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六课时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3:18:1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复习提问

1.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有哪些不同?

2.在第一次飞跃中怎样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复习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的区别,引出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形式;通过明确思考加工的过程就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进而导人新课。)

导入新课

人们的思考加工的过程,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行正确的推理,不是都能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思考加工,所以不仅要勤于思维,还要善于思维,为此,就要注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讲授新课

第三节 注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

一、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板书)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教书)

进行逻辑思维,要借助于思维形式。思维形式有哪些?思维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在思维过程中,它们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我们首先讲概念。

2.概念的含义和作用(板书)

思想政治课学过很多概念,如:生产力、生产关系、商品、物质、意识,第五课也讲了不少(可找同学列举一些:主观能动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等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每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概念,都有很多概念。

什么是概念?概念有什么特点?概念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请同学阅读教材第23页第二

自然段至24页第二自然段。

(在同学阅读后,教师边提问,边讲解,边板书。)

(1)概念的含义:(板书)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对象”是指我们思维认识的对象。“本质属

性”是指能把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一般是这类事物特有的属性。对象的本质属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形成概念。(投影或辅助板书)

概念
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内涵)

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意识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商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它们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反映到我们的头脑中,就形成了商品这一个概念。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凡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意识各式各样,又很抽象,无法描绘,难以想象。当我们从形形色色的意识现象中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后,在我们的头脑中也就形成了意识概念。

教材中把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叫做概念的“内涵”。

①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概念的含义。

概念还有外延,外延是指概念的适用范围,即概念所反映的这类事物都包括什么。凡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管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不管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也不管是在公有制条件下,还是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的,都是商品。同样,只要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管是对现象的反映,还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不管是正确的反映,还是歪曲错误的反映,都属于意识。

②外延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类事物的总和。

我们了解了概念的含义,知道了什么是概念,概念在思维中又有什么作用呢?在思维中

为什么要形成概念呢?

(2)概念在思维中的作用——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板书)

提问:柏拉图对人的概念的理解错在哪里?

(教师小结)柏拉图没有准确揭示“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没有揭示人的本质属性。“没

有羽毛”、“两脚直立”不是人特有的本质属性。内涵不准确,外延也不准确,以致拔光了毛的鸡,被戏称为“柏拉图的人”。概念不清,不能准确认识事物,必然导致思维的混乱。可见,概念在思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看一看教材第24页的“议一议”这几个问题。

(同学议论,教师小结)速度和加速度,公民和人民,是两对相近易混又互相区别的概念。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中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物理量,但速度是指单位时间物体位移量的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讲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变化量的多少,是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错了,划不清它们的界限,就不能正确地思维、判断,比如,加速度大的,速度就不一定快;速度快的,加速度也未必大。同样,划不清公民和人民的界限,也会带来思维的混乱,甚至导致执法和执行政策中的错误。

对概念在思维中的作用,教材在第23页最后一段,列举了三点作用,请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第一,掌握了概念就能把这一类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第二,掌握了概念,才能真正理解客观事物;

第三,概念明确,才能恰当地作出判断,才能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概念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或叫思维的“细胞”。

相关文章


《教育心理学纲要》:概念掌握的分析
《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第一课时
《教育心理学纲要》:概念与规则的学习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五课时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六课时
《教育心理学纲要》:知识的同化和保持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四课时
《教育心理学纲要》: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三课时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