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公务员备考辅导:申论论述的技巧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10 15:05:2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强调论点的技巧

  强调是突出某一个问题的技巧。有的文章观点好,材料也好,却写得四平八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运用强调手段,突出必须突出的东西。而在有些问题上,由于不能正确使用强调手段,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因此,正确运用强调手段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正确强调,就能使论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确强调的意思,首先指要明确强调的目的。法国剧作家小仲马有句名言:“如果不知道你往哪里去,你是不知道出路的”强调的目的不明确,就难于达到预定的效果。在一篇文章里,如果基本观点是错误的,你愈强调,它就愈错。如果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又能正确强调,就会给人以难忘的印象。所以,在强调之前,就要先弄清准备强调什么?为什么要强调?

  其次,一篇文章上只应强调一个问题,或一个问题的某一方面。不能什么问题都强调。如果所有的观点都同时强调,反而会出现“四平八稳”的局面,哪一个论点也突出不了。

  第三,强调要适当。强调时要防止绝对化。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不适当地强调了某一方面,抑制了另一方面,常常会收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强调时注意分寸是很要紧的。比如说一个年青的作家写出了一部好作品,给子公正的评价、热情的推荐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为强调他的优点,把他的作品说得一点缺点也没有,好像国内没有人能比上他,这就从另一方面贬低其他有成就的老作家。在讲到他的成就取得的原因时,肯定他个人的刻苦努力是对的,如果只强调这一方面,忽略了老作家、人民群众和领导的帮助、支持、鼓励,也同样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所以我们在谈强调的方法之前,要明确什么才是正确的强调。

  论述中强调手段的使用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词强调

  语同强调指在文章中,直接用语同表不出强调作用。如提不“请注意”、“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申明”这类。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我而度申明:出版这个参考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而不是要同志们去记那些具体材料及其结论。”这里的“我而度申明”就是强调。语同强调有时用重复同语引起人们的注意。洪深先生有篇文章叫《戏剧官》,结尾处写道:“以后,我只希望,那神圣庄严的官字,永远永,不,不,不,不,不,不而和那寒冷混沌的‘洪深’两字相连”洪深是

  个戏剧作家、导演艺术家和戏剧理论家。他希望将毕生精力献给艺术。在抗日战争中为挽救祖国的危亡,他不得不在第三厅做了7年戏剧官。这7年里,他丧失了女儿,丢掉了艺术,得了一身病,几乎丧命,使他一想起来就胆寒。所以,他在这里连续用了9个“不”字,这9个“不”字突出地表达了不愿做“官”的强烈感情

  还有一种是结束时的总结概括语。如“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

  “由此可见”之类。在议论文里,经过论证在一个小的段落或结束时加以归纳总结,从结构上来说是与开头相呼应,从突出文意上来说也具有强调的作用。

  2.集中强调

  从材料的选择安排到具体的表现,都可以使用集中强调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侧重一面,集中一点,把问题讲深讲透。报刊的编辑们最不欢迎的文章是面面俱到,什么问题都谈,哪一个问题也谈不透。他们最喜欢的是能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小角度深人下去,讲出一番新鲜的道理,能给人以启不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比如《对立中求和谐》这篇论文,分析的是唐诗的艺术辩证手法,但并不是一般地孤立地谈唐诗的艺术手法。“对立中求和谐”虽然说明的只是一点,但笔墨很集中,而且与此无关的东西统统不谈。作者抓住这一个小小的侧面,通过从唐诗人手将两种对立的因素在同一首诗中结合起来,达到均衡和谐;从事物的反面人手描写事物,用反衬手法突出所描写的东西,从而取得和谐;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截然相反或相对的两件事物的比较、对照,烘托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以及虚实的对立统一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有力地突出了唐诗运用艺术辩证法的特点,给人的印象就比较深刻。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集中并不是指谈的问题的数量的减少或概括面的压缩,而是为深人挖掘事物的本质。事情谈得多,笔力不集中,不利于把问题谈深。

  集中强调的另一方面是确定了一个侧面以后,还要有写作的集中点。在《对立中求和谐》一文中,作者谈了四个特点,集中谈唐诗对艺术辩证法的运用。在具体的行文中,比重和笔力是不完全一样的。作者对反衬这一手法作了重点解释,他着重指出,“唐诗中这种反衬手法,往往比正面描写所取得的效果更为强烈,它充分利用了人的心理功能,利用和启发人的潜伏的创造因素,把欣赏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创造者,使欣赏者能根据作品提供的形象,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出发,领会到作品中未直接表达的形象和感情,得到意味深长的美学享受。”在这里,作者充分地强调了反衬手法的美学作用。

  部位强调

  部位强调指通过精心安排,从文章的结构上突出作者希望突出的问题。在报纸上我们常看到头版头条新闻、通栏大字标题、套红大字标题,也看到第四版的边角新闻、报缝中的小消息。如果一则头版头条的新闻,我们把它放到了边角夹缝中去发表,其内容并没有一点变化,但其显不的意义是不同的,这就是部位强调了它们的作用。放在头版头条或套红,它突出地告诉人们注意这是重大的新闻,应引起注意,而放在边角上,说明它并不怎么重要,知道了就行了。

