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非梦亦非烟——序刘桂明《法治天下》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6:36:3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邓拓这句诗里,饱含他对二十年“笔走龙蛇”生涯的绵绵深情,我于其独特的苍凉、无奈中感到了真真切切的自信。每个忠诚于新闻事业的记者、编辑、报人,都可能从中吸取自己所需的养分。

  《法治天下》的作者,是个带着地图昼夜兼程采访人生足迹的年轻旅人。不断地奋进中留下旅痕,片片段段、滴滴点点,组成自己的交响乐章。他足涉大山名川,采访达官闻人。可贵之处却在常能眼睛向下,深入社会基层,关注芸芸众生。他在游程中不同那些“望天鱼”为伍,是值得称颂的品格,是一个优秀记者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请读读那篇“第一个殉职法庭的女律师”。作者以“心香一瓣吊忠贞”(邓拓挽黄敬语)的虔诚,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动人心魂的鲜活的形象,推动着中国律师跃上历史舞台。女律师黄惠莲的业绩也许不如往昔文艺作品中的施洋那般悲壮,而桂明却扎扎实实地向世人展示出了她的真诚与刚直。以济弱扶困为己任的当代中国律师,眼下不正需要这份真诚与刚直么?黄惠莲不是天边的一抹彩虹,她宛如走出茫茫黑夜的漫天朝晖,霞光万丈,射出浩渺的希望。

  世无全才,桂明自不例外。可是他作为法制记者、编辑,直到作为总编主持《中国律师》的笔政,无论采编、策划,或是经营、发行,却的确无一不强。他在这些领域里创出的业绩,我自愧不如。书中编入的文字,也仅能体现他的心路历程,绝非他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的全部成果。

  诚然,这里没有鸿篇巨制。但那字里行间跃动的灵光,却能映照出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律师这个群体的业务实践和社会生活,预示着前程的澄澈光明。他会抓“焦点”,又善于“透视”。看他通过诸如“中国的廉政风暴”这样的焦点问题,透过“发生在江西省人大会议上的怪事”之类的典型事例,让人触到肌体上鲜血淋淋的伤口。“一切文字,我爱血书者。”尼采此说,颇有深意。更何况桂明还要透视那血染事物的本质,进而说明即使有了较好的生存条件,也决不等于自然会有健康丰富的高尚生活,于是呼吁积极疗救,要求对产生“伤口”的每个环节都实施有效的监督。舆论监督,有人爱之,有人厌之。厌之者多为染有帝王遗思的七品芝麻、封建余孽。我们之所以甚爱不移,无非是因为它千真万确地起着保护众生、稳定大局、推动社会进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桂明用实例说明了监督与稳定的这种关系,证明了那种实施监督会碍于稳定的观点不符合实际。鄙以为这是书中精华,似不宜等闲视之。

  请勿以“成熟”之论对作者求全责备。成熟,对谁都是个过程,本书作者以他不懈怠的创造性劳作,记可传之人,叙感人之事,抒大众之情。我与桂明结交15年,友归忘年,情属忘形,兼有同道之谊,更知他笃行、勤读、多思,又能取人之长,常年一贯,我有理由期待,这位风华正茂的法治旅人,会在他深沉的忧思中,献给世人一曲维护法治清明、司法公正的“正气歌”。

  张思之,著名律师,《中国律师》杂志创办人、首任主编

相关文章


左卫民:司法改革理念纵横谈
贺卫方:法律人的时代担当
顾培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上)
现代化与中国律师制度的发展
分明非梦亦非烟——序刘桂明《法治天下》
律师辩护:有待保障证据开示:尚需论证
刘桂明:定位决定一切
贺卫方:撑起中国宪政的九大支柱
何兵:法律程序的价值与弊端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