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明.感恩的心永远美丽----序《命运无声》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6:49:3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她曾经是一位教师,而且本来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她曾经是一位律师,而且早就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

  她现在是一位法官,而且是一位优秀的法院院长,一位非常爱警、为民、务实、开拓的法院院长。

  同时,这又是一个值得我尊敬并仰慕的人。

  这是一个值得我尊敬的人用心写出的文字。

  显而易见,为值得我尊敬的人写出的文字成书作序,既是一个美差,又是一个难差。我知道,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惶恐的承诺。

  因为,从年龄上讲,她永远是我尊敬的大姐;从职务上说,她曾是我的领导----全国律协常务理事;从工作上看,她现在是一位法院系统的领导。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谈,不管从什么方面论,我都不够资格、没有条件、缺乏资本为她写的书、为她用心写的文字作序。

  所以,我不敢接受这个挑战,无法作出这个承诺,尽管我很愿意为她做一些事情。

  然而,正如她的性格一般,认准了的事情决不改变。尽管,我曾经想用“拖”的办法使她改变主意、改变初衷,但她的一个“等”字让我彻底下定了决心:接受邀约,欣然承诺,不再拖延,不再推诿,而不管自己的笔力是否具备,不管自己的资历是否允许。

  坦率地说,我是一口气用一晚上的时间读完这部作品的。

  但是,我读完之后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至今不知如何来概括这部作品的体裁,说它是小说,它没有虚构,只有真实;说它是散文,它又是一气呵成,并非独立成篇;说它是报告文学,它又没有渲染,不显华丽;说它是随笔,它又没有举一反三,而是凡人琐事,有一说一,实话实说……

  实际上,是什么体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看待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它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力写出来的小传杂记。所谓小传,作者以简炼的文字介绍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所谓杂记,作者在介绍自己人生历程的同时,写出了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悟、感动、感慨……

  简而言之,整部作品告诉我的就是两个字:“感恩”。

  所谓“感恩”,就是感激别人的恩德。美国著名犹太人哲学家、神学家赫舍尔教授说:“感恩意识从我们一存在便给予了我们。它并不是从概念中产生的;在它被制定为概念或其内容被阐明以前,它就作为一种意识留在我们身上。它意味着承担任务,受到召唤。它体会到,生活是获得,而不是索取。它的内容是为收到礼物而感激。它不只是一种生物学的授受关系。……人如果不意识到自己蒙受了恩惠,就不会想到自己是人。因此这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是做人的本质特征,取消了它就将泯灭人的特点。”

  粗放无拘的布什总统曾对中国的春节表达过一番极为细腻而动情的感慨:“中国的新年是喜庆和感恩的完美结合”。的确,岁尾年头,极易动人情怀。这种情节就是感激之情,感恩之怀。在新年手机拜年的短信狂潮中,我们可能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群信赖的朋友。当你收到这条短信,一切随之拥有。新年快乐!”我们可以看到,在“幸福”的首要位置就是“一颗感恩的心”。可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实为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感恩”不仅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也不仅是我们做人的本质特征,更应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心有感恩,我们能看到平凡中的美丽;心有感恩,我们能在知足惜福中体验一种由宽容、善意、温情与和谐共同勾勒的美好情愫。

  于是,人间因为有了感恩而更加斑斓多姿,世界因为有了感恩而更加多姿绚丽,人生因为有了感恩而更加绚丽丰富,社会因为有了感恩而丰富和谐。感恩,让我们激情四溢,让我们刻骨铭心;感恩,帮我们穿越苦难,助我们超越自我;感恩,使我们成功成仁,使我们精益求精;感恩,为我们回归自我提供参照,为我们回归人性寻求慰藉。

  作为本书作者,张兰珍丝毫不回避不否认这是一本感恩的书。她说:“当我把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画上句号的时候,心里却没有预期的那么轻松。我知道,我在这本书里如此真实地剖白自己,肯定会招来议论甚至授人以柄。但这本书,我是写给母亲写给女儿的。同时,也是写给我的朋友和支持过我的领导的。凝结在这本书里的,有辛酸也有欣慰,有义愤更有感恩。人怎么能不感恩呢?那么多的朋友无私地支持过我,我总想有个形式报答。想来想去,还是用这本书吧。它既能传达我的感激。同时,也能让我的朋友随着这本书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家的朋友。即使是不值一读,但我的那些朋友却值得一交,哪怕只是神交。”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养育之恩,领导的提携之恩,乡邻的支助之恩,长辈的关心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同学的帮助之恩,同事的支持之恩,同行的鼓励之恩……

  其实,正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般,只要注意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到许许多多值得感恩的情和爱。父母的含辛茹苦,师长的谆谆教诲,配偶的相濡以沫,朋友的肝胆相照,领导的辛勤培育,同事的精诚团结……

  张兰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而感恩的前提是知恩。因为知恩,她才知道怎样努力;因为努力,她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因为进步,她才获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功。诚如她本人所言,这是一部原本想写给远在新加坡读书的女儿的书。她要在书中告诉女儿,她的母亲走过的是一条独立生活的路,一条女人靠自己养活自己的路,一条靠本事吃饭的路。她想让女儿知道,她的母亲是怎样靠着自己的努力,靠着自己的扎实,从一个没有门第没有背景的乡下柴禾妞奋斗到今天这个样子;她还想让女儿知道,她的母亲是怎样从一个只知道挣钱养家的穷丫头成长为能够为共和国的法制事业添砖加瓦推波助澜的女法官;她更想让女儿知道,在她母亲的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克服难关、不断取得成就的人生旅程中,有多少好人、有多少恩人、有多少贵人的无私帮助与无限关怀。