 在议论文中的情形也同样如此。议论文的部位强调有首部强调、中部强调、尾部强调。

  首先是首部强调。首部强调包括标题、提要和起笔的强调。标题以最为简明概括的语言点明自己的论题为好。这样做就最先突出了文章的本质内容,否则,就难以吸引人。同样是谈时间,有的文章的标题是《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胜利》,而有文章的标题是《为四化建设而珍惜时间》、《珍惜青春,抓紧学习》。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前一组标题强调了时间的意义,说明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生命,就是金钱,就是胜利;而后一组标题则比较平,只是说为四化建设要珍惜时间,要珍惜青春,抓紧学习。自然科学的论文,一般都有提要,它将全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在前面提不说明。在文章的起笔处,自然科学论文大都有引言(或前言、概述之类),社会科学论文,有相当一部分文章,虽未标明有引言,但在开头部分都有总述,或者对要论述的问题加以说明。不论哪一种形式,这一部分往往要通过交代提出问题的背景、原因等等,强调论题的重要意义、价值以及在某一方面的作用。欧阳修的《纵因论》中《五代史伶官传序》劈头一句就是“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苏询《辨奸论》、《心术》的起笔“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一般人把这种一开头就摆出论点的方式叫“开门见山”,事实上就像我们站在刀砍斧劈的百丈悬崖下仰视山峰一般,使人一见而惊。觉得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意思,非看一看下面的内容不可。这样,在一开头就突出地摆出论点,把人们卷人了说理的“漩涡”中心。

  其次是尾部强调。这种强调方法的要求,是在尾部给人造成难以磨灭的印象。使用这种方法,在开头与中间并不直接点明题意,只是娓娓动听地叙事,在叙事的中间时而插笔议论,与题意暗暗扣合,层层敲击,步步紧遍,到末尾处才一笔点题,做出结论。例如《过秦论》

  (1)前半部极写秦之强,通过席卷天下,包举宁内,囊括四海,不可一世等描述和层层铺叙,反映了秦国强盛时的攻势;后半部极写秦之弱,通过陈涉举木为兵,揭竿为旗,四海响应,不可一世的秦国便顷刻而亡等等描述,揭不了秦国灭亡时的情景。到这里,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接着做了同答:仁义不施,攻守势异。这一笔遒劲有力,犹如撞钟,轰鸣九州,响彻千秋。

  而次是中部强调。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抓住中心论题在前面、后面、中间反复说明,从正面、反面反复论证,同样的道理经过这样论证之后,又用事实进行效验,在中部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友邦惊诧论》一文,鲁迅先生抓住“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论点,先揭“友邦人士”的画皮,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辽占,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他们不惊诧;国民党统治下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不众,他们不惊诧;学生一请愿,他们就惊诧了。说明了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而这样的“友邦人士”一惊诧,国民党政府就害怕了。这就从本质上揭露了国民党政府是“怎样的党国”,国民党的友邦是“怎样的‘友邦”’。另一种情况是在中部运用一些策言警语,对所论述的文物作形象的凝练的概括,以期给读者留下难忘的记忆。如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规劝后主,要他“亲贤臣,远小人”;韩愈在《师说》中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范仲淹在《1}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说他的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这些警句在文章中常常起到振聋发馈的作用。

  1、叙述论据的技巧

  论事析理是我国写议论文的一个传统手法。通过对事情简洁明了的叙述,让读者了解借以立论的事物的面貌和来龙去脉,从而为立论提供依据。由于陈述的道理不同,因而对论据的叙述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记事说理:

  记指记载,事指客观的历史事实。通过历史人物的经历、事迹的记叙和议论讲明一个道理,这是我国早期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国策》中的《司马错论伐蜀》、《范雏说秦工》、《唐唯说信陵君》等说理文都属于这一种类型。这一类文章既有叙事描写又有议论,文笔生动,记事完整,论说雄辩,观点鲜明

  《司马错论伐蜀》,记叙的是司马错与张仪当着秦惠工在伐蜀还是伐韩问题上的一场辩论。文章记事交代简略,记载论辩详细,最终司马错的意见被秦惠工采纳了。

  在现代文中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一开头就是“我们赢了!”“中国女排夺得了世界杯!”接着是举国为之欢呼的一段概括描写。这是交待事实,不是议论,下文的学习女排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议论,正是从这件事而产生的。所以,它是论据,是议论的依托物。张志光同志的文章《功名难夺报国心》分别叙述了我国近代科学史上三位科学先驱:詹天佑、比如、谭根的事迹。通过叙述事实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他们都具有“功名难夺报国心”的品格。这篇文章先提出三位科学家的名字,未说先张其本。下面有两层论述:

  一层论述他们的才能,他们的一生,是登高涉远、破奥解谜的一生,是献身科学、为祖国扬眉吐气的一生;另一层论述他们的志气,从而导出“功名难夺报国心”的结论。围绕这两层意思叙述事迹,展开议论,并从而引出结论。这种情况与前一篇文章不同。事实的叙述既是提出问题的依托,又是论点必须的论据

  2.依理论事

  这一类论述方法和前两类又不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般论述方法。作者先提出一个论点,而举出事实一一证明,说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真实的。贾谊的《治安策》就是这样写的。开始,他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国险固,诸侯强大之后必然与天子有相疑之势。上疑下,必讨;下疑上,必反,自然就不能安。为证实这一点,他例举了亲弟淮南厉工长、亲兄之子齐悼惠工子兴居济北玉、高帝兄刘仲之子吴工痹谋反的例子,说明现在如此,数11年后,诸侯强大起来,欲为治安就更难了。

  因此,他建议文帝及早采取措施削弱诸侯的力量。先举了高帝对待韩信、英布、彭越、张傲、贯高、卢结等例子说高帝如何征伐、沫夷的,并以文帝与之对比,而以比敬密奏淮南厉工反被刺而死和长沙工吴而的忠诚为例子从正面说明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和功少最完、势疏最忠的道理。结论是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文章从分论点人手层层论证,从正面和反面反复说明削弱诸侯的力量的重要性。中心论点虽并未一开始就出现,但日随纲而仲展,步步围着中心进行。论据的使用自然也呈现出“伞形”似的展开。由于用枚举方法例子很多,每一个例子都十分简括。有时从反面连举若干例子,一笔而过,突然插进一个正面的例子,子以评述,令人难以忘怀。这种阐述论据的技巧,实在令人赞叹!

