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一个中国律师的经历(上)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6:06:0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晃来美国已有近20天了,这20天是在兴奋、紧张、焦虑和忙碌中度过的。转眼就要正式开课了,在即将繁忙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开始之前,写点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期与各位朋友共同分享。

启 程

  7月19日清晨,司机小谢准时来到我家,把所有的行李搬上车后,便与我的家人一起直驱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路上汽车疾驰如燕,我的心情同样难以平静,既显兴奋,又略有紧张,甚至还微怀伤感。之所以说兴奋,是我终于实现了我年轻时的梦想,了却了我的一个夙愿,即去见识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说到紧张,是因为我平生第一次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将来;而感伤却是因为要暂别故土、亲人和同事,不由地体会到“自古多情伤离别”的心绪。






  汽车在下午两点多钟顺利地抵达浦东机场。在预先安排好的情况下,我享受了一回机场VIP的礼遇,所有办换票、托运、安检、通关以及休息等环节都有专人陪同和安排,无需自行操办。就这样在惜别了亲人和司机小谢以后,我踏上了赴美的旅程,开始了我为期6个月的赴美访问学者的生活。

  走 马

  飞机在万米高空上经过12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在当地时间19日的18点45分安全到达芝加哥国际机场。走出机场,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唯一感到欣慰和期盼的是我的内弟要来机场接我。分别几年后,未曾想到我们是在这样的场合见的面,真有点他乡遇知己,相思鬓毛衰的感觉。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忍受着时差带来的煎熬,又踏上了美国东部的短期旅行。一路访问了芝加哥、纽约、波士顿、费城和首都华盛顿,参观了大西洋赌城、华尔街、世贸大厦废墟、帝国大厦、自由女神像、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白宫以及国会山等著名景点,谒见了林肯纪念堂和杰弗逊纪念堂,所到之处无不感到美国文化、美国文明和美国精神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感 触

  在走马观花的几天时间里,我有三点强烈的感触:一是美国人有非常炙热的爱国情结,悬挂国旗是随处可见的现象(并非节假日);在世贸废墟的旧址上,他们把罹难的人们称之为英雄;而在纽约参观一艘退役的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母时,我惊奇地发现他们把它作为青少年的爱国教育基地,不仅如此,还发现一些耄耋老者身着当年的军服佩戴军章,义务为游客讲述历史和让游客分享光荣。我与他们在攀谈时,发现他们对中国非常友好,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我告诉他们我来自中国的南京,南京有个航空烈士陵园,那里安葬着许多曾帮助过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行员,他们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和缅怀,老人听后热泪盈眶,此情此景感人至深,令人难忘,我们还合影留念;二是美国人有强烈的自尊自立意识,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不时发现有些严重残疾的、坐轮椅的垂垂老者和奇胖无比的男女(你真是无法想象他们有多么的胖,他们每迈一步都是非常的艰难,据说他们的寿命就是三、四十年),但他们并没有像那些在国内同样的人一样坐等着上帝对他们的安排,而是走出家门尽情的享受社会和大自然带给他们的一份同等的恩赐,并且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真是令人钦佩;三是美国人的文明程度很高,而且善良热情。只要你有需要他帮助,他一定会非常热情地帮你,即便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他们也会彼此会心致意,互致问好。在返回大西洋赌城的归途中,一车游客无意得知其中一名过生日,于是全车的人都大声咏唱《生日歌》,其实他们都互不相识,此情此景令我至今难忘。人与人的真诚相处,友善信任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确实做到了和谐发展。

  还有很多的感慨但我已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抒发了。8月1日我准时从芝加哥到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报到,真实地体会了美国大学的教育方法,仿佛又回到了我学生时代的生活。

报 到

  拖着沉重的箱子和疲惫的身躯,怀着对这片陌生土地的新奇和校园生活的憧憬,我坐在灰狗大巴上似睡非睡的随车摇曳。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我此次美国之行的目的地??印第安纳州的首府波利斯市,这里是印第安纳大法学院波利斯校区的所在地。

