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TEM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4:30 09:04:0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摘要: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引起汉英习语翻译语用失误的原因来探讨汉英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以期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关键词:习语.翻译.语用失误.语用等效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等。习语的本质特点是意义表达上的双重性,一重意义为形象或字面意义,一重意义为抽象或深层意义,并且由于复杂的文化背景制约,两重意义往往难以重合,甚至相去甚远。英汉两种语言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习语。英汉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特别集中,并且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由于文化差异无所不在, 译文与原文的完全对等通常很难达到,因此习语翻译成为翻译中的难点。鉴于文化差异与习语的密切关系,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 以期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一、语用失误及其主要类型 1983年, Thomas提出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在 Thomas看来,语用失误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的差错。这一概念现在已被我国学者普遍接受。在此之所以用“失误”( fail2 ure)而不用“错误”( error) , 是因为语言的使用本身并无所谓对错之分,它主要涉及说话方式是否妥当、得体,是否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语用规则不同于语法规则,它源于文化,是一种进入言语行为的文化准则,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们交往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族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来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行为,这就是语用迁移。由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因此语用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语用失误又分为语用- 语言失误和社交- 语用失误。语用- 语言失误是语言使用规则的迁移造成的。语言使用规则因不同文化和社会而存在着差异。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际时套用母语模式,直接把自己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标语,而不考虑这种套用在另一种语境中是否恰当、得体。社交- 语用失误是社交语用规则的迁移造成的,是因为不了解或不能准确把握对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如身份、话题等而造成的语言选择形式上的错误。
  二、汉英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一)语用- 语言方面的失误即翻译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层面上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无法如实地再现原语语言信息。汉英习语翻译中常见的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 字字对译,照搬语用规则逐字翻译,将汉语中的句式结构照搬到英语中,忽略语用规则的差异,是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成语“人山人海”,如果按字面翻译成Peop le mountain peop le sea,这就是中国式英文,老外很难理解。指人多时, 外国人通常只说 There is a large crowd of peop le. 如果看到电影院门前大排长龙,也只说There is (was) a long movie line. 2. 片面理解,忽略语用意义语用意义是指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蕴含的意义,包含字面意义和暗含意义。翻译习语时根据语境辨认原文的暗含用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字面用意往往不是原文的用意。例如“挂羊头,卖狗肉”, 如果翻译成“He advertises mutton, but sells dog’s flesh. ”或“He hangs up a sheep ’s head at the shop2 front and sells dog meat”,这两种译法,恐怕老外都难理解,尤其谈到“狗肉”,他们更会反感,因为狗是他们最爱的宠物。其实这句俗语的暗含意义是 “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做坏事”,老外对此倒有相近的说法: He app lied bait - and - switch tactics in business. (他经商的策略是先引诱顾客来,再改变货物的品质。) This store uses bait - and - switch policy. 或者简单地说: Say one thing and do another. 语用- 语言等效翻译强调最切近目的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只求保留原作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其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因此,在翻译的重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用适合于译文语言环境的表达式来再现原作者的真实意图,确保读者对原作者真实意图的正确把握和识别。
   (二)社交- 语用方面的失误即翻译时在考虑语言等效的同时未能全面考虑译入语和原文的文化、译文读者等语言内部或外部等语境因素。汉英习语翻译中常见的导致社交- 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风俗习惯造成的文化差异风俗习惯是社会群*考试~大体经过长期的生活而共同创造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因此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民族情感,等等,这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这些差异导致了中英民族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持迥然不同的态度。有些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在这两种语言中并不是对等的。以下就从对待颜色和动物的态度方面来阐释文化差异对汉英习语翻译的影响。从颜色的角度来看,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 颜色词语有时表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比如,汉语中红色表示喜庆,带有吉祥的意义。而英语中红色多有害羞、紧急的意思。例如怎样把汉语中的“你红光满面”译成英语呢? 显然不是Your face is very red (你脸红了) ,否则表示对方“不好意思”或“处于窘境”。汉语中的 “红光满面”表示“身体健康, 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因此可以说: You look so healthy and full of pep. 或You look the very p icture of health and ener2 gy. 根本不必把“红”字译出来。其他颜色在不同文化中也可以引起不同联想,这里不再赘述。从大量用于描述动物的比喻来看,同样一个词虽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 但其中浸透着一种文化精神,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意义。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意义完全不同。“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关龙的传说截然不同,西方中世纪dragon是守候在地狱之门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象征魔鬼与邪恶。在基督教里,“龙”被看做是一种不祥的动物。所以汉语“望子成龙”中 “龙”的形象在英译时不能保留,可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