 几复述评析

  文学评论中的复述与一般议论文的举例不同,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而创造。文学评论的复述既不能照抄,又要生动、形象、准确地反映原来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这种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述性的评述揉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巧妙的议论,这才具有文学评论的特点。如果叙述干巴巴的,评论又很概念化,读起来就很枯燥

  海涅引述了詹姆生夫人介绍《威尼斯商人》的女主角鲍西娅的一段话,是很有光彩的。“她身上具有她应有的那种莎士比亚经常赋子他的女主角的可爱的享性;以及她的种系所具有的那种尊贵、温婉和优雅,外加她个人独特的天赋:高度的智力、热烈的情绪、果断的决心和达观乐天的性格。这些都是她天赋的享性。除此以外,她又兼具她的地位、她的周围关系所赋子她的诸多优异出众的后天教养。她是一个工侯般声望和百院家产的继承人;一个善解人意、侍奉周到的侍女成天陪伴着她;她在芬芳的气氛和奉承取悦中长大。这便在她身上造就了一种骄矜,一种高贵庄严的美,一种雍容的气度,这一切在她和那些显赫的人物亲昵的接触中,就在举止谈吐间表现出来。”

  鲍西娅是《威尼斯商人》中并不比夏洛克逊色的艺术形象。莎士比亚通过对话与动作描写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却并没有评述性的介绍。评论家根据剧作中的描写对人物作了评述性的介绍。这种介绍中有描写也有议论,两者自然地融为一体。通过评论家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鲍西娅确实像是在大理石的宫殿里,在饰金的天花板下,在雕嵌着斑灿碧石的地面和杉木地板上长大的小姐,她充满透彻的智慧、纯真的柔情和活泼的机智,美极了。

  文学评论中不仅介绍人物如此,介绍故事情节也同样是将充满激情的描写和理智的分析细心地结合起来,并且往往不是静止地像一般议论文那样先介绍一个论点,而举出例子加以证明,而是在介绍与评论人物的过程中,把故事情节轻轻地带出来。《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安东尼是罗马的将军,克莉奥佩特拉是埃及女工。在征服埃及的战斗中,安东尼被征服了。海涅并不是如此介绍这两个人物和故事的。他这样说:“对,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埃及女工,她毁了安东尼。他很清楚,这个女人将置他于死地,他要挣脱她的魔链……他逃走……但他的逃走好像是为了更快地返同到埃及的肉锅,同到他那条古老的尼罗河畔的花蛇身边……马上,他又和她一起在亚历山大光灿夺目的泥沼中滚来滚去……他不在稳操胜券的坚实陆地,而在不稳定的海上发动了战争,在这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海上—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反复无常的女人形影不离地跟随着他的地方,她突然溜走了,带走了她所有的船只,而这恰恰发生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安东尼‘像只痴心的水角一样’遁离阵地扯着满帆向她追去,置荣誉与命运于不顾……她以欺骗和奸计将他驱向绝望和死亡……而到了最后的瞬间,他仍然以整个身心爱着她” 评论家在这里介绍的是人物关系,却展现了作品的故事情节。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在议论文中运用论据时虽然都要用叙述,由于不同的议论方法,在使用叙述的时候大为不同,有史论中的纪实,同时介绍历史人物的经历与议论;有论事说理中先张其本,为立论先寻其根的简略叙事;有直接论述某一理论观点,先持论点,后以事实依据作为证明;也有文学评论中评议与描写叙述相结合的复述。叙述方法不同,效果亦大为不同。可见,要写好议论文,要把道理讲通讲顺是一个方面,怎样把有关的事叙述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4.论事析理

  另有一类议论文,写的也是历史人物及其有关事迹,但写法很不相同。虽然也有事,但以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评论为主,如苏东坡的《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晃错论》,就是这一种类型。

  《范增论》先用一笔记叙一个历史事实:刘邦用陈平之计离间项羽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范增怒而请归。接着作者就范增的去发表看法,集中说明范增的去是必然的,只是去得太晚了。

  《留侯论》也只叙了一句“子房受书于坝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并未详述这个故事,也未叙述张良一生的有关事迹。仅仅是通过音”析老人为什么授书于张良,说明只有忍小忿才能就大谋的道理

  《贾谊论》亦如此,仅就梁工堕马死,贾谊自伤哭泣以至于夭绝一事发表议论。文章着重分析了汉文帝未能重用贾谊实行削诸侯之策略的客观原因,认为贾生志大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未能谨其所发。

  《晃错论》也同样,说明他的死是“失足”自取的,并未详述晃错的事迹。

  通观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文章叙事简略,重在通过个别事件评述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发表个人主观见解。叙事在这里仅仅作为议论的发端和评述对象