  出了灰狗大巴站,一脸茫然,顾不得环视这座城市的长相,我便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学校的宿舍管理办公室。好在学校此时尚未开学,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并不忙,在说明来意并办完入住手续后,我手持着钥匙去寻找将栖息我6个月的属于我的“家”。打开宿舍门,屋内的条件还算比较舒适:四个独立的卧室(意味着有四个Roommates),两个卫生间,一个公用的客厅和设备齐全的厨房,加上洗衣机、干衣机和空调一应俱全。在稍事休息后,我便开始整理起自己的东西,不到一个小时便各归其位,安顿就绪。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我又匆匆赶往法学院LLM项目办公室,会见该项目的主任Claire Grove女士,此次的访问学者由她负责接待。一见面Claire女士就开始仔细地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和一大堆的文字说明,以及安排选课和与教授见面的事儿,交谈是在非常热情友好却又让我似懂非懂的状况下进行的,因为这是我到校后尚未喘息的第一次正式谈话,且Clair的语速非常快,实在有点找不着北,以至于还出了点小故事,她让我去参加第二天的访问学者的Orientation Meeting,结果我却跑到了LLM Students的Orientation Meeting 上,实在有点不好意思。但总的来讲,我的英语还算胜任,受到了老师和学员的一致好评。但随后下来的几天却有点让我不知所措,饱尝了什么是花钱买罪受的感受。不由得让我联想起电影《甲方乙方》的一些情节来……当然比其中的情形可能要好得多了。

  一是电脑上不了网,因为宿舍和法学院用的都是局域网(校内网站)必须先申请相关户口后才能使用,这使得我与家里唯一联系方法中断,而就这点简单的事却折腾了我两天时间;二是开立校内的ID(JAGTAG)、银行户口和办SSN,这些都需要OIA的证明,于是开始了只有两条腿的校内外部门间的奔波;三是校区奇大(从我的宿舍到法学院坐校内巴士,要乘两趟车),办事摸不着方向,像无头苍蝇一样。不像国内集中办公,与人方便,提高效率;四是最要命的购物,由于没有交通工具,买食品极为不便,有点规模的超市都在远郊,坐公交车一个单程需一个小时,且手持肩扛,步履维艰,实在有逃难的感觉。

  所以起初的10天真正考验了我的耐力和毅力:因为要办所有这些无法简化、无人代劳的事,你就必须在酷暑烈日下疲于奔波;因为你要事必躬亲,无微不至,你就必须在忍饥挨饿中逐一解决。往往在此情此景中容易让人暗自神伤。说句儿女情长的话,设在电子词典里的morning call是一首我女儿最爱弹的钢琴曲,但是每当听到它的响起,我的homesick却不能自拔,只好换掉……但我坚信这一切都会过去的,“面包会有的”!

接下来的日子如我所愿,有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喜悦。知道了办事的方法、了解了银行开户的程序,在逐渐熟悉了环境以后,我开始采购一些食品,拿出在家从不发挥的做饭做菜技能,尽可能地使自己的饮食恢复到国内的习惯状态。于是有了米饭和一荤一素一汤外加一水果“WHO”的标准。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会做一些中国菜,让两个德国小伙子饱享中国式的口福,未曾想到的是他们不但把盘子给舔干净了,还把他们的溢美之辞给说出去了,弄得印度、俄罗斯和爱撒尼亚的同学都要吵着到我这儿吃饭,让我欠了一大堆的口水债。

  说到这儿不能不提及我的室友。第一次见到我的室友是在我抵校后的傍晚,当我从LLM项目办公室回到宿舍后,一位年轻的德国小伙子迎了出来,他自我介绍说,他叫Akim,从德国来,今年26岁,刚大学毕业;另一位也是德国人,叫Staffen。在我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帮助,也分享了他们的食物。他们表现出的热情令我感动,选择这样的室友是我的本意和要求,因为我觉得有语言的交流环境,将有助于语言的提高,还可以排遣孤寂。事后的效果印证了我的选择,我们每天晚上都在客厅交流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法律方面的信息,甚至其他学员得知后也加入到我们的交流行列。

