装起义的暴力革命形式来推翻少数人富有的社会,这就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规律,没有听说过什么“仇贫”。今天有人故意造谣什么“仇贫”之说,无非是少数富人歧视和轻视普通人的一种心理,并寄希望于永远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担心多数人富起来的一种心态。

  自由和平等是公民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的法律权利,这种平等是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平等,虽然我们说平等不是绝对的平均,但是一部分人在天堂,多数人在地狱的社会状况决不是平等,平等还意味着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如果说社会中人们的经济状况差距很大,那么就不可能实现所有成员的机会平等,因为很多机会是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的,而人多机会少、贫富不均就为社会成员不平等的竞争制造了机会,因此贫富不均情况下是穷得越来越穷,富得越来越富,所以只有尽快地消除贫富差距或者说对富人多征税等措施来平衡贫富之间的不均衡发展是实现贫富差距缩小的有效手段和策略。因此上说不存在什么“仇贫”的危机,“仇富”始终是两极分化社会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矛盾焦点。当然如果说“仇贫”能够使富人边的普通,穷人变得富有,这也是不错的,实际上这是天方夜谭,谁会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呢?

  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追求目标,房价不应当成为少数富人的奢侈品,开发商不能够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暴利,政府有责任为多数人都能买得起房子做出不懈努力,而比房价更大的危机也是不存在的,开发商不能用散布恐怖危机的言论来阻止人民和政府为房价下降而采取的调控措施和努力,中国的竞争力不是体现在房价的虚高上和开发商对房价的暴力上,不能说降低了房价中国就没有了竞争力,这绝对是歪理邪说!

  而贫富差距一天不解决,社会上的仇富心里就一天不会消失,在不平等的社会分层中,我们很难实现富人和穷人的平等对话,和平等的发展竞争机会,以及法律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实现,很显然,一些民营企业家成了人大代表,政协会员,协会会长等,它们在政府和各种场合是受人瞩目的明星,而多数普通人还奋战在生活费的工作线上,这就使贫富差距中的社会现实,很难说私营企业主或企业管理者和普通的打工者有平等的对话、平等的社会待遇和劳动报酬,企业主可以随时解聘打工者,而打工者维权是艰难而复杂的,这就使贫富差距的现实问题和矛盾,谁能说穷人和富人的平等发展、以及社会法律地位的平等实现呢?很明显多数普通人心理是充满了对少数富人的怨恨和不平心理,这就是“仇富”,至于一小撮分子的“仇贫”之说不知从何而来!

  实现共同富裕,满足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实现社会平等发展是广大人民的心愿和呼声,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打击不法经营,维护普通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是法治社会政府的基本责任,少数既得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小群体利益做出的种种危机造词都不应当成为解决广大群众住房问题和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障碍,警告那些少数富人和既得利益者不要动不动威胁政府和群众,制造恐慌,阻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的各项决策和努力。


相关文章


美伊战争(诗歌)
令我震惊让我汗颜的子尤
婚姻家庭财产今非昔比,律师代理观念切忌守旧
城乡一体化是户籍改革的归宿
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贫富差距
浅谈人与狗的“和谐相处”
律师,我的兄弟姐妹:面对现实吧!
闲谈律师培训及其他
良知的胜利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