 三、说明论证的技巧

  说明是写文章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写说明文需要说明手段,写其他文章,特别是写议论文,也需要说明手段。说明主要是用解说的方法简明指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其一是说它用的是解说与介绍的方法。议论用判断推理论证某一种观点,叙述陈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人物的经历,描写侧重于描绘摹写景物、事物、人物的情状。说明则直接解说介绍事物的特点;其二,这种解说介绍事物的特征,是指具有本质意义的特征。即通过介绍解说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的本质;其三,这种解说介绍的语言应当是通俗易懂的,简洁而又明了的

 说明与说明文不同。说明是表现方法,各种文体里都可以用;说明文是文体,这种文体具有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等特点。

  说明在议论文中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下定义。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说明事物本质的方法。通过下定义明确事物的内涵与外延,指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和其他事物明显地区别开来。因此,有人称之为立界说。有许多议论文的写法都是从定义写起。在立论文章中,先有一个定义,接着对这个定义的意思加以解释,然后分析证明,最后加以归纳。在驳论文章中,首先是审定对方的定义是否科学,论证是否能揭不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最后下一个结论。

  下定义要求比较严格。首先它要求定义与被定义的事物的外延是相等的。其次,要求完整地揭不被定义的事物的内涵,在实质内容上应是一致的。第三是在定义中不允许包含其他含糊不清的概念。比如说人是能思维会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这是从生物学角度对人下的一个定义。它反映了作为一种动物的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如果只是说人是动物,就不对,外延上不相等。动物包括的东西很多,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下定义要定义与被定义的事物外延、内涵相等,限制性语同的概念要清楚明确。一个严格的定义中的定义与被定义概念总是可以交换位置,而其意义不变。

  (2)解释。由于定义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为区别事物往往用划分的方法和解释的方法。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说:“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这并不是个严格的定义,而是一种解释性的说明,他指明他所论述的权威的含义是什么。按他的理解,权威包含强制与服从这两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其他的东西。他并没有在概念本身的外延上做文章。

  有些定义比较概括,人们不容易理解,有些还包含着一些比喻,如果不解释明自,人们就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要使用解释说明。另外一些名同、概念、判断,人们不容易理解,也要加以必要的解释才行。

  在议论文中最为明显的是解说论据。有些论据只是举上几个例子并不一定就能充分论证,只有对论据加以必要的解说,充分挖掘了材料的意义,或交代清楚了背景之后,才能起到证明论点叫乍用。《功名难夺报国心》在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举了詹天佑的例子,这个例子的开头说:

  “1903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时,俄、英两国工程师声称,如果没有他们,这条铁路就不可能问世!”接着作者对詹天佑挺身而出、力挑重担、独立修筑京张铁路这一论据的背景作了说明。没有它就难于突出詹天佑敢于为祖国扬眉吐气献身科学的精神。在论述第二个论点时举了比如的例子,说外国人以重金聘请他,他却说:“我衷心希望把自己菲薄的才能贡献给祖国。”1911年,他将自己在美国创办的广东飞行器公司迁同祖国,在广东继续致力于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在这个例子之后,紧接着讲“可惜,归国后第二年,比如在广州东郊进行飞行表演时,因飞机失事,不幸捐躯”。后面这段话就是对论据的补充说明,它交代了比如同国以后的情形。没有这样的补充交代,人们也同样是会有疑问的。

  (3)介绍。介绍在议论文中对事件的叙述、背景的交代、人物和情景的介绍有着特殊的作用。比如《对包公艺术形象应有个正确的评价》一文,开始介绍了南宋时期出现的三个包公韵戏《习包待制》、《三献身上》、《蝴蝶梦》,继而介绍了元杂剧中的包公戏中的包公形象,放在与贪官污吏斗争中塑造包公,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产生了“清官”形象。到了明代,包公形象的特点是铁面无私、嫉恶如仇,通过对封建法律的忠实维护和执行来体现人民正义的愿望。到了清代末出现了《钡J美案》、《钡J包勉》、《钡J判官》一类反对询私舞弊的戏,也出现了《珍珠记》、《龙图公案》、《胭脂记》和《断后》、《打龙袍》等等一类渗透着封建阶级思想意识的包公戏。由此作者得出结论,包公形象是一个矛盾的融合体,应有分析地对待。

  作者的论证方法是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包公形象,在介绍过程中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没有这种介绍,文章就难以得出结论是暗说的技巧

  明说指明自无误、自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观点。暗说是将真实观点隐藏起来暗暗地加以表现。这种说理方法比较委婉、含蓄。暗说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其一是明暗相衬。韩愈《送董邵南序》是一种。这篇文章是因董邵南得罪于有司,屡试不中,愤不得志,欲去燕赵之地找出路,韩愈写了这篇“序”相赠,以资勉励。名义上是送行,字里行间处处劝他不要去

  文章的开头,从一般道理上说,燕赵地多忠义之才,董生是行孝义的,因不遇而有慕于义疆仁者。明里说我知道你去是会意气相投的。这一番话对董生表不理解。韩愈虽然说“吾知其必有合也”,也只是“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一语的推论

  下面话头一转,马上说:那地方如今的风俗变了,与古时不同,暗指河北三镇搞独立工作是叛臣。现在你去能不能合得来,也很难说。明里没说不必去,暗里却说不一定去。

  末段托言董生代为看看街市上还有没有像高渐离一类屠猪的义士,见到他们代为转告,请他们到这里来做官。这是反语。表面上的意思是代为问候,捎句话中的意思是叫董生别去了。为什么?董生既然是义士,去燕赵又是为去投燕赵的义士的。现在,燕赵的义士要来唐胡做官,那又何必去呢?