  培 训

  为期两周的法律英语培训正式开始了。这是我第一次坐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也是我第一次见到LLM班的全体同学。上课的第一天每个学员都作了自我介绍,50多个学员来自七八个国家,真可谓是五湖四海,欢聚一堂。英语教员Cathy是一个和蔼可亲,笑容可掬,耐心细致又尽心尽责的中年妇女,她胸前挂着一个可爱的红色中国结,微胖的身体却有着丰富的肢体语言,她富有激情的讲课把大家的参与热情发挥到极致,以至学员们忘掉了自己语言表达的困难,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感悟。Cathy的课轻松自然,充满活力,而且幽默诙谐。无论是分组讨论,上台演讲还是其他安排,她都尽可能使大家得到语言锻炼,她强调不要求语法准确、语音标准,但要善于表达,勇于表达。她还安排了一些教授与学员见面对话,试听教授们的讲课等活动,使大家在今后的正式专业课上能听懂适应教授的讲课。

  短暂的两周法律英语培训很快就结束了, 大家都还沉浸在体验和回味之中,而Cathy又在忙着给大家发伊妹儿,征求学员的反馈意见,并继续辅导有些学员的语言能力。我觉得大家的收获可能不仅仅在语言上的进步,更主要的是两周的相处使得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肤色的同学成了同窗好友,成了同仁知己。

  培训期间感受良多,而最令我难忘的有两件事:一是Cathy听说大家购物不方便,便组织有车的同学和上届的师兄师姐们开车带大家集体购物,Cathy的用意不仅在于利用这样的机会融洽学员的关系,增进友谊,而且还能得到在美国生活的实际锻炼。Cathy始终面带微笑的在一旁帮助大家选购物品,或抓拍购物时的有趣镜头。二是在法律英语培训即将结束前,Cathy向大家发出正式的书面邀请,到她家参加她的Pizza Party,于是学员一片欢呼,热情倍增,纷纷准备起第二天带给Cathy的礼物。第二天下午4时许我们驱车来到Cathy的家。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有一座独立的坐落在大树丛中的别墅,房子并不十分大,也不豪华,但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周边道路宽阔,绿草如茵。大家在欣赏完之后,便集体动手拿饮料,切水果、做色拉,分Pizza,三三两两聊天、拍照、荡秋千。此情此景,我觉得真是其乐融融,好不温暖,真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国际化的大家庭,而我们的家长恰是这位可敬可爱的Cathy大妈。

  购 物

  说到印大就不能不提到波利斯市,这是印第安纳州的首府,也是法学院的所在地。由于购物和办事的原因,我需要经常去市中心,去多了也就熟悉起来。其实这个城市很小,几条街,人也很少,但很干净。出租车不多,也不满街跑,如果要用车的话,需提前电话预约,马路上招手停车的现象极少,倘若你有急事路边等车的话可能反而误事。市中心方圆也就一公里左右,只有几幢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几公里外都可以见到。市中心有几栋建筑风格很古典的房子,人们在中午或晚上喜欢坐在街头边吃饭,边聊天,民风淳朴,安逸祥和。市中心只有一个规模较大的购物MALL,三店相连,自成一体,基本生活用品都能满足。但以国内大城市过来的人来看,绝对谈不上热闹,更谈不上繁华,如果一定要做类比的话,充其量只能与苏南的县城相当,甚至还不如。我觉得这可能符合美国人的思维逻辑,只谈实用,不讲奢华,更不虚设形象。(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论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信访“叫停”审判:信“访”还是信法?
秦希燕:物权法修改必须体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谈物权法草案的修改
敬云川:央企主辅分离之“武钢模式”
留学美国:一个中国律师的经历(上)
董文涛:冷眼“电脑量刑”
敬云川:投资拍卖三大注意
现代大型律师事务所----与过去相比较
赵玉增:律师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