  一句话,她要将她的经历作为财产留给女儿,她要将她如何发奋努力、如何知恩感恩、如何感恩报恩当成财富留给女儿。

  20年前,曾获奥斯卡金奖的美国影片首次登陆中国。其中在一部叫做《金色池塘》的影片中,我听到了一句让我刻骨铭心的话:“要想了解一个人,是要用一生去完成。”本文作者希望女儿了解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同时,了解她本人对她母亲的爱与悔。

  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必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张兰珍也没有例外,她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母亲是她心中的寄托,是她的希望、她的依靠,是她生活的支柱,是她最最亲爱的亲人。但是,当“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著名作家张洁女士书名)之时,她觉得她自己完了,她觉得失去了生活的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那是一段什么日子啊!在书中,我们看到,那是一段心被掏空了的日子,那是一段梦靥般的日子,那是一段孤苦无诉、茕茕孑立的日子,那又是一段心里失衡甚至有些变态的日子,那是一段渴望亲情渴望到骨子里的日子,那是一段愧疚撒咬灵魂的日子……

  情真意切的描述,情深意长的回忆,让我们见证了一颗如此美丽的感恩之心,也让我们阅读了一颗如此真实的感恩之心。

  有一首流行歌曾经让许多人经常吟唱,甚至不断落泪,那就是以温情歌手著称的陈红演唱的《感恩的心》: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与张兰珍大姐交往多年,我只知道她是一个能干的人、一个爽快的人、一个厚道的人、一个敬业的人,实在没想到,她还是一个写得一手秀丽漂亮、华丽动人的文字的文人。坦率地说,我在读她这部作品时,越读越感人,越读越动情,越读越叫好,越读越惊叹。同时还越读越后悔,后悔自己不该接受这个艰巨而繁重又美丽的邀约。因为在这样深情隽永、温情细腻的文字面前,我这样笨拙而苍白的文字怎能命笔为序呢?好在笔者自己案牍劳形久了,借墨结缘多了,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我又有点希望表达什么的愿望,正可谓先读为快,一吐为快,不吐不快。

  于是,我首先读到了作者“感恩的心”。只要是感恩的心,就永远美丽。美丽的感恩之心,来自本书的“真实”。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的原则就是真实,既然是真实,我当然就要不粉饰,不雕琢,不拔高,不矫情,不文过饰非。”真实,是本文作者作人的原则,也是本文作者作文的原则。因为真实,我们读到了她“童年的回忆”,看到了她“辛酸的中学生活”,见到了她“动荡的大学岁月”,甚至感悟到了那个“收‘锅灰’的女孩儿”的“初恋”和“结婚”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目睹了她“当上‘律师头’”之后如何遭遇“艰难的改制”和当上法院院长之后怎样面临“飞来的‘横祸’”,旁观了她“官司缠身”之中遇到的真情帮助和事业成功之后的“悲喜同日”。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因为真实,在她笔下显露的某人背叛和婚姻危机。读到这里,我们既为她的真实描述捏把汗,又为她的真实笔法而敬佩。在文学作品中,大概除了小说和诗歌,真实本是文学的生命,却让许许多多功利之人、浮藻之辈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不能不说当今文学发展的不和谐之音。

  张兰珍的作品,不仅真实,而且真情,更是真功夫、真本领。因为真功夫、真本领,所以更耐读、更好读、更值得读。

  中央电视台每年要评出一些“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他们又如期推出了一批感动我们的典型人物。在这组人物群像中,既有为一句承诺而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陈健,也有身患重病而仍然坚持助学的青年歌手丛飞,还有坚守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又有20年如一日行走在马班路上而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更有在无声的世界里与无垠的太空中打动我们的“千手观音”与“航天英雄”……他们感动我们的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平和心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情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不变承诺,只知付出,不求索取的英雄真心。他们是普通人,却作出了不凡的贡献;他们是特殊人,却拥有着普通的情怀。

  有一种爱,常常让我们泪流满面;有一种情,时时令我们感动万分。这种爱,这种情,就是感恩之情,就是感恩之心。

  阅读,首先是一种感觉,其次是一种感触,最后是一种感慨。而感慨之后,必然伴随着感动。各位读友,在笔者看来,如果您不知道什么叫感恩,如果您不知道怎么感恩,如果您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感恩,那就读读这本书,读读张兰珍法官用心写出的文字。这里只有细腻的描述,只有传统的笔法,只有心灵的感触,只有美丽的感恩之心。

  命运是无私的,她对谁都很公平,谁都不必抱怨;命运是无声的,她不会直接用语言告诉您怎么办,而只是用行动提醒您如何感谢命运;命运又是无情的,她会告诉您如何用一生去了解命运、改变命运、谱写命运。而如果您不知恩、不感恩,命运就将永远对您关上大门。

  感动之后,感慨颇多,感恩之心,永远美丽。走笔为文,是以为序。

  (本书即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兰珍女士曾任第三届全国律协常务理事、山东省律协副会长,现任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院长。)

相关文章


敬云川: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什么是律师永远的天职?---序《总有一种坚持会令人感动》
陈有西:律师的道义和良心
昆明:2001年只有488人5年来翻了一番 昆明律师近千人
刘桂明.感恩的心永远美丽----序《命运无声》
陈有西:努力推进法院当庭判决
敬云川:《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主要内容及律师代理要点
贺卫方:中国足球困境的宪政透视
何勤华:关注法律毕业生就业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