  全文没有一句话叫董生不要去。在行文间,我们看得很明自,处处都是劝董生别去。这种手法是以明托暗。苏轼的《晃错论》,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狸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同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汉景帝时,晃错建议削诸侯,众诸侯以清君侧沫晃错为由进行叛乱,结果晃错被沫。苏轼认为错之被沫是咎由自取,下文是公开论证这一见解的。开头这一段虽未明说,却处处实指其事。所谓“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明指景帝时,诸侯强大,暗指晃错建言削诸侯的果敢行动与急于求成的过失,这就为下文错之被沫作了衬托。这种方法与前者不同,是以暗托明。

  另一种暗说方法是借譬讽谏。韩愈的《杂说四》、《杂说一》、《获麟解》,都是物喻的议论文。《杂说四》以麟为喻,《杂说一》以龙为喻,《获麟解》以麟为喻。《杂说四》以伯乐识马的故事,批评执政者昏黯庸碌,不能根据各自特长对待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杂说一》字面上讲的是龙与云的关系,实际上是讲君臣关系,指出君臣关系犹如龙云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但国君的主观努力,即自为,才是有灵气的依据;《获麟解》借麟讲君臣修养,麟要适时而出,出得其时则为麟,出非其时则失其所灵。这几个例子,意思是很隐晦的,中心思想的表现很曲折。

  而一类暗说是借代隐指。郭沫若的《黄钟与瓦釜》属于这一类型。郭沫若的横钟与瓦釜》

  写于1963年6月。1977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重新发表主要针对“四人帮”。黄钟代革命的中国人民,瓦釜代“四人帮”一类人。瓦釜可以雷鸣一时,终究会被人唾弃,它是不能永久的,而黄钟却永远是不会毁弃的。瓦釜以为超过黄钟,实际上只不过在为黄钟作义务宣传而已。

  鲁迅先生的《春末闲谈》是一篇有名的杂文。开始叙述细腰蜂捕捉青虫,扼杀生命,被老前辈们传为“美谈”。接着笔锋一抹,作者将这种行为比之为人类社会中统治阶级对人民施行的麻痹术。而进一步通过历史事件的音”析说明这种麻痹术是不能奏效的。最后借《山海经》里的传说作为结束,即刑天没有脑袋依旧在“执干戚而舞”,还是“不肯去兮”。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揭露当时(1925年)统治者施行的愚民政策,宣告愚民政策必然破产,预不人民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在文章中作者时而以物为喻,时而以古喻今,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既给人以启不,又给人以鼓舞。行文借譬暗说,嬉笑怒骂,形象地描绘了反动派的本质和丑恶嘴脸,使人久久难忘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也可看出暗说在使用上的一条规律,那就是在不便直说的特殊条件下才使用。韩愈面刘们己同情的董邵南和对唐胡的忠诚,直接阻拦董生;不让他去不行,鼓励他去投不义之邦也不行,所以只好暗说;在《杂说四》中,包含了自己对胡廷在用人问题上的不满,也不好直说;《杂说一》、《获麟解》含有对皇帝的批评也不好直说;鲁迅用战士和苍蝇比喻革命者和反动派,在国民党统治下,也不能不这么做;《春末闲谈》的写作同样是由于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所造成的。可见,暗说是在不能公开说的情况下采用的。所以,我们在采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条件和环境。这并不是说这一方面不好用,而是说要看对象,要掌握好分寸。在学术论文中,对些不同的观点的批评,也并不是都采用明说的,有相当数量的是委婉含蓄的批评

五、起笔的技巧

  俗话说的“院事开头难”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做到“落笔生花”实在是不容易。为什么开头难呢?一方面,开头是门面语,要给读者第一个印象,开头抓不住人,人家就不会看下去。要能在一开头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是不能不下功夫的;另一方面,开头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的规定的任务。开头说不明自,中间也不容易使人明自。有些事开头要点出来,不能谈得太多,谈得太多,便肢解了后面的内容;有的开头要概括,又要开宗明义,后面才能展开;有的开头讲求趣味,一见面就抓住人,如此等等,都是有难度的。同时,开头还要考虑到结尾。结尾总是要与开头相呼应,文章才能显出完整性。开头有伏笔,后面才能应笔;开头有交代,有铺垫,后面才有发展,才能使人看得明自。开头开得好,后面也容易写得好

 面对《时间就是生命》这样一个题日,不同的开头就有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

  甲、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有人说时间就是效率,有人说时间就是军队,我说时间就是生命)

  乙、沈钧儒先生曾在书房里挂过这样一个条幅:“闲谈莫过五分钟”;话剧《陈毅市长幸里的那个化学家也贴过一个条子:“闲谈莫过三分钟”》他们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规定呢?因为在他们看来,时间就是生命。

  丙、时间,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说它长,起始于何处终端于何处,漫长漫长无人知晓;说它短,当今世界用秒表示时间的最小单位,已不新鲜,而对一个人来说,时间既漫长又短暂。

  丁、事物是按照自然法则运动的.比如地球跟着太阳转.地球自己也在转:动物有的爬 行,有的奔驰,有的飞翔;植物到时候就长叶、开花,它们并没有时间观念,直到人类认识了自然界,才有一年三百六干五天,一天二干四小时)一句话,才有时间概念)

  戊、我们都是三干来岁的人了,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心安理得地过一辈子)我们为什么还要自找苦吃来进行自学考试呢?