  2. 宗教信仰造成的文化差异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许多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基督教是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宗教, 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在汉语中有一句与佛教有关的习语“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人照字直译为:When times are easy, we do not burn the in2 cense, but when the trouble comes, we embrace the feet of the Buddha. 这种说法,老外会一知半解。英语里一般说法是:Worship God every day. not just in times of adversity. (要每天敬拜神,不是只在困难时。) 对学生也可以说: If you study hard every day, exams will not seem overwhelming. (如果你每天用功,考试就不会形成压力。)
  3. 历史典故汉语习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历史,涉及著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等。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和翻译。如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中国人熟知的谚语,若直译为:“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对于不了解谚语产生背景知识的译语读者来说,此句翻译则难以理解。因此翻译时可尽量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译之,化解原文中浓重的文化异质,使其保持原文的风貌,可译为: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翻译中要达到社交- 语用等效,这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和文化习惯,使译文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习惯,从而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只有实现了社交- 语用翻译,才能超越语言文化的差异,实现原语发出者和译语接受者的交流沟通。
  三、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习语有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和功能特点,再加上英汉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可以说习语的翻译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如果一味将原文的信息都放到译文中,而不考虑其语用因素,必然导致原文含义的丧失或传递出原文没有的含义,最终导致读者对原作传达的含义不理解甚至于曲解,导致交际失败。翻译习语时,应采用语用等效翻译的方法,尽可能达到语言- 语用等效和社交- 语用等效,即不仅仅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句法或词义层面上的对等, 而且追求一种功能的动态对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依据语用等效翻译理论,深入研究和探讨习语的特点。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理解话语所表达的真实意图。最后,再遵循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给出“神形兼顾”的译文,忠实地再现原文习语的语用语效。一个习语的翻译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为翻译是永无止境的。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我们只能在正确运用翻译技巧的同时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仔细的推敲,以求最大限度地达到翻译的等效。
  参考文献: [ 1 ]Thomas. J. Cross -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 J ]. App lied L inguistics, 1983, 4 (2) : 91 - 112.
  [ 2 ]张新红. 社会用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调查与分析[ J ]. 外语教学, 2000, (3) : 15 - 21.
   [ 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 4 ]胡文仲.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 5 ]骆世平. 英语习语研究[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A Re se a rch o n P ra gm a tic Fa ilu re in Ch ine se - Eng lish Id iom s Tran s la tio n L IUWenOq i Abstract: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each national culture.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is hard to achieve comp lete p rage matic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 ragmatic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leading to p rage matic failures in Chinese - English idiom translation, the paper inquires the p ragmatic equivalence in idioms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avoid p ragma - linguistic failure and socio - p ragmatic failure in translation. Key words: idioms. translation. p ragmatic failure. p ragmatic equivalenc

相关文章


09年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精讲NO.37TEM考试
09年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精讲NO.36TEM考试
09年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精讲NO.35TEM考试
容易误译的英语(72)to good purposeTEM考试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TEM考试
容易误译的英语(71)to a manTEM考试
容易误译的英语(70)toadeater TEM考试
容易误译的英语(69)timeless TEM考试
容易误译的英语(67)top dogTEM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