  分析一下这五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甲、乙两个开头比较好。甲没有废话,一落笔就点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论点。乙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提出一个令人思索的问题:时间就是生命。内、丁两例拉扯过远,讲的都是废话。一堆废话讲完了,论题还未出现。人们弄不清楚他们究竟想在这篇文章里证明什么问题。戊又过于突然,论点还没出现,就摆出了论据,也没有做一点必要的交待。人们看了不太理解,以为他在谈为什么自学的原因。

  由此可见,开头开得好不好,是文章写得好不好的关键,不能不引起重视。一个好的开头,首先要求起笔新鲜,要敢于在开头标新立异。像上面提到过的论题,如一开头这么写:“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明时间是金钱买不到的,十分珍贵,要倍加珍惜”或当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是稍纵即逝,很难追同来的。正如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不能放松”这样的开头并不算错,但和甲、乙两个开头相比,就不如甲、乙两个新鲜简练。开头应当标新立异。一个人写的文章尽管某一篇的开头如花似玉,令人称赞,其他文章的开头也不能雷同,更不能照抄。如果一篇这么写,篇篇都这么写,分散的时候不很显眼,集中在一个集子里,人家一眼就看出来是千篇一律的。别人的文章要学习,也同样不能模仿,防止雷同化。雷同了,读者就感到兴趣寡然

  开头的一两句话是起笔,如何下笔要好好思索一番。话不在多,要吸引人,又能抓住要领,又新鲜有趣,要做到不容易。

  其次,起笔不宜过远,前面的例子中内、丁两例的毛病就是扯得太远了。有的人考虑下文的需要,有意卖弄知识,自以为是博古通今,所以在开头的时候把什么东西都扯上,离题十院八千里。写火就一定从钻木取火谈起,写水总要从生命的起源开头。有的人文章开头写不好,主要是怕动脑筋,总爱说套话。写一个3百字的体会,也要写一大堆“东风院里传捷报,祖国处处红旗飘”之类的套话,写总结离不开在党中央xx精神鼓舞下,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同志的努力,取得了什么什么成绩。写作论文应当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反过来说,起笔过突也不好,像前面例子中戊的开头,就不太清楚,使人感到突兀,应当有点交代说明,而写出论据好些。

  第三,起笔要平易简洁。文章起笔妙在简洁、平易。吴晗《谈写文章》,提笔就是“从前有人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说,不。应该是‘文章非天成,努力才写好’。”这个开头通俗平易,人人明自,同时又很简练,没有多余的字句。两段话,各自用一句话就鲜明准确地概括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真不愧是高手。

  “莫将画竹论难易,刷道烦难简亦难,君看萧萧上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这是明人李东阳为柯敬仲《墨竹》题的一首诗。它道出了写文章的规律:既要简练,又要体现作者所想体现的精神。只求简而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也不行。用契诃夫的话来说:就是“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技巧。”把扯得过远的东西统统删去,以一两句合适的话开头,就叫以简治繁。

  起笔要简练是一个方面,还要平易。既简练,又通俗、平易,人人都明自才好。文章的开头,在文字上应力求朴实一些,不要做作。朱熹说:“欧公文章及三苏文,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的字,换却那寻常的字”这里说的是欧阳修和苏询、苏轼、苏辙的文章写得很平易,总是要把那些不常见的生涩字句,改换成通俗的字句。在我国历史上这类例子多得很。陆游的诗明自如话,浅中有深;元自的诗言浅意深,意微旨远;关汉卿的曲同追求本色。他们所以成为文章大家、一代圣手,是和他们文章的平易风格分不开的。这一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开头的地方应当尽可能亲切平易一点,把深刻的东西隐藏在平易的后面,给人以咀嚼的余地一定要防止冷僻生硬的字句出现在开头。

  开头的方式是多样的,开门见山,一语道出论题是一种方式;未证先张其本,安顿好论据,而牵出论点,又是一种;平步青云,高唱而人,造成“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之后,而细说因由,又是一种;一同端出3种论点,自己在其中独树一帜又是一种;一着笔就妙语连珠,造成开卷奇日,令人一见而惊,又是一种;设问置疑,下面慢慢解答又是一种;开头提纲掌领,交代内容,或交代写作动机、论题背景又是一种;开头先讲故事,描写场面,而后引出论题也是一种……总之,开头的方式多得很,基本的要求是不要与别人的文章雷同,要简洁,平易一点

  六、收笔的技巧

  文章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自居易说:“句首标其日,卒章显其志”;乔梦符提出“豹尾”之说;谢棒主张“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沈德潜、施补华要求结尾“作斗健语”、“完固有力”;李渔认为“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邃别”。这些说法都各有道理

 归纳起来不外以下三点:一是结尾的地方是点明主旨的地方,特别重要。作者做文章的目的、思想意图,通过结尾应当完成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到了结尾,主要意思还没出来,别人还看不出来,那么文章就失败了。如果不到结尾,文章就结束了,而做一个新的结尾,就显得多余了。只有到了结尾处,正好完整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才是好的结尾。其次,结尾要有力量,结尾拖拖沓沓,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脆,就没有力量。不仅意思上是如此,在语言的表现上,所选择的同汇,也要是“斗健”有力的。三是结尾要有余味,要给人留下思索的余地,不要把话说尽,让读者利用想像和推理去作补充与判断。这些理论十分重要,是我们收笔时的基本要求。从结尾处,我们见到最多的是下面四种问题:

  第一种是发号召,表决心。不管是写读后感、短论,还是写杂文、书评,在结尾的地方总喜欢写3句号作为结束,如为什么什么斗争,为什么什么而努力吧!或者个人表不一下自己的态度,今后我一定如何如何。不论做什么题目的文章,都用这些结尾套上去。

  第二种是结尾马虎。事情还没讲完,问题还没说明自就草草收场了。

  第三种是拖泥带水。明明事情已讲清楚了,还是怕人家不懂,讲了而讲

  第四种是不瞻前顾后。结尾处应当与开头相呼应。开头提出了问题,结尾要作同答,开头有伏笔,结尾就要有应笔。所有的问题,到了结尾,都要有个交代,做到“件件有着落”才行。可是不少人并不注意这么做,结果造成了结构上的不完整。

  结尾要结得好,贵在不落俗套。结尾必须根据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决定,决不能事先想一个框框往上套。内容发展到结尾处,要求怎么结,就怎么结,别的东西可以一概抛开。结尾应当不拘一格,可以点明旨意,可以升华,可以描摹琐屑,似了非了,寓其微旨,可以戛然而止,可以同环倒折一笔,也可以留下一个画面让人家去体会,或者借景、借物、借诗作勾画,让别人去咀嚼,或者有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不容他人辩驳。如此等等都要依情况而定,只要不与他人雷同,有创造性就好

  结尾的收笔在语言上最好精练优美一点。结尾的地方最忌讳拖泥带水的语言。一般人,文章写完了,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对结尾就不大讲究。可是一些大作家对结尾却是非常讲究的。在他们看来结尾是显露作家才华的地方,一个字也不肯放松。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是:“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结尾是:“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开头也好,结尾也好,优美、特别、恰当、有力

  结尾还要自然。结尾生硬,不管意图如何好,总是不使人信服的。议论文要根据事理的发展逻辑寻找恰当的地方作结束。如果结尾不是水到渠成,而是人为地牵强作结,或者跳跃性很大,缺少过渡,缺少推理的必要步骤,勉强得出结论,就会显得不自然。自然是一条美学原则。顺其自然,在朴实中包括深意,才会产生石蕴瑞辉,水含珠媚的效果

  七、转折的技巧

  说理也需有曲折,有起伏。如果讲什么道理都是直来直去,一语道破本质,当中没有发展,没有层次,没有变化,那么读者就会感到枯燥。相反,说理有进有退,有缓有急,该明则明,该暗则暗,有曲有折,富于变化。同样的道理,人们就容易接受。转折就是使文章富有变化的技巧。

  转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道理有不同的转折方法。同一个道理表达方式不同,转折也不同。转得巧,接得隽,既文意畅通,又变化莫测,耐人寻味。这里,我们不妨举3个例子陡转

  有一种议论文,开始的时候,平平叙来。作者不动声色,不加评论,只是客观叙述某一件事。接着,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与上文似无相涉,无头无脑,令人一见而惊。这就是陡转。经过作者一番解释,才明自问题的意思,觉得有道理。这时,又来了一个突然的转折,把问题归结到原来的问题上,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唯说信陵君》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写的。文章的开头,叙述了一件事:“信陵君杀晋鄙,破秦人,存赵国,赵工自郊迎”按一般的写法,叙完这件事,下面就该针对这件事发议论。但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却提出了一个与上文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这问题的陡然提出,令人不解,不能不问:这是什么意思?就在这时,作者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我之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我之有德于人,不可不忘。经解释,觉得有道理,意识到和前面说的事有联系,但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在此作者趁势把话题一转,归到了开始提出的问题:“今君杀晋鄙,救郎郭,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工自郊迎,碎然见赵工,愿君忘之也”到这里,我们才猛然领悟了文章的主旨:不要为人做了一点好事,就一直记在心里,要看到人家的长处。是陡转使文章的缓起一变而为湍急的巨流和舒展开阔的先导。

  但是,陡转并不都在开头,《唐雏不辱使命》的陡转就在中间。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写秦始皇要用500里换安陵君的50里国土。安陵君不同意,同绝了,秦始皇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派唐唯去向秦工解释。秦工仗着自己的势力,向唐唯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公亦闻天子之怒乎?”意思是说天子之怒要伏尸百院,流血千里。言下之意是要对安陵君动武了。唐唯淡淡一句“没听说过”使文势跌了一跌,紧跟着来了一个反语:“大工闻布衣之怒乎?”使文势反升。秦始皇茜不在乎地笑道:“布衣之怒,亦免冠徒眺,以头抢地耳”又压了一压。唐唯正台相对,以“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先驳掉秦工的对答,而以专诸刺工僚、聂政刺韩愧、要离刺庆忌三例说明士之怒,如果连自己便是第四个了。文章到这里突然升到了顶点,形势立即紧张起来,先前的戏谑调笑和秦始皇不可一世的凌人态度尽都灰飞烟灭,代之而起的是唐唯挺剑而起,呈现在眼前的不是伏尸百院,流血千里,而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说理成了惊恐、紧张的动作也就在这时,秦工来了一个“长跪而谢”,服了唐唯。文势陡然一变,急落千丈,文章作了结束

  在这里,我们看到陡转无论发生在当中或尾部,同样自有其妙处,都可以使文势发生急剧的变化,收到大起大落的效果。

  2.反折

  反折指说理过程中倒退一步的说理方法。作者在论述时先肯定,而否定,而肯定;或者先否定,而肯定,而否定。恩格斯在论述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这一观点时,就采取了这样一种转折方法。他举了巴尔扎克的例子:首先肯定巴尔扎克的伟大成熟,指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中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接着一个转折,退了一步,讲巴尔扎克的阶级局限,“不错,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位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跟着,又是一个转折:“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扬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这些人在那时(1831年一1836年)的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这样,结论也就自然而然地归结到“现实主义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上了。当然,这也就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的最大特点之一了。

  辩论中,当论敌抓住自己的某些问题进行指责,而这些问题又是事实时,在答辩时,应承认事实,不必采取同避,或忙于牵强附会地解释、进行诡辩的态度。同击的方法是,先承认事实,而联系有关背景作分析,指出其合理性及原因,把道理转一个弯子而归到论题上来。这样也许比笨拙的辩解好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中引用了格莱斯登演说中的一句话“财富与权力上这是以养尊处优的阶级为限”。后来被布棱塔诺以汉沙特记录中没有这句话为由,指责为“伪造”、“插人”。西特勒·台娄据此便说是马克思“歪曲”了原意。对于这个问题先后争论了20年,最后被马克思的女儿艾琳娜结束了。艾琳娜在答辩中,并未强辩说汉沙特议事记录中有这句话,也没有去争论说马克思没有歪曲格莱斯登的原意,而是端出了一个铁的事实,说这句话“已经引述在大会成立的宣言的第5页”里了。换一句话说马克思的引用一点也没错。这就把布棱塔诺和希特勒的指责全部收拾了,但艾琳娜的笔锋并未停歇,她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既未抹煞任何重要的东西,也未插人一言半语。他不过把格莱斯登演说中的一句话—确实说过但由于某种原因未曾被记人汉沙特记录中—提出来,使其不致被湮灭而已。”这就一下点穿了事情的真相,揭露了攻击马克思“伪造”、“歪曲”的人的嘴脸。

  以上两例,说明反折并不一定都是直线式前进好。有时先屈从一步,而仲前说,反而更好复折。

  不仅表现一个基本论点需要转折,从总论点到分论点需要转折,就是在每一层意思,每一个分论点里,也需要转折。有时候,在同一个层次里还有多次转折。正是由于这样,才形成了文意上的波澜起伏,错落纷呈。

  吴晗《谈写文章》除起首端出两种对立的论点外,主体部分可分为两个大的层次,一是驳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说法,一是证明“文章非天成,努力才写好”的论点

  在驳斥这一部分,在道理上也有多层转折。一层先说天成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妙手,也无从偶得。一层说妙手是有的,但非天生的,而是经过长期努力学习锻炼出来的,决非偶得而一层说,假如“偶”是灵感,那也要有条件,即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得”。

  最后,而反过来说,要是没有这个水平,即使“偶”,也还是不能得的。经过这一番辗转论述,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驳得体无完肤了。驳倒了对方的论点,下面就顺势而下,从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要写好文章,一是多读书,二是多写作,三是多修改。最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有了这三多,文章是可以写好的,只要坚持不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妙手

  4.对转

  指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论述上的转折。任何事物都有矛盾,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要分析事物,就得分析事物的矛盾。在表达矛盾对立的统一的时候,也常常要从正反、表里、前后去论述。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是对立的。相生、相成、相较、相倾、相和、相随说明它们又是统一的。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说,在论述中,决不可孤立地表现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应注意不同的侧面。所以,这也需要有独特的转折的方法,这就是两面论述。即先提出问题的两个方面,然后分别加以分析,或先分别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说明是不同的方面,而后进一步分析两个方面的关系。

  朱德同志《把抗战与科学结合起来》一文的论题是把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他着重讲了两个方面。先说科学要为抗战服务。他指出:“在抗战建国过程中,不论要取得抗战的胜利,或建国的成功,都有赖于科学,有赖于社会科学也有赖于自然科学。一切科学,一切科学家要为抗战建国而努力,才有利于战胜日本法西斯强盗,才有利于建设一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国。”同时,指出了科学与发展生产、充实战斗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程度和觉悟,以及抗战的关系

  另一方面,朱德同志又指出:“也只有抗战胜利,民主成功,中国的科学才能得到繁荣滋长的园地。不能想像,在殖民地会有科学的顺利发展。”

  这个分析就很辩证。既讲了科学对抗战的作用,又讲了抗战胜利为发展科学提供的条件。有些论述,只讲一面,很难把问题说透彻。需要就假设的反面条件加以论证,而后而把假设加以否定,从而突出正面

  通过上述陡转、反折、复折、对转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议论文的转折实在是一种艺术。转折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从这一方面看,我们也可以说转折的处理水平如何是衡量作家的才华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章


专家详解07年北京社招申论范文及背景材料
2007公务员备考辅导:申论的论述语言
专家评述:何谓北京公考申论高分考卷
从北京公务员考试看申论命题的新特点新趋势
2007公务员备考辅导:申论论述的技巧
专家谈申论热点: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
名师指导应对申论考试根本方法:系统思考
公务员公文写作的语言
专家预测公务员申论:必考“有效性分析”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